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学术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建构研究

2019-05-16林娜陈南坤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学术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林娜 陈南坤

摘 要 研究生学术活动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相通性、内容统一性、价值理念交融性存在契合性,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取向和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价值,可以通过将研究生学术活动纳入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规划,制定建立科学的激励措施、促进高校研究生学术活动再生长,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等长效机制将研究生学术活动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研究生在参与学术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术活动的价值转化。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 2018年荔研论坛之“光机电”分论坛》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000050901。

作者简介:林娜,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高校德育;陈南坤,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辅导员,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5.09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建设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 ,研究生“不仅需要具有本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较强的科研能力,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品质。” 当前“研究生群体无论年龄分布、人员类别、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还是培养类型、培养目标都呈现出多样分散的特征,个人成长发展呈现显著的差异性” ,忽视不同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与层次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困境渐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有效抓手,实效性不足。

研究生学术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实践平台的补充,在促进多学科交融、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和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功能和发展功能,承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桥梁和纽带,同时蕴涵着理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研究生学术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契合性

研究生学术活动主要指研究生自主参与国内外有關学科前沿领域和新理论、新方法的学术论坛、讲座、沙龙、课题小组等活动,提升研究生的认知、应用能力,具体包括学术理论、学术检索、学术交流、学术实践等学术能力,在学术合作中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和管理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大力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其中,可以使研究生在参与学术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术活动的价值转化,二者密不可分。

1.目标的相通性。研究生学术活动的目标是通过鼓励研究生参与、组织和管理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及高层次专业技术领域、高水平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等学术活动,了解和接触学科发展前沿、拓宽学术视野,激发他们从事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党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借助各位传媒介体,教育、引导和影响在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攻读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学生,使其形成高层次人才应有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和行为习惯的社会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学术活动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具有相通性,都是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心态,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社会成员,都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的有效方式和主要途径。

2.内容的统一性。帮助研究生树立的崇高理想,形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良品质,最终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是研究生学术活动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生学术活动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研究生适应学科发展、技术进步和新时代要求的重要能力,强化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构建适应新时代人才发展需要的综合性能力与素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文化环境。同时,研究生学术活动本身涵盖了众多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研究生学术活动中要求研究生具备的政治立场、科学思维、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素质等都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在参与学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诚信意识、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等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研究生学术活动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两者都对研究生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三观”,提高实践能力,养成良好道德人格,形成成熟心理行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价值理念的交融性。研究生学术活动是一种以学术交流、价值追寻和思想碰撞为核心的文化交往和知识传播过程,不仅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而且表现出深厚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价值是政治价值、精神价值” 高度融合。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方向和内容的政治性。研究生学术活动必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必须符合人类基本伦理道德,必须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必须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服务,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这样的学术活动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为广大科学工作者和研究生所接受与认同并参与其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手段,其立场必须是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服务,必须是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政治保证和思想引导。研究生学术活动方向和内容的政治性体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与时俱进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思想性体现在研究生学术活动中所蕴涵的团队合作、创新创造、坚定意志和激发责任感、使命感等精神动力。研究生学术活动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从研究伊始到结束,再到以论文或者实物产品来参加展示进行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过程中,既有个人学术道德、学术交流、学术理论、创新精神等科学文化素质的淬炼与培育,也有个人刻苦钻研过程中获得团队支持与帮助,以及个人面对挫折时需要具备的强大的心理素质予以调节和释放压力,这些都是培养合格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促使研究生真正社会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研究生学术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看到知识的力量和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既是学术活动的内在思想,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二者具有交融性。

二、研究生学术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中明确要求,“要注意在研究生学术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培养研究生不畏艰难的科学作风、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求新探异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品格、合作沟通的团队精神。” 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引导与组织对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和提升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

1.丰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其学业时间短(一般2-3年)、科研任务重、培养模式多样等原因,研究生参与课余活动和社团活动的频率与积极性不高,更多的时候是忙于学习与科研。因此,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教育载体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管理工作与导师言传身教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与实效性。研究生学术活动作为与研究生学习、科研密切相关的自主参与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弱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模式的负面价值效应,减缓研究生被说教所背负的思想压力,而且能够使研究生从被教育者转化为教育主体,从“他教”转化为“自教”。通过学术活动对研究生进行政治方向引导、价值观念培养、高尚情操培育以及行为习惯养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而且可以极大的丰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充分发挥该载体负載的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等教育内容的整合效应以及感染效应,“多维度促进研究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取向。当前,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与级别,尤其是学术成果发表的数量及期刊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高低的主要评价标准,并且还与研究生的评奖评优、就业乃至进一步深造直接挂钩,由此造成很多研究生只注重科研成果而忽略自身素质的提高,甚至出现学术研究功利化和利益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部分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为了急于求成不惜盲目抄袭和伪造实验数据等,由此出现的学术不端与学术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这既与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合,也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初衷,更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背道而驰。研究生学术活动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环节之一,不仅是检验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一种必要途径,而且是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取向的重要契机。从学术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实施到结束,研究生除了可以提升组织管理能力之外,还能够从中感受到学术的严谨、学术的魅力、学术的价值和学术道德的要求,引导其客观对待当前研究生学术评价中的利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促进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应有之题。

