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培养标本阳性报警时间分析

2019-05-28孙静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全自动病原菌报警

孙静

血流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1]。血培养为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2-3],快速准确的血培养结果可以更好地帮助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及时治愈患者[4],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预后的价值很高。血培养菌株的阳性报警时间(time-to-positive,TTP)是具有临床价值的一个指标,同时也是血流感染诊断的参考标准,因此逐渐成为病情监测以及血流感染诊断的关键手段[5-7]。应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血培养鉴定系统可提高微生物的检出率,因为各种微生物生长代谢途径不同,所以代谢产物CO2的量和速度也不同,随着CO2的增多,瓶子颜色指示器的颜色更亮,反射光也会更强;如果CO2持续增多,高于仪器设定值,仪器即会阳性报警。利用仪器的阳性报警原理和不同微生物特有的生长特点,能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信息,争取更多的时间。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采集2018 年6 月—2019 年1 月本院住院患者的4 318 份血培养标本(剔除同一患者多次采集的血液标本,每位患者仅统计1 份标本)。

1.2 仪器与试剂 法国梅里埃Bact/Alert 3D 60 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血培养瓶(包括成人含活性碳需氧瓶、成人含活性碳厌氧瓶、儿童培养瓶)、细菌鉴定利用法国梅里埃VITEK-2 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及其配套鉴定卡和药敏试剂。

1.3 检测方法 严格执行标本收检流程[8],采集血液标本的医护人员必须曾接受专业培训。对标本采集量、采集时间、采集顺序[9]、患者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都要详细记录。采集后2 h 内必须尽快送检,接收合格标本后按血培养标准操作流程放入全自动血培养仪中,观察生长曲线并记录TTP。

1.3.1 阳性报警标本处理 当仪器提示阳性报警时,及时查看生长曲线,并记录TTP。取出阳性报警的培养瓶,立即转种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置于5%~10% CO2培养箱,35 ℃孵育24 h 后观察生长情况,同时抽取少量培养液涂片行革兰染色镜检,结果作为危急值报告临床并记录。若仪器阳性报警,但普通培养、真菌培养和厌氧菌培养均无病原菌生长,涂片镜检未见病原菌,则鉴定为假阳性。

1.3.2 无阳性报警标本处理 连续培养7 d 无报警者,可进行盲转培养和涂片镜检。若结果为无病原菌生长,则报经7 d 培养无病原菌生长;若两者均发现细菌生长,鉴定后发出阳性报告,则判定为假阴性。

1.4 病原菌鉴定 转种分离的病原菌经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器及配套鉴定卡鉴定。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 13883)(均来自卫健委临检中心发放的质控品)。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情况 4 318 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475 份,阳性率为11%。所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G+)菌112 份(占23.6%),以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G-)杆菌361 份(占76.0%),其中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非发酵菌为主;真菌2 份(占0.4%)。见表1。

表1 4 318 份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2.2 病原菌阳性的TTP 区间和中位数 TTP 最早为0.4 h,最迟为86.4 h;97.68%的阳性报警在72 h内完成,100%的阳性报警在96 h 之内。各病原菌在不同TTP 区间的分布情况见图1。各病原菌的TTP 中位数情况见表2。

图1 475 份病原菌阳性标本在不同TTP 区间的分布

表2 475 份病原菌阳性标本的TTP 中位数情况

3 讨论

血培养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主要项目,是诊断患者是否存在病原菌的重要方法。根据Bact/Alert 3D 60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分析原理,采用pH 比色法瓶外检测技术,当培养瓶内有微生物生长时,其释放的CO2可渗透至感应器,使pH 产生变化,感应器颜色也随之变化,因此不同种类细菌由于对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能力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报警时间,与病原菌的特性有一定相关性[10-12]。

本研究显示,所有病原菌均在4 d 内报阳,但报阳的先后顺序不同,大肠杆菌最快,葡萄球菌次之,真菌最慢。原因可能为大肠杆菌可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生长速度快,短期内产生CO2的速度最快[13],因此报阳时间最短;葡萄球菌生长速度较快,营养要求不高,对糖类发酵不规则,因此报阳时间不及肠杆菌;真菌对糖代谢能力较弱,CO2产量少,且酵母样真菌对营养条件有特殊要求,真菌TTP 最长,除实验室G 试验外,其他相关检查和临床表现均无法为临床医师提供确定性诊断,诊治难度增加[14]。相关研究显示,TTP 时间<11.5 h 为影响住院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15]。

本研究还显示,虽然不同病原菌的报阳时间不同,但97.68%的阳性报警在72 h 内完成,TTP 最早为0.4 h,最迟为86.4 h,在96 h 之内475 份标本阳性结果全部100%阳性报警。我们的结果为阴性报告时间改为5 d 的国家血培养操作行业标准[16]提供了数据支持。

另外本研究表明,根据TTP 可以及时给临床医师提供信息,但是不同种类细菌的TTP 相互有重叠,提示血培养的TTP 还可能与血液中含菌量、抗菌药物抑制以外的因素有关,比如细菌本身的菌量、生长活力(即繁殖能力)以及患者本身的免疫条件、是否用药等情况,因此很难仅依靠细菌的血培养TTP判断致病菌感染的种类,这就要求临床医师要结合患者的综合资料作出准确判断[17]。

综上所述,为加强菌血症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负担,避免经验用药,应早期选择血培养,仪器报警后实验室人员应立即报告临床医师,帮助其结合患者资料综合做出科学判断,为抗菌药物早期合理选择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

猜你喜欢

全自动病原菌报警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全自动发明机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标准装置
全自动洗衣机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