APP下载

续断切制工艺的优化

2019-06-01王建科王新村王元镁

中成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总皂苷浸出物软化

李 妍, 王建科∗, 王新村, 王元镁

(1.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2. 贵州同济堂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550009)

续断是传统常用中药, 首载于 《神农本草经》, 被列为上品[1], 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 ex Henry 的干燥根, 在秋季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 清洗后用微火烘至半干, 堆积“发汗” 至内部变绿后再烘干[2], 它含有三萜皂苷、 木通皂苷、 马钱子苷、 多糖、 β-谷甾醇等成分, 另外其挥发油主要组成有漪罗艾菊酮、 2, 4,6-三叔丁基苯酚等[1,3-6]。 药理研究表明, 续断对骨组织、 生殖系统、 免疫系统、 神经系统等均有一定影响, 具有抗炎、 抗衰老、 修复肝损伤等药理作用[7-14]。 然而, 目前续断切制工艺尚无具体的技术参数, 导致饮片质量参差不齐, 影响临床疗效发挥及相关产业发展, 故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该药材切制工艺, 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

1.1 仪器 UltiMate 30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TU-181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AUW220D 型全自动电子天平[岛津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中药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川续断皂苷Ⅵ(批号GZDD-0006) 对照品购于贵州迪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续断采自贵州同济堂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续断种植基地(威宁县二塘镇梅花村), 经贵阳中医学院生药教研室魏升华教授鉴定为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 ex Henry 的干燥根, 将其除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薄片, 干燥, 筛去碎屑。 甲醇、 乙醇、 磷酸均为分析纯; 甲醇、 乙腈均为色谱纯; 水为纯净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川续断皂苷Ⅵ含有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Agilent Eclips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 流动相乙腈-0.20%磷酸(30 ∶ 70); 检 测 波 长206 nm; 体 积 流 量1 mL/min; 柱温30 ℃; 进样量20 μL。 色谱图见图1。

图1 川续断皂苷ⅥHPLC 色谱图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asperosaponin Ⅵ

2.1.2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川续断皂苷Ⅵ对照品适量, 甲醇稀释成1.5 mg/mL, 精密量取1 mL 置于10 mL 量瓶中, 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即得。

2.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药材细粉约0.5 g, 置于50 mL 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15 mL 90%甲醇, 密塞, 称定质量, 回流提取3 次, 每次30 min, 放冷, 90% 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 摇匀,滤过, 合并滤液, 精密吸取1 mL, 置于10 mL 量瓶中, 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 即得。

2.1.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川续断皂苷Ⅵ对照品15.05 mg, 甲醇稀释成1.505 mg/mL, 精密吸取0.05、 0.2、 0.8、 1.2、 1.8 mL 于2 mL 量瓶中,甲醇定容, 在“2.1.1” 项色谱条件下进样20 μL测定。 以进样量为横坐标(X), 峰面积为纵坐标(Y) 进行回归, 得方程为Y=4.616 6X +1.038 3(r=0.999 8), 在0.075 3~2.709 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 续断总皂苷含有量测定

2.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川续断皂苷Ⅵ对照品适量, 甲醇定容至25 mL, 即得(0.226 mg/mL)。

2.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药材粉末约0.3 g, 加入60 mL 70% 乙醇, 超声 (500 W、40 kHz) 50 min, 滤过, 滤液置于100 mL 量瓶中,70%乙醇定容至刻度, 摇匀, 即得。

2.2.3 显色条件 精密吸取供试品0.3 mL 于10 mL比色管中, 沸水浴挥干溶剂, 精密加入甲醇2 mL、 浓硫酸3 mL, 密塞, 摇匀, 95 ℃恒温水浴中加热20 min 后, 再放入冰水浴中冷却5 min, 摇匀, 于528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3、0.4、 0.5、 0.6、 0.7、 0.8、 0.9 mL 于具塞试管中, 随行试剂作为空白对照, 按“2.2.3” 项下方法操作, 于528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A), 进样量为横坐标(X) 进行回归,得方程为A = 3.641X-0.022 6 (r = 0.999 6),在0.067 8~0.203 4 m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3 水浸出物测定 参照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水浸出物项下热浸法测定。

