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容法的原油高含水测试仿真研究

2019-05-16曹志民全星慧牟海维

自动化仪表 2019年2期
关键词:极板电势介电常数

韩 建,马 跃,曹志民,全星慧,牟海维

(1.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2.黑龙江省高校共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研发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318)

0 引言

目前,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大庆油田已进入开采中后期,含水率已达到90%以上[1]。因此,在生产测井中准确并高效地测量原油高含水率,已成为目前油田生产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年来,电容法测量含水率的研究众多。虽然油井对高含水率测量的分辨能力不高,但其测量精度低、范围小,易受到矿化水的干扰。实际测量中,仪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不能达到油田的要求[2]。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原油高含水率测量传感器;在传统的筒式电容传感器基础上[3-4],提出了利用多层筒式电容对原油高含水率进行测量的方法,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和准确性[5-6]。

1 测量原理及模型建立

原油高含水率的定义为单位体积的原油,水所占的体积比例为90%~100%。本次研究忽略了气体的影响因素,其计算公式为:

(1)

式中:D为原油含水率;VW为原油中水的体积;VO为原油中油的体积。

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各电容极板同轴,且高度相同。在忽略边缘效应时,可将其近似看作电容器之间相互并联。因此,根据传统的同轴筒式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值计算公式,该结构电容传感器的总电容值可表示为[7]:

(2)

式中:ε0为真空绝对介电常数;εm为混合物等效相对介电常数;L为极板长度;n为极板个数;r(k+l)i为第(k+1)个圆筒电极的内半径;rk0为第k个圆筒电极的外半径。

当极板内径和外径的值相近时,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值为:

(3)

式中:d为极板之间的间隙;r0为内电极板半径。

等效介电常数的Lichtenecker模型[8-9]为:

lnεm=θlnε2+(1-θ)lnε1

(4)

式中:θ为离散相的相含率;ε1为连续相的介电常数;ε2为离散相的介电常数。

当水为连续相时,油相分布在水相之中。等效介电常数可以直接表示为[10]:

(5)

式中:εm为油水混合物等效介电常数;D为油水混合物的含水率;εW为水的相对介电常数;εO为油的相对介电常数。

建立电容C与含水率D之间的模型。

(6)

2 电容传感器结构仿真

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传感器结构图

该传感器采用二维模型进行计算。设置基准传感器的极板厚度r1=1.25 mm,极板长度l=50 mm;采用四层极板的结构,间隙d=5 mm;将中心电极以及第三层电极作为激励电极、最外层的电极以及第二层电极作为接收电极。在实际测量时,为了防止矿化水导电造成极板击穿,影响测量结果,在激励电极上包裹绝缘层。绝缘层厚度r2=1.25 mm,其介电常数为10。设置相关参数后,对电容静电场进行仿真计算。

根据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电势从激励电极向接收电极减小,激励电极附近电势值最大,电势变化呈梯形分布。根据仿真结果,越靠近传感器激励电极的位置,测量电势越高。对比于单层电容传感器,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并联两对电容极板,增加初始的电容值,并减小了泄漏电容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为了考察传感器各几何参数对传感器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轮换的方法对传感器轴向电势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4个不同尺寸的传感器长度(50 mm、60 mm、70 mm、80 mm)、4个不同尺寸的绝缘层厚度(0.625 mm、1.25 mm、1.875 mm、2.5 mm)、4个尺寸的极板厚度(1.0 mm、1.25 mm、1.5 mm、1.75 mm)、4个不同尺寸的极板间隙(5 mm、6 mm、7 mm、8 mm)。不同传感器的径向电势分布如图2所示。

图2(a)为不同极板厚度的传感器电势对比图。对比结果表明,极板长度对电势几乎无影响。图2(b)为不同绝缘层厚度的传感器电势分布对比图。对比结果表明,当绝缘层厚度增加时,越靠近内电极的位置,电势值变化越慢,到达某一点之后下降速度变缓。综合来看,当绝缘层厚度越小时,靠近激励电极的位置变化幅度越大,更容易感知介电常数变化引起的电容值变化。图2(c)为不同极板厚度的传感器电势分布对比图。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极板厚度的增加,在远离激励电极的径向位置,极板厚度对电势影响不大;而在靠近内电极的位置,极板厚度越小,电势变化越大,测量越准确。图2(d)为不同极板间隙的传感器电势分布对比图。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极板间隙增大,电势变化幅度减小。极板与极板的间隙越小,电势梯度越大,则测量值越精确。

图2 不同传感器的径向电势分布

3 传感器仿真分析

3.1 泡径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

利用电容传感器测量原油高含水率,当原油含水率达到高含水时,水包油的状态为较常见的流态。通过有限元分析法进行仿真,研究油泡的位置和尺寸对传感器静态响应特性的影响。从单一油泡的角度,分析高含水率的变化时,观察传感器测量的电容值的变化。通过分析油泡在选定区域内对传感器电容以及电势的影响,可以得到含水率对传感器的静态响应特性。

选取了4种不同尺寸的油泡进行仿真,对不同径向位置的电容值进行计算。泡径对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3 泡径对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当油泡在传感器中的径向位置不同,传感器的电容值会产生变化,但变化较小。当改变油泡的尺寸,对比不同尺寸的油泡在同一位置的电容值。由于油泡尺寸不同,引起的电容值变化更明显。从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相对于油泡所处的径向位置,油泡的尺寸对传感器的影响更大。

3.2 油泡接触方式对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

传感器内的油泡通常分两类:与传感器极板的内壁接触的油泡和悬浮的油泡。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这2类高含水下泡状流的传感器内部电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油泡接触极板的径向电势分布如图4所示。

图4 油泡接触极板的径向电势分布

当传感器为全水时,求解得电容值为29.876 pF,电势和电场分布没有变化。当油泡与极板不接触时,求解电容值仍为29.876 pF,但接近极板侧的油泡局部电势升高,电场变化明显。当油泡与激励电极极板接触时,传感器内部电势和电场发生变化,油泡与极板接触处局部电势增大、电势梯度减小、电场强度减弱,电容值下降为29.572 pF。当油泡与接收极板接触时,油泡左侧电势梯度增大,激励电极附近局部电势增大,电容值为29.702 pF。当油泡与2个极板同时接触时,油泡内电场强度增大,电势梯度逐渐减小,电容值为29.686 pF。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以适应井下高含水率的测量。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静电场仿真,在传统的筒式传感器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极板的物理模型,并研究了其几何参数和泡径尺寸对传感器的响应特性。

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增大了油泡的黏附几率和流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从而克服了传统电容传感器的不足。通过考察传感器对泡径大小的响应特性以及油泡对极板的影响,证明了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对高含水率有较好的响应特性。当油泡内径小于0.5 mm时,传感器响应特性较低。当油泡同时与两极板接触时,电容值为29.686。相比其他三种接触方式,该方式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多层简式电容传感器在高含水率(含水率为90%~100%)环境下有较好的分辨率,验证了其测量高含水率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极板电势介电常数
扇区水泥胶结测井仪DTMX 和DTMN 响应异常典型案例分析
介电常数对比度对光子晶体平带的影响
同步机和异步机之磁势和电势的比较
一种新型微球聚焦测量极板设计及应用*
场强与电势辨析及应用
示踪剂种类及掺量对水泥土混合浆液的电学行为影响研究
铅酸电池管式正极添加四碱式硫酸铅晶种的研究
太赫兹波段碲化镉介电常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无铅Y5U103高介电常数瓷料研究
电容器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