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潮汕传统嵌瓷艺术发展历程初探

2019-05-23冯菡子

美术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冯菡子

【摘要】潮汕地区的民间美术种类繁多,潮汕传统嵌瓷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嵌瓷以精湛的工艺、巧妙的构思、独特的地方特色而享誉盛名。2007年,潮汕传统嵌瓷艺术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潮汕传统嵌瓷艺术起源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发掘潮汕传统嵌瓷艺术的艺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潮汕;传统嵌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潮汕地处广东沿海,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向北可到日本、高丽、琉球,向南途经西亚、南亚可到达欧洲一带,潮州港到明清时期已发展成为海上丝路中陶瓷运输的重要港口。潮汕地区瓷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已有原始瓷器出现,六千余年的发展使瓷器成为“潮州三绝”之一。作为广东地区代表性的民窑,唐代时潮州窑的产品已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东南亚地区,宋代时潮州窑进入发展的鼎盛期。在潮汕瓷文化中,嵌瓷是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与其他素雅的陶瓷不同,嵌瓷以历久弥新的独特材质、绚丽夺目的艳丽色泽、变化万千的造型特色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潮汕传统嵌瓷艺术

潮汕传统嵌瓷艺术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1572—1620年),于清代时极为盛行,嵌瓷存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嵌瓷是运用各种彩色瓷片通过切割、镶嵌等表现手法,塑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建筑装饰艺术。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与潮州木雕、潮州石雕并称潮汕地区的三大传统古建筑装饰艺术。嵌瓷艺术自其诞生以来就以其独有的丰富多变的绚丽色彩,恢弘壮阔的宏伟构图,栩栩如生的丰富形象,历久弥新的稳固材质,在潮汕古建筑的装饰运用中得到极大的肯定。

嵌瓷的制作是以绘制底稿为基础,将各种彩色瓷片通过修剪、排列、拼贴、镶嵌,从而形成全新的艺术表现形象。嵌瓷艺术品的制作包括塑胚胎、切割瓷片、镶嵌瓷片等流程,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美术。2007年,潮汕传统嵌瓷艺术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肯定了潮汕嵌瓷艺术精细的工艺价值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潮汕传统嵌瓷多以花卉植物、珍禽异兽或历史戏曲人物作为创作题材,按装饰性能与观赏性能的不同,将不同题材的嵌瓷作品装饰于潮汕传统建筑之中。例如:在主建筑的正脊上通常是安放具有祥瑞寓意的双龙戏珠、凤凰麒麟(图1)、仙鹤祝寿等各式神兽;建筑物的外墙部分则多是刻画具有潮汕独特地域特质的花鸟鱼虫,如寓意“年年有余”的鲤鱼形象、寓意“多子多孙”的喜庆石榴、寓意“长命百岁”的寿桃与如意;在建筑物的垂带尾饰上,嵌瓷制作的戏曲人物是惯用的装饰,如《三国演义》《封神榜》等神话小说题材中的人物故事都是嵌瓷艺人进行嵌瓷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二、潮汕传统嵌瓷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明清时期的潮汕嵌瓷

潮汕嵌瓷艺术作为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潮府文化影响拥有其独特的艺术面貌与研究价值。嵌瓷艺术起源于明而盛行于清,潮州自古是陶瓷生产的重镇,笔架山窑存在的历史极为悠久,在瓷器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废弃的不成形瓷器以及碎裂的瓷片,其中不乏色泽明丽斑斓,带有釉彩与花卉图案的彩瓷碎片。明代万历年间(1572—1620年),具有巧思妙想的潮汕人,面对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许多碎裂瓷片,开始尝试进行新的艺术创作,将瓷片进行拼贴重构,利用生产中废弃的瓷片,在居住的民居屋脊上嵌贴成简单的花卉、龙凤之类的图案,用以装饰原有单调的民居建筑。

