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9-05-27刘映霞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4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高职教育发展中,对于汽车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借鉴世界现代学徒制的产生及现状分析,分析国内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找出利弊,对贵州高职教育的现代学徒制发展现状提出研究方向。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方协作

“现代学徒制”教学,其发源于德国,并被成功引进到国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与传统职业教育中“订单式培养”相比,现代学徒制更能反映出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产教融合的制度载体和有效的实现形式。

一、国外现代学徒制研究现状

(一)西方现代学徒制的产生

不管西方还是中国,都在谋求一种连号的职业教育模式,以推进工业社会的发展。在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学徒制以德国“双元制”为典型,在德国实行的双元制恰恰是工学结合的学徒制形态,为现代学徒制奠定基础。许多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了新的学徒制度改革,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例如,丹麦和希腊(1989年)、葡萄牙(1991年至1992年)、法国(1987年)、爱尔兰(1993年)、荷兰(1996年)、联合王国(1993年)、联合王国(1993年)和澳大利亚(1996年),通过政策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采用了新的学徒制度。英国也于1993年引进现代再保险制度,澳大利亚于1996年引进新的再保险制度。

(二)国外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在国外,主要是西方,西方现代学徒制特点是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工会、师傅、教师、学徒等多方由于利益关系联系在一起,并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形成中介或第三方培训机构等。以下列举几个流派的现代学徒制系统。

(1)欧洲系统

欧洲体系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以德国的历史传统为代表,也有瑞士、丹麦、奥地利、瑞士等国家属于这一类。这些国家有着普遍重视职业教育培训的历史传统,所以相关立法比较完善,养成了企业参加职业培训的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性。通常使用双学徒培训,进入,以瑞士现代学徒制为例, 瑞士“三方合作”是指瑞士联邦政府、州政府和相应的社会组织,三个主要参与者在学徒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合作和分工。再有以德国为例,德国根据1969年《职业教育法》对双重制度的法律地位进行了界定,该法明确规定了企业的培训,有了法律的保障,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各个主体都会有序的完成各自的任务,使得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取得长远的发展。

(2)盎格鲁撒克逊系统,

以英国为主要代表,企业的培训习惯采用“自愿自助”模式,学徒的完成时间不是固定的,而是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大约1(4年的时间,中间可以间断学习,最终,根据所培训职业的能力要求是否满足,由国家向完成学徒制度的学徒颁发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技术证书和关键技能资格证书。

二、国内现代学徒制研究现状

我国一直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师徒制,放在现代说就是学徒制,我国的学徒制是以“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代表,即校企合作开始 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的。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对相待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然而,职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中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快速进入职业状态;为了将产业结合与职业教育相结合,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院系[2014]19)和“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这两份文件为促进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政策依靠。

(一)分析现代学徒制的有利条件

(1)在现代,我国有校企合作的环境,也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职业院校也是以公立的为主流,便于政府统一指导,同时企业、学校、社会、行业的共同合作分工,各主体都共同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共同整合人力、物力等资源,为现代学徒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国家产业战略发展规划,总是建立在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早在2011年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点推进大会上,教育部就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确定为支持国家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在最近几年,教育部又陆续批准了几百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在政策、资金方面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建设。

(二)分析现代学徒制的不利条件

(1)推行现代学徒制相关法规还不够完善,政府扶持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有待改进。

(2)校企之间缺少深度的合作,企业没有感受到现代学徒制带来的效益,削弱了院校和企业的热情。

(3)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师生比例不合理,阻碍了学徒制的实施。

(4)学徒流动频繁,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出现“校热企冷”现象。

(三)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探索

我国现代学徒制改变学徒在学校学习完毕后,进入企业实习,接着就业的模式,变成以企业需要为目标,以学校、企业和行业的深度参与为基础,以教师的深入指导为支撑,以工学结合、兼职和兼职学习为形式,以学徒培训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课程为纽带,招聘就是招生,招聘就是招生,在实践中探索方法与经验,不断完善。

现代学徒制要求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还要改进监督评价体系,建立至少三方参与的考核机制,对学徒进行考;学院建立相应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工作小组,对学徒定期检查、反馈等;同时使得校企互惠互利。

三、贵州省现代学徒制研究现状

(一)贵州省现代学徒制的推進情况

(1)2016年5月,国家创办第一批所现代学徒制试点。

(2)2017年7月,教育部批准203所高等院校取得现代学徒制试点资格。

(3)2018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现代化试点单位名单,共有194个院校和大学。

(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对策

(1)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聘请法律顾问拟订规范的学徒合同,学生进入企业成为学徒前,应签署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协议,同时为保证学员人身安全,还要签署责任保险和工伤保险合同。

(2)成立“汽车运用技术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

为落实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工作,得到学校和企业的重视,成立了学院院长、系内专业队伍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工作组,聘请了省级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指导实施现代学徒制度。

(3)建立校企联招一体化机制。

根据高校汽车应用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和汽车市场的需求,联合需要招工的企业制定招聘方案,在选择合作的企业时,本着为学生负责的责任感,高校要对企业进行调研。对于招学徒,应依据企业用人标准结合学生在校表现由校企双方共同面试择优录取。首先,依据学徒制合作企业用人标准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校企聯合招生招工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在已经录取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大一新生中面试择优录取;其次根据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方案要求,采用注册入学的方式在企业员工或准员工选拔学徒。

(4)构建校企合作教育的培养机制。

学院和企业依据联合培养框架组建人才团队。学院选派具有教学、生产经验并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为主构成校内教师团队。企业选派生产项目负责人,本科以上学历,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并在该岗位工作3年以上的工作人员为主构成企业教师团队。

(5)实行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新生入学初期,分批组织到合作的学徒制培养企业进行一周的汽车职业体验,让学生充分认识汽车服务企业工作环境、人文氛围和工作内容。

以二年制的汽车应用和维护技术专业的学生为例,在进校初期安排选定学徒岗位并举行拜师仪式;然后进入工学交替模式。第一学期:在学校学习基础平台课程; 第二、三学期:实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安排学徒每周一、二、三在学校上课,由学校教师进行专业课教学,周学时18节;每周四、五、六在企业跟师学习、生产实践,熟悉典型的工作任务,每个师傅带徒1(3名,负责企业实践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定期反馈实践学习情况。第四学期:跟师顶岗实践,逐渐能独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或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的方案,并根据校企共同制定的考核标准完成实战考核。

(6)实施双证制度、实施学徒“双导师制”制度。

参考文献

[1] 关晶.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启示录[J].职业教育,2011.

[2] 刘春科.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

[3] 教育网http://www.gzgov.gov.cn/xwzx/rmyd/201709/t2017

0922_804769.html.

基金项目:FJIB150527,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

作者简介:刘映霞(1967.07- ),女,副教授,在职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汽车应用技术,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