3.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中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要“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这既对造就研究生导师提出了要求,也对研究生培养目标制定了标准。研究生学术活动作为一种交往性的实践活动,需要导师与研究生的共同参与才能收获良好的效果,是导师与研究生共同成长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学术活动的策划与开展、实验方案选择与设计、学术报告撰写与发表等方面,需要导师与研究生保持沟通与修改,最后才能达到科研成果的产出。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导师是否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良好的敬业精神、高尚的学术道德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的一种考验。因此,通过学术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人际关系载体效用,“能够帮助导师和研究生自己检验学术理论教育和学术训练的效果” ,能够更好的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极大的促进导师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思想引导与条件保障,不断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三、研究生学术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构

三部委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中指出:“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把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各环节。” 有效融合研究生学术活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种传承与创新,考验与挑战的过程。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指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培育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从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将研究生学术活动纳入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规划。研究生学术活动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内容、价值理念高度契合,高校在制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划时应该将研究生学术活动纳入整体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和办法。高校在立足本校教育教学资源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通过广泛实践调查、访问座谈、征求意见等途径,制定符合本校研究生学术活动发展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活动管理办法,充分保证制度的合理性、活动开展的规范性与持续性,提高导师与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管理育人、活动育人与实践育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制定科学的激励措施,促进高校研究生学术活动再生长。“对一个组织的管理,既要有观念的引导,又要有制度的保障。观念是先导,制度、机制是保障。对研究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同样也需要科学的符合研究生实际的制度来规范和引导。” 研究生学术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本质上来讲,是要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思维与引导创新行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来激励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搭建学术活动平台,提高研究生参与度。科学精神的培育,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一定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高校应该通过设立创新发展基金、高水平高学科竞赛基金、学术论坛立项、创客专项基金等来积极搭建学术活动平台,积极鼓励研究生与导师实质性的参与学术活动当中,在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新的成果。其次,完善学术活动评价激励制度。为了激励研究生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提高研究生学术活动的质量,高校可以设立研究生学术活动成果奖励基金,制定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学术活动创新奖学金、学术活动先进个人、优秀指导教师等政策,激励导师和研究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术活动,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自主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3.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研究生学术活动过程中主角是研究生,他们既是活动的策划者,也是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受益者,应充分发挥研究生自身在学术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将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外化为个人良好的行为和行动为习惯,从而实现自我教育。首先,加强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指导与培训。一方面,通过活动的指导与培训,使研究生认识到学校对学术活动的重视与支持,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以更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术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学术活动的指导与培训,可以使研究生学习和借鉴更多的活动经验,增强举办活动的自信心。其次,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奖励和宣传以往比较成功的典型学术活动案例,吸引和号召更多的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申报和举办,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创新行为,从而带动更多的研究生认识到学术活动的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形成良好的学术活动氛围。最后,支持与尊重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活动。在保证学术活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学校应该充分信任、支持与尊重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活动,不应对学术活动开展管理过于严格、过于精细。研究生只有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依靠自身的付出和努力,独立的完成整个学术活动的策划与具体运作,才能够体会到学术活动的真正价值和增强组织活动的自信心。由此可见,研究生学术活动“既可以增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又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对于培养研究生学术自律,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使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积极而独特的意义” ,在保持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统一的基础上,更好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注释: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12-09.

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http://www.gov.cn/xinwen/2018-02/09/content_5265203.htm#1.2018-01-17.

董文强,张雪霞.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29-131.

刘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论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7):24-25.

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新解.教学与研究.2015(5):84-90.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75/201210/142974.html.2010-11-17.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0.

骆郁廷,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1.

刘智,刘俊峰,高全宝,王娜.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研究生学术能力构成及培养途径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63-166.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22_zcwj/201307/154118.html.2013-03-29.

馮宝鹏,刘笑.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的路径探索.思想教育研究.2014(8):95-98.

姜晶玲.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与研究生培养.中国研究生.2006(4):34-35.

猜你喜欢

学术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演出及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我校近期重要演出、学术活动剪影(一)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