利用碎瓷片进行建筑装饰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后期,此时陶瓷烧制方面拥有了更先进的制作工艺,釉彩颜色也更丰富多变,潮汕地区的瓷器作坊开始为嵌瓷艺人单独烧制各类颜色齐备的低温瓷碗。此类瓷碗施以各色彩釉,经过烧制之后呈现出浓艳而明丽的色泽,嵌瓷艺人将瓷碗进行剪裁,通过镶嵌、粘接、堆砌等手法将瓷片重新塑形,创作出人物、花鸟、虫鱼、神兽等各类造型,用以装饰潮汕地区的祠堂庙宇、亭台楼阁。此时,在民居建筑的屋脊、垂带、屋檐、门额、照壁等位置也开始大量运用嵌瓷作为建筑装饰。清代嘉庆《澄海县志》中提及:“望族喜营屋宇,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可见清代潮汕地区兴建祠堂屋宇之时对于屋宇的装饰设计极为重视,甚至不惜巨资倾一族之力而为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嵌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面貌与材质优势得到巨大的发展,盛极一时的嵌瓷艺术逐渐成为潮汕地区传统古建筑的一大装饰特色。嵌瓷工艺由潮人引入东南亚各地并得到极大的传播,泰国曼谷至今仍可见到在清代用以装饰当地寺庙、花塔所制作的嵌瓷艺术品。

(二)潮汕嵌瓷后期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逐渐有嵌瓷艺人尝试制作“嵌瓷屏画”,这类嵌瓷作品以挂屏、立体雕塑等形式进行艺术创作,从嵌瓷原料的选择、裁剪、设计与塑造都尤为精致。进行此类作品的创作,嵌瓷艺人尝试在传统嵌瓷装饰的基础上,进行制作技法的创新以及新的嵌瓷素材的运用,例如在嵌瓷作品中进行填色处理,部分装饰纹样运用金水描金勾勒,后期装饰上缀以琉璃珠、珠片等增添美感,这一时期精心制作的嵌瓷艺术品是潮汕传统嵌瓷中的珍品。1951年,许梅洲、陈云龙、陈文江、钟玉俊、黄启籍等普宁嵌瓷艺人,共同完成了《方十三罪行录》嵌瓷群雕,1958年这一普宁嵌瓷创作团体与惠来籍嵌瓷艺人合作,完成《荆轲刺秦王》(挂屏)、《和平鸽》(立体件)等嵌瓷作品。潮汕的嵌瓷屏画以民间工艺品的形式,在1962年开始被选送到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出,具有精细制作工艺与独特艺术审美效果的潮汕嵌瓷受到了外商的青睐,嵌瓷艺术品远销英、法、美等欧洲国家,东南亚地区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亦有订单。1968年以后,随着社会发展与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嵌瓷艺人在嵌瓷制作技艺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改革与创新。此时在烧制瓷片方面,已开始用电炉代替原来的木炭炉进行烧制。在色釉着色方面,用喷色技术代替原有的人工刷色。色料研磨方面,用电动研磨色料代替原来的手工研磨。在制作嵌瓷作品中嵌瓷人物的头面装饰时,原有的灰塑工艺也被新型的烧制瓷制品所取代。嵌瓷艺人通过长时间的创作与尝试,结合了瓷塑技艺与立体浮雕的雕刻技巧,创作出工艺精美的嵌瓷人物头像,将原本一直沿用的石膏制嵌瓷人物头像进行替换,通过精细雕刻而成的人物头像更为精巧细致,在人物表情塑造及作品的保存上都有极大的改良。在色釉的上色及颜色调配方面,在传统运用的基础颜色上,创新尝试了火焰红、大铜绿、正黄、天蓝、玉青、丁香紫等多种新的色釉颜色,新型色釉的调配增添了颜色的多变性,使作品创作中的色彩搭配更富有层次变化且显得更为和谐自然。1977年,王春潮等艺人以瓷雕分块镶嵌的新工艺创作了青花浮雕《三星》插屏等嵌瓷艺术品,科技的发达与创作者的创新变革,使嵌瓷的制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新工艺的运用也增强了潮汕傳统嵌瓷的艺术表现力。20世纪70年代,嵌瓷的海外订单络绎不绝,新加坡商人在1972年定做嵌瓷作品《八仙》达400屏。这一时期,许梅洲创作的立体嵌瓷作品《郑成功》,陈介然创作的嵌瓷挂屏《三打白骨精》,吴家祥创作的嵌瓷挂屏《大闹天宫》都是潮汕传统嵌瓷作品中的代表作。嵌瓷艺术发展至今,更多的是以艺术收藏品的形式在市场流通,当代社会潮汕传统民间建筑的没落使嵌瓷在民居装饰方面日渐式微,但在复古建筑例如祠堂庙宇、亭台楼阁的修建中,依然可寻觅嵌瓷的身影。

