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2019-05-29王恺冯香玲

知识就是力量 2019年5期
关键词:重瓣花型芍药

王恺 冯香玲

  洛阳牡丹甲天下(摄影 / 乔仁卯)

牡丹?芍药?

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的经由人工长期栽培的杂交种花卉,基本上由紫斑牡丹与稷山牡丹杂交而成,是观赏植物,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其花大色艳、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被奉为庭园观赏花卉的上品。

牡丹与芍药的花型、叶片非常相似,上古时两者合称为“芍药”,唐代以后始有区分,但二者在本质上有区别。牡丹是灌木木本,根茎粗糙;芍药是蓄根草本,根茎嫩绿。换句话说,牡丹是花树而芍药只是花草,故称牡丹为“木芍药”,称芍药为“没骨花”。牡丹花开得早,于四月中下旬开花,芍药花期要晚一些,一般五月才开。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当中说:“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牡的本义是指雄性的鸟兽,亦指植物的雄株,丹即红色或赤色。因这种植物结子后其根上生苗,开出的花以红色最为鲜艳夺目,所以古人称之为牡丹。

洛阳牡丹甲天下

洛阳自古乃牡丹之乡,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据《镜花缘》中记载的传说,武则天在一个冬日饮酒作诗,醉酒后下诏:“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尽数开放,没想到“时至众花多开,唯牡丹不从”,武则天一怒之下,将所有牡丹贬至洛阳。从此牡丹在洛阳落地生根,也有了“洛阳花”之称。实际上,武则天登基后洛阳其实是她唯一的都城,地位最高,爱都还来不及,怎么会贬呢?“贬谪”一说纯属是小说家之言,但这也正说明了“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盛放的牡丹花(摄影 / 冯香玲)

  洛阳红牡丹(摄影 / 冯香玲)

优异的地理位置

洛阳的地理位置非常特别,它位于黄河的中游,是所谓“天下之中”的伊洛盆地。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周代在洛阳制定的,这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非常符合牡丹生长的周期特性。如“立春”时节,牡丹正在萌芽欲绽,而这时洛阳的平均气温已回升到0℃ 以上;“谷雨”时节,牡丹已进入开花期,洛阳的气温恰又稳定在17℃ 左右;洛阳夏不过于热,冬不过于冷,这又有利于牡丹的越夏和冬眠。再说,黄河、洛河、伊河等多条河流冲积而成的伊洛平原,土地肥沃,且黏性较小,这都为牡丹创造了许多生存和发展的优越条件。

2004年4月,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和洛阳市地质矿产勘探局联合公布了一项科研成果:他们通过对伊洛流域560平方千米的土壤考察研究,发现洛阳一带土壤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如钙、镁、铁、锰、铜、锌、硼、钼、钒、钴、镍等含量较高,特别是锰、铜、锌、钼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土壤,其中锰的有效含量是其他地区平均含量的20倍还多。专家解释说,以上这些微量元素,能有效地促进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叶绿素、糖类、酶类的合成及花蕾的形成。伊洛流域如此丰富的微量元素,主要是来自广泛分布着的古老火山岩,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冲积、搬运,遂形成洛阳一带得天独厚的花木生长环境。这就为“洛阳牡丹甲天下”找到了理论依据。

  洛阳牡丹文化节(摄影 / 冯香玲)

野生牡丹一踏入洛阳这块风水宝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所有条件都占了。所以,它在洛阳花工、花农和广大牡丹爱好者的精心培育下,就神奇地发生了质的飞跃,花从单叶(单瓣)变为了千叶(重瓣),色彩也变为奇丽的五光十色。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一是花器官发生变化,雌雄蕊产生了瓣化现象,花瓣増多,花朵变大、増厚;二是花的颜色由单色发展到多色和复色;三是花的头数增多,即出现了一茎多花的奇异现象;四是出现了同品同株花型进化不一的多花型现象;五是一些牡丹的叶形、叶色发生变化。

牡丹四大名品

洛阳牡丹由于有这些变化,变得花朵硕大、品种繁多(1000多个)、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更有10种花型(单瓣型、荷花型、皇冠型、繡球型、菊花型、蔷薇型、金环型、托桂型、楼子台阁型、千层台阁型)。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在这其中,赵粉、豆绿、姚黄、魏紫并称牡丹四大名品。

赵粉在牡丹四大名种中最年轻。据《桑篱园牡丹谱》中记载,赵粉是将冰凌罩红石从洛阳移至曹州赵氏园培育而成的。其芳香浓郁、善于着花,具有单瓣、半重瓣和重瓣三种花型,有的三种花型竟同生一树。由于它的优点特别显著,所以不胫而走,声誉大振。

  玉版白牡丹(摄影 / 冯香玲)

猜你喜欢

重瓣花型芍药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陆抑非《芍药》
韩国认定“重瓣金光菊(幼叶与茎)”为新食品原料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哥特式浪漫
单瓣榆叶梅育苗和重瓣榆叶梅嫁接及整形修剪技术
提花圆纬机花型图案嵌入式显现系统
荷兰特矮重瓣大花向日葵
芍药为谁生
基于WinCE圆纬机花型数据处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