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与德性养成

2019-05-27杨玲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德性文化

杨玲

摘 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德性的生活状态,中国德文化的更是源远流长。德性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德性生存于文化之中。一方面德性的存在必须以现实文化世界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文化又着眼于人的高尚情操以及健全人格的培育。文化与德性的辩证统一,不仅实现了文化与德性养成的相辅相成,也促进了作为个体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文化;德性;德性养成

一、德性的基本概念

德性是内化于人的精神性存在的稳定状态,是主体的对自身价值与意义实现的一种体验状态。“德性”一词最早见于《中庸》的“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所指的“德性”在当时的儒家思想里指的就是“人的自然禀性”。《伦理学大辞典》则将德性称作“道德品质”,这与现代新儒学对德性界定的不谋而合。也有不少学者将德性与道德视作同等概念进行交替使用。德性观念蕴含着两个因素 :一个是至善至美的 , 是我们所希望实现的高尚品德的理想 , 另一个则是人们实现这一理想的努力与拼搏。

二、文化与德性的辩证统一

(一)文化是德性养成的前提

遗传与文化这两种信息的融合演变构成了人类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即心路历程。文化历史背景支撑着人的德性的养成和发展。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文化,人在实践活动之中创造着文化的同时,又利用现有文化去顺应其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并用理性思维在大脑中构建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与观点,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自然也内含于其中。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文化为德性的养成提供了最本质的基础,也是助其进一步完善的关键因素。德性作为一种人的内在品质,自觉服从于伦理生活的同时又体现出人的自我超越性。这种对于文化的自觉性体现在人的日常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对于大部分普通民众来说仍然是以自在文化为最主要的生存方式,社会的转型还未触碰到他们生存的文化自觉的根基 , 因而德性养成依然需要伦理道德、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从而促使理论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有机整合, 以期达到同日常生活要求的道德的高度一致。

(二)德性是文化传承的支撑

德性的养成源于日常生活的惯常性。这是一种高频率的经常性的行为与实践,。而正是人们在特定的道德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着德性和道德的选择与活动,将弃恶扬善;坚持公平与正义;诚实守信作为道德选择的标准, 才逐步形成了大众热衷于美和善的生活习性。而对于美好品格,崇高道德修养这些优良传统的不懈追求则慢慢成为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成为大众稳定的生活习性。德性使个体的文化修养不断得到提升,意味着每个个体心理的健康和言行的得体,体现为“有教养”、“有礼貌”和“有风度”。随着社会文化修养地不断提升,文化内涵的深入和文化外延的扩大,人类自觉道德意识的逐步觉醒,人的德性品格成为社会得以存继之根,内在的高度自觉的品德意识替代外在行为准则成为更高的德性标准。假若失去德性的监管,人类就将处于“人人皆为狼”的原始兽性中;假若失去德性的监管,人类社会必将陷入人人自危的恐慌境地;假若没有德性的监管,我们人类必将绝迹于自己一手创造的文明之中。

三、德性养成的文化三要素

(一)物质文化是条件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那些文化产品,其基本功能是维持个体的生命再生产和社会的再生产”,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次构成,它是人类德性生长前提条件和基础。

受历史发展阶段影响,社会生产力水平程度不同,文化就会呈现出各异的样态形式,德性自然也会随着文化内涵的改变而改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人的发展途径表现为对自然的敬畏,此时的德性外现于对封闭的、保守文化的汲取以及对自然性的控制和指引,对于自然的渴求是人类自我修养的全部追求;生产力水平提高后,人对自由的追求促进了个体个性的释放,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社会本质的发展;尤其在经过先进文化的洗礼塑造后,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精神生活的升华成为了人类更加迫切想要达成的目标。在道德方面,实现了由规范阶段到德性阶段的过渡,道德目标也由一开始的外在行为规范的明令禁止朝着人的内在德性的自我约束转变,物质基础、社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外在规定着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为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德性养成在物质文化所提供的的可能性范围内有着极大的弹性和选择空间。在一定社会阶段、一定地域构造之下的文化模式中,人类所从事的的实践活动产生德性,德性养成的必备条件自然由物质文化提供。

(二)制度文化是保障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制定的行为和关系规范的总称。这给德性打上了深刻的社会烙印。

如果说物质文化构造了事实框架,具有可能性意义;那么制度文化则起着决定性的意义,社会的肯定与支持皆来于此。德性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才得以生成,这种保障基于完善的社会运行机制和完备的制度系统的支持,或者说德性形成发展的根本力量就是社会制度的支持,制度文化借由其优越的集体主体性和社会性,通过对个体力量的兼并整合使社会总体道德目标得以达到,而这个目标单靠个体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制度的存在是人类对自身的约束,为的就是确保每个人在德性的养成过程中始终能有着正确的方向,并能从根本上实现对总体价值最大化的诉求。

制度是在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的人必须要遵守的文化规约;在不同历史阶段制度文化从实际出發提供了德性内容中的可行与不可行的现实标准,规范和确保德性养成的正确方向。

(三)精神文化是动力

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核心,从本质上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由知识和价值共同构成,并借助人的理性力量架构出德性养成的精神文化机制。在现实社会表现为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等。但问题是人的道德养成怎么才能获取到知识和价值呢?答案就是文化塑造。

人类具有主观能动的创造性,不断开创着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经由多种外在的文化传播途径向内转化为个体精神规定性,再通过科学思维升华为内在的精神理性,逐步成长为拥有渊博德性知识和健全道德价值观的独立个体,精神文化从内部驱动着人类全面自由地发展。作为具有完整意识形态的人在创造者文化,选择着文化,传播着文化,分享着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文化内容和传播途径的高度一致的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德性养成的精神文化。人们一旦形成某种精神文化,就会养成与之价值观相同的德性。

参考文献

[1] 刘芳.论德性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 蔡春.德性与品格教育论[D].复旦大学,2010.

[3] 刘怀光,田萌.德性养成的文化意蕴[J].哲学研究,2007(09):

20(23.

[4] 王思宇.德性主义在应用伦理学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1):293.

[5] 胡绪阳.德性的概念和内涵[J].求索,2006(04):150.

猜你喜欢

德性文化
柳亚子书法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及其出路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