潮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屋脊之上的嵌瓷作品《双龙戏珠》(图2),是80年代开元寺修复工程中由著名嵌瓷艺人苏宝楼等人所创作,龙头高度达2米,龙身蜿蜒10余米长,气势雄伟壮观。此组嵌瓷作品,以各色彩瓷片通过立体拼接与塑造,完成双龙及宝珠、祥云形象的刻画,瓷片颜色的运用细腻讲究,组成祥云图案的蓝色瓷片分为几个颜色层次,使云朵呈现出颜色上渐变的层次感,龙身上黄绿相间的颜色运用也通过颜色过渡处理的方式,让龙身呈现强烈的立体感。此组嵌瓷作品颜色运用丰富多变,造型刻画生动趣致,是潮汕建筑装饰嵌瓷中的佳作。

潮州开元寺另一嵌瓷作品《抚琴天王》(图3),结合开元寺庙宇的特色,将通常用于屋顶嵌瓷装饰的传统戏曲人物加以改良,将抚琴天王的形象加入屋顶的嵌瓷装饰中,这组嵌瓷作品中所塑造的天王端坐屋顶神情肃穆,手持木琴遠眺前方,充分展现出天王作为寺庙守护神的庄严形象。以天王作为嵌瓷群雕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宗教气息,这一改动使此组嵌瓷装饰作品更契合潮州开元寺作为古老寺庙所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

青龙古庙又称安济圣王庙,从宋代沈存中的《彭蠡小龙》记载可知,安济灵王是北宋神宗赵顼所封,青龙古庙建于北宋,是潮汕地区香火鼎盛之地,往来祭拜之人络绎不绝。青龙古庙的嵌瓷装饰是潮汕嵌瓷中的精品力作,屋顶以嵌瓷塑造的青龙古朴大气,人物造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青龙古庙的人物嵌瓷(图4)表现的是不同姿态人物的造型组合,经过嵌瓷制作者的精心设计将表情、身姿、动态以及装扮都各不相同的人物进行组合造像,最终完成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的嵌瓷作品。

当前分布在潮汕各地的特色古建筑,例如潮州青龙古庙、潮州开元寺、汕头天后宫、饶平隆福寺、潮阳双忠庙、南澳前江关帝庙等地,仍有保存较完好的大型嵌瓷雕塑作品,是后人进行潮汕传统嵌瓷艺术研究的宝贵财富。

结语

潮汕传统嵌瓷艺术是构成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于潮汕沃土并受各类潮汕优秀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的影响,潮汕嵌瓷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已逐渐完成自身艺术风格与艺术面貌的塑造。深入探索与分析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艺术价值,对潮汕嵌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注释:

*本文系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项目(项目编号:2017WQNCX 1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林凯龙.潮汕老屋[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82.

[2]黄挺,陈占山.潮汕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3]李启色.潮汕传统民居装饰风格要论[J].装饰,2004(8).

[4]郑立新,秦波.潮汕建筑剪贴瓷装饰的艺术特色探析[J].中国陶瓷,2008(6).

猜你喜欢

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舌尖上的潮汕美食
潮汕火锅怎么牛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潮汕话的发展现状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