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艺术中国》的人文之旅
——写在《艺术中国》创刊十周年之际

2019-05-21吴广广东深圳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年7期
关键词:楷书书画艺术

◆吴广(广东 深圳)

三十年前,我曾流落长沙以拾破烂维持家庭生计,在赤岗冲两年的艰难岁月里,没有沉沦为街头的问题青年,首先要感谢几位老艺术家,他们是蔚翁、聂南溪、易润芝、彭吟轩……也得感谢几份相伴我左右的报刊,像《中学生》《文艺生活》《散文诗》《今古传奇》等等,尽管有些刊物因我的身份更替而淡出我的生活和视线,也有些刊物因传统纸媒的生存窘况,而沉入她辉煌历史的帷幕之中,可有一份杂志却代有时风,一直伴随着扶掖着我的艺术人生——《文艺生活》,直至后来的《艺术中国》。

《湖南首届文人书画邀请展》的亲密接触

历经世事后才发现,有时生活中朴实的情感积淀到一定的时候,就会突然升华,这种反应是化学和艺术两个不同学科范畴所无法解释的。

五年前,我与一起入伍的战友兄长戴慎崇先生电话、书信神交了二十多年,他一直在《文艺生活·艺术中国》负责发行和编辑工作,一次在闲谈中问我想不想在《艺术中国》发表自己的作品,我想这自然是好事。不过,戴先生告诉我,作品要经专家认定达到一定水准后方可确定能否发表,言下之意,我这个当兵的粗人需要过滤一下,我立马有种相亲被人提点的感觉,似乎明天就要约会了,对方却说不喜欢(我这种)抽烟、喝酒的男人,让人忍酸不禁,并嘱我寄两幅书法作品请杂志的专家们看看是否可行。

我这人在部队太久,因工作需要忙于杂艺,并非专业作手,诗书画印、文章歌赋、音乐、戏剧无所不猎,深知自己是个“万金油”“创可贴”,入不了时人“法眼”。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老戴兴奋地告诉我:专家说你的书画很不错,尤其隶书,比湖南那几个所谓的大家都写得好。后来我才知道点评的是该社总编曹隽平先生,他本身是个优秀的书法家、作家,还喜好收藏,于是就有了《艺术中国》首次推广我的诗书画印,我们也因艺术结缘,相互勉励,互为精进。

湖南首届文人书画邀请展海报

五年前,作为“湖南首届文人书画邀请展”的实际操作者,曹隽平先生主动打来一个电话,说湖南要办一个十分独特的多人邀请展,倡导“文以载道,以书焕彩”的艺术理念,打造湖湘艺术活动品牌,说我的书画、篆刻都不错,作为诗人,主张写自己的文字,挺符合这个展览要求,并且是省文化馆(当时还叫群艺馆)、省图书馆主办的。如果我有兴趣可以邀请参加,并按要求配送作品。当天晚上,我正在物流公司收取天津杨柳青画社为我出版的《中国画范本丛书——吴广人物作品精选》,可谓双喜临门,心里头十分高兴,毕竟自己离开故土二十多年第一次参加官方举办的联展,又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有关,一向以“文人”自居的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机缘。

我知道,这是一份来自故乡的鼓励、鞭策和珍贵的馈赠。在“湖南首届文人书画邀请展”上,我见到了业师林凡先生的大作,也见到了我少年时期仰慕已久的楹联大家余德泉先生,那时,我也经常在《中国楹联报》发表一些对联和书法作品,每期必读余老关于“马蹄韵”的精辟论述,还见到了大作家何立伟、彭国梁等一大批参展的湖南文学艺术大家名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但没有一个参展作者缺席,展厅里人头攒动,省书协主席鄢福初副厅长亲自主持,朱建纲厅长不仅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还向每一位参展艺术家问好,并牵头集体点评,严谨的学术之风,敦厚的为人为官之道,令人感佩!

这个展览一直以来留给我的印象是:展览有品味,活动有细节,作品有深度,文人有文化,无论是后续的巡回展,还是公益拍卖活动,无不彰显出湖湘文人艺术家的宽厚情怀。我当时对慕名来观展的朋友戏谑道:这才是文艺生活——有文化的艺术,有生活的艺术!

守正——《艺术中国》之道

85’思潮之后,流行书风一直喧嚣尘上,被误以为就是这个时代的书法面貌,甚至有人认为书法一祖、二宗、三楷、四家(钟繇、二王、小楷、魏碑、唐楷、颜柳欧褚)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书体”,为游戏书法、游戏笔墨在这个时代“正名”,势图将人文、法度置之书外,一味追求笔墨效果、个性呈现。近年来,中国书协绝大部分展览过分追求所谓视觉效果和展览效应,将行草笔意过分介入其它书体,作为“时代良药”,将楷书逐出大雅之堂,到头来仅仅只是一个头痛医脚的“偏方”,造成单一的审美趋向和雷同的审美疲劳。此一时“二王”满天飞,彼一时小楷、魏碑成为楷书的“代言人”和“救世主”而乱象丛生,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正确的引领。

