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认同现状调查报告

2019-05-27邢晔谢伟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修养实践大学生

邢晔 谢伟

摘 要:通过对石家庄学院部分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情感和价值较为认同,但是对西柏坡革命精神的实践和影响的认同不容乐观,认为西柏坡革命精神已脱离社会发展的轨道。由此,增强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认同应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实行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加大学生对革命圣地的实践次数以及构建纯净的思想、社会环境等途径入手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西柏坡精神;认同现状;修养;实践

西柏坡革命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具有育人的功能,可以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发展。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对石家庄学院的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石家庄学院的大一至大四的部分本科和专科在校大学生,最终回收问卷336份。

一、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认同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了解状况

对西柏坡精神的领会是大学生对革命精神践行和发展的条件和根本。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对“您对西柏坡精神了解多少? ”问题上,10.12%的学生表示对西柏坡精神非常了解,50.3%的大学生表示了解一些,33.63%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只有5.95%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而通过交叉分析得出,中共党员对西柏坡精神的了解程度最高,当问及“您对西柏坡历史感兴趣吗? ”时,23.51%的学生表示对西柏坡历史非常有兴趣;64.88%的学生表示有一点兴趣;只有11.61%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大一和大四学生对西柏坡历史感兴趣的程度明显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这表明大一新生在大一的时期内接受的西柏坡的精神教育较多,因而对西柏坡历史也有所了解和感兴趣,而大二、大三的学生专注于本专业的课程以及进行工作实习,因而对西柏坡精神的受教育时间减少,对西柏坡历史的兴趣也有所下降,而大四面临着考研以及知识经验的晋升,因而对西柏坡精神的关注度较高,兴趣较大,对其历史也非常了解。

当问及“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历史了解吗?”时,16.37%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66.37%的学生表示知道一些,14.29%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还有2.98%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通过交叉分析,城市的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历史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学生,这表明因为城市学生的经济状况,教育状况以及信息通达状况等方面明显好于农村学生,因而城市学生能够更便利、更有条件全方位、多途径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历史,从而比乡村学生了解的更多。

当问及“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时,49.11%的学生回答是“两个务必”,37.5%的学生回答是“发扬民主、团结统一”,13.39%的学生回答是“与时俱进、科学创新”。而通过交叉分析,文科艺术类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回答的准确度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这表明文科艺术类学生由于受专业课的影响,有较长的时间接触中共的革命历史,接触西柏坡精神,因而对西柏坡精神了解的更多,更深入。

综合分析表明,虽然当代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了解一些,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核心真正是什么,还是有所迷茫,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柏坡精神虽然有所传播,但还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二)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情感认同情况

“对西柏坡精神情感认同是指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为个人言行的重要过程和阶段”。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如果缺乏情感认同即使他们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也无法真正了解西柏坡精神,更无从谈受其影响的程度以及从西柏坡精神中受益多少了。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回答“您对西柏坡精神的传承是否看好?”问题上,64.29%的学生认为西柏坡精神传承源远流长,精神不灭;32.14%的学生认为西柏坡精神可能会传承下去;只有3.57%认为西柏坡精神传承不太看好。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未来西柏坡精神的传承较为看好,认为西柏坡精神会传承下去。而通过交叉分析得出,大四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传承非常认同,认为西柏坡精神可以源远流长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这表明大四学生专业知识丰富,有较强的精神情感认同,对西柏坡精神的传承也非常看好。

在回答“您对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态度?”问题上,83.63%的学生认为弘扬西柏坡精神非常有必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精神文明建设;5.65%的学生认为弘扬西柏坡精神没有必要;只有10.7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西柏坡精神在现代社会作用不大。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弘扬西柏坡精神持积极态度,但也有较小比例的学生对弘扬西柏坡精神不重视,无所谓。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认为弘扬西柏坡精神非常有必要的比例明显高于群众,这显示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内心自觉形成了一种对西柏坡精神认同的情感,一种对其无条件的信任和赞同。

在“您对学校开展西柏坡精神传承活动有兴趣吗?”问题上,54.46%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42.26%的学生表示不太感兴趣,但是会参加,还有3.27%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与我无关。由此可见,有一半以上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传承活动非常感兴趣,但也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对其不感兴趣。因此,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在情感层面上对西柏坡精神比较认同,但学校对于大学生的西柏坡精神教育仍存在不足之处,因而影响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情感认同程度和对西柏坡精神的传播发展。

