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高产糯玉米杂交种筑糯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9-05-28

种子 2019年3期
关键词:系谱糯玉米侧枝

(贵州省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贵阳 550018)

近年来,贵州省玉米种植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普通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糯玉米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人们对糯玉米的品质、口感等要求提高。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经过数年的努力,育成了品质好、产量高、苞叶好的糯玉米新品种筑糯11号,201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筑糯11号已在贵州省示范种植3 000余hm2,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1 母本遵三糯31的选育系谱

1 选育过程及亲本来源

2010年冬用筑糯A 1作父本与多个糯玉米自交系组配,2011年试验筛选鉴定出品质好、产量高、综合评价好的组合遵三糯31×筑糯A 1(命名为筑糯11号)。

2012年在中心下坝试验基地进行品质鉴定试验,2013年、2014年连续2年参加贵州省鲜食玉米组区域试验。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5016号)。

母本遵三糯31是用贵州省遵义市的地方白糯玉米品种与普通玉米自交系自330杂交经回交再自交6代而育成的配合力较高的白粒糯玉米自交系,其选育系谱见图1。

母本遵三糯31特征:株型平展,株高185 cm左右,穗位高75 cm左右,整齐一致。雄穗一次分枝17个,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29 cm,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18 cm,雄花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白色。抗性好。

父本筑糯A 1由京科糯2000、京糯208、渝糯8号、遵糯1号、凤糯2146等5个糯玉米杂交种混合授粉繁殖3代后经系谱选育而成,其选育系谱见图2。

父本特征特性:筑糯A 1株型平展,株高为180 cm左右,穗位高30 cm左右,雄穗一般分枝9个左右,雄穗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为29 cm,最低侧枝位之上主轴长为39 cm,雄花护颖,颖基、颖壳带紫色条纹,紫色花药,红色花丝。穗长12 cm,穗粗4.5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20粒,籽粒白色,糯质型,植株抗性好。

时间地点2007年夏贵阳2007年冬海南2008年夏贵阳2008年冬海南2009年夏贵阳2009年冬海南2010年夏贵阳世代F1F2F3F4F5F6F7方法混粉繁殖三代群体选株自交选株自交选株自交测配合力选株自交株系测配选株自交株系确定选株自交自交

图2 父本筑糯A 1的选育系谱

表1 筑糯11号2年区试产量结果(单位:kg/667 m2)

品种年份贵阳毕节遵义铜仁贵定安顺兴义平均产量比ck增产(%)2年平均产量比ck增产(%)筑糯11号2013911.3858.3745.8906.7770.8908.6937.1862.79.62014943.41334.9—911.3823.3—888.7980.313.3921.511.5筑糯2号2013808.7690.8677.5820.0756.7900.7856.3787.2—黔糯9682014806.71128.3—761.7785.8—842.1864.9—826.1—

注:2014年遵义和安顺点试验报废。下同。

表2 筑糯11号2年区试生育期表现(单位:d)

品种年份贵阳毕节遵义铜仁贵定安顺兴义平均生育期2年平均生育期筑糯11号20131031161021019810693102.7201498124—9893—89100.4101.6筑糯2号(ck)201310111498979810688100.3黔糯968(ck)201497125—9994—86100.2100.3

2 品质鉴定分析

2.1 感观和蒸煮品质

由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现场品鉴,2013年、2014年对筑糯11号感观品质和蒸煮品质综合评分,分别为78.4分和81.5分,与对照80分和80.2分十分接近。

2.2 品质化验分析

2014年经贵州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检测,筑糯11号支链淀粉含量为98.64%,粗蛋白含量9.75%,赖氨酸5.99 mg/g,色氨酸18 mg/g。

3 产量表现

3.1 品种鉴定、比较试验结果

2011—2012年在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基地进行品种鉴定和比较试验,筑糯11号鲜果穗产量分别为964 kg/667 m2和976 kg/667 m2,分别比ck(筑糯2号)增产10.8%和13.5%,且品质优。

