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纽约中产阶层化中的照明现象思考

2019-05-21

照明工程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白炽灯布鲁克林中产阶层

吴 蔚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引言

爱迪生灯泡即白炽灯,目前被很多国家逐步淘汰。然而经调查发现,这种白炽灯在西方城市中产阶层化的地区又开始重新流行起来了。中产阶层化(Gentrification)特指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大规模城郊化后,大量中产阶级在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回归城市,即收入相对富裕者对城市中心衰落的邻里中心重新建构[1,2]。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研究发现西方大城市中产阶层化的邻里属性和空间特征不如以前清晰,对于如何界定其规模和范围有了很多争议[3]。一些典型特征包括该邻里社区的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显著提高,邻里生活和休闲方式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共享城市单车的分布和售卖有机食物的自由市场等等。在照明方面,笔者注意到在城市中产阶层化地区中的餐馆、酒吧和酒店里,室内照明基本上采用爱迪生灯泡。

笔者将介绍爱迪生灯泡在纽约复兴的始末,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爱迪生灯泡分布规律,解析爱迪生灯泡是如何成为纽约中产阶层化的一个显著特征的,探讨照明设计、文化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1 爱迪生灯泡的重新兴起

传统的白炽灯即1879年爱迪生制成的碳化纤维(碳丝)白炽灯在美国的重新复兴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位针对小众照明市场的美国企业家Bob Rosenzweig为迎合一些收藏爱好者的需求,重新从欧洲进口一些传统的碳化纤维(碳丝)白炽灯,开始时销路并不理想,主要为一些收藏爱好者购买。直到2001年,美国设计团队Bentel&Bentel在设计 “匠人”(Craft)主题餐厅时,选择采用裸露不加任何灯具装饰的爱迪生灯泡作为室内的主要照明。“匠人”餐厅是由美国高级厨师Tom Colicchio开设,他的烹饪理念是“不要过分烹饪,让高品质的食材本身说话”,设计团队认为其室内照明设计应该符合这一理念,任何附加于照明上的装饰都是多余。当他们偶然发现罗森茨维格公司的产品介绍时,立即意识到传统的爱迪生灯泡是他们的不二选择[4]。精心制作的爱迪生灯泡形态简洁,每个爱迪生灯泡本身就是一件手工艺术品,不需要再添加任何装饰用灯具,而它发出光的亮度很低,光线柔和且温暖。用这种简洁的灯光手法能够很完美的阐释“匠人”餐厅的烹调理念和建筑设计,因而“匠人”餐厅的照明设计大获成功(见图1)。此后,这种传统的白炽灯开始在纽约各大高级餐厅、酒吧里流行起来。

图1 “匠人”餐厅的室内照明(由Bentel &Bentel室内设计,ArchPhotoInc/Eduard Hueber提供照片)Fig.1 The interior lighting of Craft designed by Bentel &Bentel (Photo by ArchPhotoInc/Eduard Hueber)

2007年12月20日美国颁布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加速了爱迪生灯泡的使用,该法案要求在2014年停止生产或进口普通的白炽灯,但杀虫灯、黑光灯、三段灯以及用于装饰性的光源如爱迪生灯泡不在此列。对于那些喜爱白炽灯的用户来讲,传统的爱迪生灯泡是最好的替代品。当然,爱迪生灯泡在纽约的流行不仅是偶然,也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中产阶层化是西方城市复兴的主要标志,由于居住群体发生了变化,即由富人和中产阶级替代了穷人,照明设计已经从偏重功能性转化为艺术性,就像摇曳的烛光是高档餐厅的标志,手工制作的爱迪生灯泡则是昂贵价值和高尚品味的代言。

随着爱迪生灯泡在美国各大城市的流行,昂贵的传统爱迪生灯泡逐渐被来自海外的廉价爱迪生灯以及卤钨灯取代。即使罗森茨维格公司还在美国南加州工厂里小批量生产纯手工制作的爱迪生灯,但该公司在几年前也引进了LED版的爱迪生灯泡。这种LED版爱迪生灯泡里的灯丝不再是碳丝,而是LED,但在1 m之外普通人很难区分与真正爱迪生灯泡的异同。随着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近年来爱迪生灯泡可以在Home Depot这种美国常见的家装超市里购买到。

2 纽约布鲁克林区里的爱迪生灯泡

近年来,西方城市的中产阶层化现象开始从城市中心地段逐渐向城市边缘区域发展,纽约布鲁克林区就是一个例证。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位于纽约曼哈顿岛的东南边,是美国纽约州纽约市五大区中人口最多的一区(约有250万居民)。与著名的纽约曼哈顿区相比,纽约布鲁克林的主要居民为中低收入人群。但这几年布鲁克林一部分邻里社区的中产阶层化逐步开始,如靠近曼哈顿岛的公园坡区(Park Slope)。随着美国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整个布鲁克林区的中产阶层化开始由西北向东南慢慢扩展。弗拉特布什大道(Flatbush Avenue)是一条横穿布鲁克林区南北的一条主要大道,穿越了布鲁克林区的主要商业区和居住区,最能代表该区的中产阶层化的发展趋势。笔者以该大道南端的主要商业区为起点,直到北端原弗洛伊德·本内特试飞场(Floyd Bennett Field)为终点进行实地调研,以10英里为长度来计数沿线商铺的爱迪生灯泡使用情况。