《艺术中国》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担当,联合《中国书法网》于2015年11月举办了“守正——全国百家楷书邀请展”,2018年3月又联合多家艺术机构共同举办了《习近平用典——守正·第二届全国百家楷书邀请展》,在楷书倍受冷落的书坛中激活一池春水。这里没有“国展”的形式要求,也没有将小楷、魏碑列为展览的宠儿,自发地凝聚成一个楷书百花园,彼此包容并蓄、相得益彰。

我有幸忝列首届全国百家楷书邀请展,回顾过去的两个展览,无不紧扣时代背景,反映时代精神,彰显时代风貌,无不体现楷书的正大气象和包容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艺术中国》十年来刊发“守正扶正”稿件和开设《楷书百家》栏目所秉持和坚守的艺术底线与良苦用心,可谓沉着痛快!

在一个纸媒日渐式微的今天,《艺术中国》守其中、守其正、守其道,为楷书的继承、发展、创新架桥铺路,何其可贵。正如曹隽平同志在展览时讲的那样:就是期待将书法的正脉与中国文化的经典相结合。诚哉斯言!

《艺术中国》牵引下的诗书画印

当今书坛画苑泥沙俱下,全国院校每年培养几十万艺术类学子,芸芸数百万之众,大多是文凭、课本、技术、技巧、技能、工艺、务工之徒,其可悲之处不在数质量,而在文化传承。泱泱大国,从国展到乡村文化长廊,从国际文化交流到企业文化推广,每年展览成千上万,观其书家作品,十之八九抄录“缺胳膊少腿”“苟延残喘”(丢三落四、无视平仄韵律)和一些连抄书者尚不知出处的“残章断句”,或抄袭今人诗词联曲,多病词歪联打油诗,且从不注明作者出处,似乎有辱自家门楣,而自己浑然不知四书五经、文章歌赋谓为何物……还有些所谓大师大家之作,更是云遮雾罩,色墨混沌,极尽技术技巧之能事,然不过是些许无文化内核的中国式“残山剩水”罢了,工艺化制作、电脑粉本还算是费了点“文化脑筋”,没有脱离画本,可终究难逃无款无跋、穷款寡题、病句错字之“时风”,更有甚者,连签名、名章皆可忽略,好不容易写上自己的大名,却依然错别杂陈。画何以载物?文何以载道?人何以承德?国何以兴文!

《艺术中国》作为一份刊物,在全国率先文追根本、学究本源,立足自身、整合资源,回归古典,回归文化,大倡文化教化之风,引领诗书画印的传统回归,从《书画精赏》《大家》等栏目介绍的作者作品,可见刊物编者的良苦用心。纵观百年画坛大师大家,无不是“艺以文存”,无不是诗文入画、以文化人之巨擘,老一辈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等等;中期仅有启功、林凡等少数人筚路蓝缕,苦苦支撑,难成气候(或许是时代所致);但后辈中青年画家中,邯郸学步应用于实践者更是寥寥无几。最可悲之处,当今文化已没有昔日高雅严肃的入世之风,甚至被游戏化、娱乐化,为世人所不齿,值得国人深思!

我个人在书画创作中推重古文、诗词、书法、篆刻……母体、姊妹艺术,大兴文化固本养画之风,与《艺术中国》全体同仁不谋而合,有幸作为刊物的理事单位,参与并分享这一美妙的过程。同时,我也非常感谢《艺术中国》与编者、作者、读者搭建的广阔平台,才有2018年6月我在《艺术中国》所属的湖南省文化馆举办的“吴法吴迹——吴广诗书画印艺术回湘汇报展暨五体书曾国藩楹联展”及创作研讨会,并进行探讨、批评和激励,可谓功德无量。

今天,我愿借《艺术中国》行世十周年之际,呼吁有志振兴书画的人们与《艺术中国》一道,深入文化、深入传统、深入生活,回归文化、回归古典、回归文学(母体),脱离工坊、脱离书奴、脱离画匠的技术制作,紧握中国文化之根,立足国学之基,绳之以墨,去感怀中国事物吧!

桃花流水 国画 吴浩然

吴浩然

1974年11月生于山东汶上,民盟盟员。痴迷丰子恺艺术,定居浙江桐乡,成立杭州“浩然/漫文化”艺术工作室。现为韩国动画漫画学会特约漫画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特聘专家、浙江省美术家会员、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桐乡市丰子恺研究会副会长。编著约五十余部,担任国家出版项目《丰子恺全集》美术卷主编。

开卷有益图 国画 谢日升

谢日升

1986年11月出生,湖南郴州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郴州市政协委员、郴州市文联委员、郴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郴州市书画院执行副院长、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美术创作签约作者。

红荷 国画 肖振中

肖振中

1958年生于湖南省凤凰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湖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湖南当代中国画创作院副院长、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供职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近年追随黄永玉先生习画。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大奖。

猜你喜欢

楷书书画艺术
楷书的笔势
楷书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硬笔楷书3500字
硬笔楷书3500字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