(三)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价值认同情况

“价值认同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事物的价值所形成的共鸣”。西柏坡精神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既有教育价值,也有传承价值。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在“您认为西柏坡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如何”问题上,43.75%的学生认为西柏坡精神对于自己的影响非常大,52.38%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而只有3.87%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

当问及“西柏坡精神对您认识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帮助?”时,49.4%的大学生认为西柏坡精神对自己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帮助很大,44.94%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帮助一般,4.17%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帮助很小,还有1.49%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没有帮助。

当问及“您认为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关系?”时,88.1%的大学生认为西柏坡精神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74.7%的大学生认为弘扬西柏坡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路径,12.2%的大学生认为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是各自时代的精神产物,关系不大,还有6.55%的大学生对两者关系不太了解。

因此,从总体上分析,大部分学生认为西柏坡精神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为自己的理想信念的树立和实现提供不竭的动力,对自己帮助很大,这表明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价值的总体较为认同和肯定,西柏坡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对国家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

(四)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行为实践认同情况

西柏坡精神行为实践认同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在行为上对于西柏坡精神的认知、接受和践行。西柏坡精神行为实践认同的过程其实就是自觉积极践行西柏坡精神的过程,是实践性的具体体现。

当问及“如果您参观过革命圣地西柏坡,您去的原因?”时,27.38%的学生表示是学校或团体组织的活动,10.12%的学生表示是因为著名的旅游景点,19.64%的学生表示是为了敬仰革命烈士,5.36%的学生表示是为了完成某项布置的任务去实地考察。

大学生在对“您通过那种途径了解西柏坡精神? ”问题上,67.86%的学生是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途径了解的,58.04%的学生是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的,58.04%的学生是通过听有经验或老一辈人讲述了解的,66.67%的学生是通过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了解的,52.68%的学生是通过听教学课程知识及其他途径了解的。

因此,从总体上分析得出,大学生平时会去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的较少,他们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的更多原因是由学校或团体组织的活动和为了完成某项布置得任务,大学生在行为层面上对西柏坡精神缺乏认同,大学生缺乏主动践行西柏坡精神的意愿。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认知和情感以及价值较为认同,而对西柏坡精神的历史和内涵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西柏坡精神的践行。

二、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了解和践行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影响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缺乏了解和践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化思想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多元化,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各种思想,其中一些消极、扭曲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影响侵蚀着他们,从而影响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认同和践行。

(二)社会负面因素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官二代”、“富二代”、“炫富”等社会现象,“拜金主义”“亲权主义”等不良的思想观念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对西柏坡革命精神的价值产生困惑,从而影响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认同和践行。

(三)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较低

部分关于革命精神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兴趣较低,从而影响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认同和践行。

三、增强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认同的对策与途径

增强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认同,需要大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革命精神践行意识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价值观,全面了解西柏坡精神,在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上增强对西柏坡精神的认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与传承西柏坡精神。

(二)实行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各种西柏坡精神的活动

创新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接受西柏坡精神教育时充满活力。其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园报刊等传播渠道加强对西柏坡精神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各种比赛,来促进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践行和宣传。

(三)构建纯净的思想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环境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西柏坡精神教育,使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提升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认同。

净化网络环境,引导网络传播积极、健康、向上具有正能量的信息,打击负面信息,充分利用网络宣传西柏坡精神,使大学生对西柏坡精神发自内心的认同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周娜.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研究——以河北省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 龙珍会,万彩霞.当代大学生对革命传统认知现状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6(6).

[3] 李康平.红色资源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7(6).

[4] 呂述华,纪文河.大学生对革命精神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青年发展论坛[J].2017(6).

[5] 张春丽.大学生对中国革命精神知晓与认同状况调查——以中国青年政治许愿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02).

[6] 刘水芬,刘斌.论井冈山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9(10).

[7] 黄宏.弘扬革命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光明日报,2007(009).

作者简介:邢晔(1980.08-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谢伟(1999.01- ),男,山东潍坊人,石家庄学院法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修养实践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