3.2 区试结果

2013年和2014年参加贵州省鲜食玉米组区域试验,各试验点产量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2014年12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平均产量鲜果穗921.5 kg/667 m2,比ck增产11.5%。

4 生育期

播种至采收嫩鲜果穗平均生育期101 d左右,比ck晚1 d(见表2)。

5 抗性鉴定

筑糯11号2014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结果为:高感小斑病和纹枯病,中抗大斑病,抗茎腐病,中感穗腐病和丝黑穗病。

6 品种特征特性

6.1 幼苗及植株性状

筑糯11号苗期幼苗长势强,叶鞘颜色为紫色。株高240.1 cm,穗位高101 cm,株型平展。雄穗分枝11个左右,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约30 cm,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约42 cm,护颖浅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红色,苞叶好。

6.2 果穗及籽粒性状

果穗为长筒型,穗长为21.2 cm,穗粗为4.9 cm,平均穗行数13.1行,行粒数35.5粒;糯质型籽粒,白色,排列整齐,鲜百粒重36.9 g,鲜出籽率68.45%。

7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贵州省各地的中上等肥力土地栽种。

8 栽培技术

8.1 与非糯玉米隔离种植

糯玉米被普通或甜玉米“飞花”当代就变为普通玉米,严重影响糯玉米品质,因此必须与非糯玉米隔离种植。可利用丘陵、目数大于170的筛网封闭隔离或房舍等障碍隔离,也可2个种植区域距离大于300 m以上,或采用错期播种(春播间隔大于30 d,夏播间隔大于20 d)。

8.2 播种时间

根据各种植区当地气候和温度适时播种。正常春播地表下10 cm温度不低于12 ℃,采用育苗等其他方式种植可提前播种;夏播需注意玉米吐丝授粉期的气温不高于34 ℃;秋冬种植注意玉米吐丝授粉期平均气温需在20 ℃以上[1]。

8.3 合理密植

平均种植3 000~3 300株/667 m2,行距为70~80 cm,株距0.54~0.59 m(双株留苗)或株距0.27~0.295 m(单株留苗)。营养钵育苗移栽,播种时间可提前,植株高度偏低,使叶片能够定向,种植密度可略高。

8.4 巧施肥料

直播或小苗移栽前施有机肥1 500 kg/667 m2、复合(混)肥30~40 kg/667 m2和锌肥1 kg/667 m2作基肥;喇叭口期追施钾肥10 kg/667 m2。肥水过旺出现分蘖时,应及时去掉分枝分蘖,以减少养分消耗[1]。

8.5 及时防治虫害

防治小地老虎:播种时,用50%辛硫磷600 g/667 m2拌肥施,注意离种子间隔10 cm以上。

防治玉米螟:可在田间喷施200倍液的Bt可湿性粉剂,也可使用细煤渣与颗粒剂型辛硫磷按1∶15比例搅拌均匀后撒入喇叭口内[2]。

防治粘虫:按1 500倍液喷施50%辛硫磷油剂。

8.6 注意防治小斑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等病害

小斑病防治:及时摘除病株的病叶及下部黄叶,以减少再次侵染及利于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25%必扑尔乳油2 500倍液或者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杀菌剂喷洒[3]。纹枯病防治:注意开沟排水,有机肥充分腐熟施用,适当增施钾肥;发病初期可用20%井岗霉素50~100 g/667 m2兑水50 kg,或选用40%科达宁悬浮剂500倍液或25%必扑尔乳油3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杀菌剂对植株喷雾,着重植株的基部。丝黑穗病易发区可用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用量拌种或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用量拌种;在病害所形成黑粉瘤未破裂时,及时铲除病株并在到田间外深埋,防止病原菌在田间的扩散和土壤中的存留[4]。

8.7 采 收

一般在授粉后23~26 d采收为宜,各地气温变化有所差异,适时采收。

猜你喜欢

系谱糯玉米侧枝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论风格》文本系谱与论争
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1例家系调查及妊娠期治疗分析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银杏树冠结构对主干直径和干形的影响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中国农大张小兰课题组在黄瓜分枝调控上取得重要进展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教你如何治好“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