2.4 醇浸出物测定 参照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醇浸出物项下热浸法测定, 以50%乙醇为溶剂。

2.5 切制工艺优化

2.5.1 单因素试验 以川续断皂苷Ⅵ、 总皂苷为评价指标, 对软化用水量(A)、 软化时间(B)、切制片型(C)、 干燥温度(D) 进行考察, 发现在软化用水量2 倍、 软化时间4 h、 切制片型横片、干燥温度80 ℃条件下效果最佳。

2.5.2 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 各因素选取3 个水平, 通过L9(34) 正交表安排试验。 取9 份药材, 每份1 kg, 按表1 参数设计, 加入不同用量水软化一定时间后取出, 切制成不同片型, 于不同温度下干燥, 得到9 份样品, 粉碎, 过40 目筛, 测定各成分含有量, 再进行综合评分。 根据所测成分在药材中的重要性, 设定权重分别为川续断皂苷Ⅵ40%、 总皂苷30%、 醇浸出物15%、 水浸出物15%, 计算公式为综合评分=川续断皂苷Ⅵ隶属度×40% +总皂苷隶属度×30% +醇浸出物隶属度×15%+水浸出物隶属度×15% [隶属度= (指标值-指标最小值) /(指标最大值-指标最小值) ], 满分1.00。 结果见表1, 方差分析见表2。

表1 试验设计及结果Tab.1 Design and results of tests

表2 方差分析Tab.2 Analysis of variance

由表1 可知, 各因素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程度依次为D>B>C>A, 即干燥温度影响最大, 软化用水量影响最小, 最优工艺为A2B3C1D2; 由表2 可知,各因素对实验结果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 综合各因素考虑, 最终确定最优工艺为A2B3C2D2,即用4 倍量水软化药材, 软化时间6 h, 切横片,干燥温度70 ℃。

2.6 切制工艺比较 取药材3 份, 每份5 kg, 分别按“1.2” 项下传统工艺和“2.5.2” 项下优化工艺切制, 测定川续断皂苷Ⅵ、 续断总皂苷、 水浸出物、 醇浸出物含有量, 结果见表3 ~4。 由表可知, 优化工艺稳定可行, 测得值高于传统工艺。

3 讨论与结论

本实验所用续断采自种植基地, 按照传统工艺加工, 即将新鲜药材剪掉须根及芦头, 清洗干净,滤水, 60 ℃干燥箱中减重, 堆积“发汗” 以使药材内部变绿后再烘干。 切制时, 先用水软化续断,发现切制后其外表皮呈灰褐色, 而切面皮部呈墨绿色, 并且在软化过程中出现下色现象, 是否表明某些成分有损失或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

表3 传统工艺下含有量测定结果(n=3)Tab.3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under traditional process (n=3)

表4 优化工艺下含有量测定结果(n=3)Tab.4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under optimized process (n=3)

多指标综合评价符合中药多功效的用药特点,也可体现中医药思维的整体观念。 本研究采用该方法优化续断切制工艺, 所得最佳条件为取烘干减重50% “发汗” 后于60 ℃下干燥的药材, 加入4 倍量水软化6 h, 取出, 稍润, 横切3 mm 厚片,70 ℃下烘干, 川续断皂苷Ⅵ、 续断总皂苷、 水浸出物、 醇浸出物含有量分别为7.86%、 14.08%、43.71%、 42.93%, 四者均高于传统工艺, 可知优化工艺稳定可行, 可用于该药材加工。

猜你喜欢

总皂苷浸出物软化
塑料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能力验证分析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不同处理对冷藏“安哥诺”李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胡芦巴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黑豆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冲泡条件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玛咖中有效成分的不同方法不同条件下浸出物的含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