图2是横穿布鲁克林区的弗拉特布什大道上爱迪生灯泡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爱迪生灯泡主要分布在两个地段。一是大军团广场(Grand Army Plaza)和大西洋大道(Atlantic Avenue)之间,行经公园坡区,这是布鲁克林仅次于东部滨海区最贵的住宅区。二是在帝国大街(Empire Boulevard)到卡顿大道(Caton Avenue)之间,途经的Prospect-Lefferts Gardens区则是布鲁克林中产阶层化发展最快的街区。至此之后的街区,爱迪生灯泡几乎消失了。可以观察到的最后一盏爱迪生灯泡是在Forever Ink Bar,靠近翻新的国王剧院(Kings Theater)附近,这是布鲁克林区中产阶层化的最南端。

图2 布鲁克林区邻里社区的家庭平均收入与爱迪生灯泡的分布规律(Soren Walljasper提供地图)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ehold income and distribution of Edison Bulbs (Map by Soren Walljasper)

打开美国房地产买卖网站Trulia,可以发现其房价与爱迪生灯泡的分布规律非常相似。使用爱迪生灯泡较多的地区,其周围住宅区的价格非常昂贵,独栋住宅的价值至少在百万美元以上。而一旦房价低于七位数如贝弗利路(Beverley Road)附近,爱迪生灯泡消失了。西方城市中产阶层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富裕的中产阶级从郊区回归城市,这意味着该地区房价的大幅度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大量高级餐馆、酒吧甚至是精品店的进驻。而这些高端消费场所往往会迎合客户的需求,选择爱迪生灯泡作为主要照明光源,因而爱迪生灯泡的出现率可以反映该地区中产阶层化的程度。

3 照明文化与城市照明

光是一种自然现象,其本身并不具备文化属性。照明的含义就是照亮[5]。然而照明往往会被浸染上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元素而具备文化特征。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尤其是在纽约市其布鲁克林区拥有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对照明的影响可见一斑。如过了Prospect-Lefferts Gardens区之后的弗拉特布什大道,居住的主要是西印度群岛移民、东欧和亚洲的新移民杂居以及富裕的东正教商业区,都没有使用爱迪生灯泡,反而冷白色的节能灯和日光灯到处可见。而在布鲁克林区的公园坡区以传统欧洲移民为主,爱迪生灯泡在该地区重新流行起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此外,城市整体照明对爱迪生灯泡在美国的重新流行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LED灯价格逐渐降低,许多美国城市的路灯已逐步变成高效节能的LED灯。截至2016年秋季,美国全国范围内安装了600万只的LED路灯,其中大部分是以蓝白为主要基调的冷光灯。尽管LED路灯更加明亮节能,很多研究也表明较明亮的城市照明可以明显降低城市犯罪率[6],但很多美国人却持疑意。在很多西方人眼里,传统路灯的橙黄色灯光色温暖,与城市的黄昏和家里暖色的灯光交相呼应,会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此外,他们也抱怨过分明亮的路灯会造成眩光,甚至导致他们失眠。许多研究表明,“以蓝光为主要基调的LED路灯在夜间严重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对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是普通路灯的5倍”[7],美国医学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A)特此发出警告,要求严加限制LED灯的安装。

当整个城市被LED灯照亮时,美国一些高端消费场所如餐厅、咖啡馆却将爱迪生灯泡亮起,对西方中产阶级来说,由工匠精心制作的爱迪生灯泡不仅仅是照明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昏黄柔和的光恰似工艺美术时代的手工技术产品一样,充斥着对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与回味。

4 结语

中产阶层化现象在西方的出现,带来了城市的形象与消费文化的升级。爱迪生灯泡在纽约中产阶层化地区的重新流行,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本文通过介绍在纽约中产阶级化过程中爱迪生灯泡的复兴,探讨了照明、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期望对我国照明设计师有所借鉴,以设计出既尊重城市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又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照明。

猜你喜欢

白炽灯布鲁克林中产阶层
布鲁克林成长记
英国:爱迪生专利档案以7.5万美元售出
为防止食品浪费,这些布鲁克林商家联手酿造百吉饼啤酒
俄罗斯:拟禁用50瓦以上白炽灯
为节能,俄拟禁用50瓦以上白炽灯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
171万人跻身中产阶层
逐步淘汰“白炽灯”
谨防中产阶层由“敏感”转变为“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