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律师来了,换个姿势说法律》系列报道之四 探讨:《律师来了》带来了什么?

2019-05-16张纯

民主与法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律师农民工案件

本社记者 张纯

法者,治之端也。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事件都跟中国的法治相关,比如决胜执行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还有许多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例如电梯劝阻老人吸烟致死案、昆山持刀砍人反被杀案、权健集团涉嫌传销案等等,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中国已经步入现代法治社会。

今天,记者将带您走进《律师来了》节目,通过关爱农民和农民工、社会道德以及经济类案件这三个板块来梳理典型案件,跟随着专家们的意见,通过一个一个鲜活的案例,更深层次去看一看中国的律师、媒体和政府是如何用心用力加快推动法治社会进程的。

“收购玉米的风波”

帮扶农民解决法律问题一直是国家特别关注并且大力提倡的。其中《律师来了》栏目组帮扶的农民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案,曾被选入2017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

时间拉回到2015年年底,和往常一样,正在家中收购玉米的王力军被当地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带走了。“正在收的时候工商局来了,要查我的营业执照、粮食收购许可证,我说我没有办这些证。”王力军说。

工商部门对王力军的车辆进行了暂扣,并移交给公安局。2016年4月15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王力军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判决结果一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2016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此案再审。

律师王殿学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联系到了王力军,主动要求为他进行公益代理。王殿学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当地地广人稀,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老人是种地的主力军。这些老人没有能力把很重的粮食运到路途遥远的粮站,需要像王力军这样的人在这些老人和粮站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因而他们对王力军因收购玉米被判刑很不理解。

2017年2月17日上午,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被判非法经营罪一案进行了公开宣判。

法院认为,王力军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买卖粮食期间,没有办理相关证照,违反了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有关法规,但尚未达到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危害程度,不具有刑事处罚的必要性。再审判决王力军无罪。

“上面说原审判决适用法律有误,我不应被判刑,当时就感觉翻身有希望了。今天公开宣判,真的是‘无罪一身轻’了。”王力军说。

一位普通的农民为什么会引起最高法院的关注?

“在王力军周边的乡村里,有老人跟节目组反映:‘他要不来收玉米,我们怎么弄啊?我这么大岁数,运到粮站太远了。’王力军起到了物流功能,这是最高法考虑到了民意。”知名媒体人雷明在节目中提出,“因为这个最基层的民意,最高法采取措施要求重审。最后让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每天担心怎么变罪人了到因为最高法的介入而改判无罪。我想王力军不一定能够理解法律流程到底是为什么,但是他起码有一个感受,自己得到了最高法的关注,‘最高法’这三个字变得好亲切!”

其实,案件不分大小、不看职业,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法律维护的是每一个人的公平正义。最高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罗志勇指出,这个案件就是要一竿子查到底,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然后又指令巴彦淖尔中级人民法院再审,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社会背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增强粮食流通市场的活力,这是大势所趋。第二,从法律规定来说,王力军收购玉米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刑法二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经营的行为要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才能够入罪。第三,从王力军的个人行为本身来看,其目的不是为了收购囤粮,等到很紧俏的时候再加价变卖。他收购玉米,客观上来讲成为粮农卖粮的一座桥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粮农卖粮难的问题。

该案例也充分体现了最高法院“司法为民”政策。对于此前的村民们来说,“最高法”就是最庄严、最严肃、最公正的地方;而在这之后,它更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实实在在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的殿堂。

这个案子体现出最高人民法院对于个案的监督、指导,也让人民群众通过一个个案感受到了司法统一、执法统一。最后,《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作了总结说:这是个非常经典的普法教材,让更多人了解什么是法律、什么是程序、什么是裁判结果、什么是裁判理由,它最重要的意义是推动了法治进程。在该案原审判决到再审改判期间,运行十余年的个人收粮必须办证的规定被修改,农民等个人主体仅因无证收粮就构成违法犯罪已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

“刘攀的工钱去哪儿了?”

说到农民我们就一定会关注到农民工朋友,他们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着实不易。对于农民工朋友来说,外出打工有两难:一是讨薪难,另一个是工伤赔偿难。《律师来了》就曾播出过一期令人非常揪心的农民工讨薪案,主角是个名叫刘攀的年轻人。

刘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2018年,他的母亲被查出食管癌中晚期。为了凑钱给母亲治病,他四处打工,但正在急需用钱时却遇到了包工头欠薪。为了尽快拿回工钱,刘攀来到《律师来了》的节目现场。

>>被判无罪后的王力军 资料图

>>刘攀的工钱去哪儿了? 资料图

为了帮助刘攀尽快拿回工钱,节目组把包工头李磊也请到了现场。李磊说:工程是张某介绍给他的,现在他也没拿到钱。

如今,刘攀干了活儿却拿不到工钱,母亲只能放弃化疗,治疗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最终,《律师来了》栏目组为刘攀推荐了法律援助公益律师时福茂代理此案。

在节目录制后的第三天,张某的会计就把全部欠款支付给了刘攀。然而第八天时,还是从医院传来噩耗:刘攀的母亲病逝,永远地离开了她的孩子。

“这就是我在2018年最窝心的一个案件,不是说没有胜利,最后的结果是胜利了。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刘攀如果能按时拿到工钱给母亲治疗,他母亲的病情就不会恶化得那么快。”参与该期节目录制的雷明对此扼腕叹息。

刘攀讨薪案引起了专家的思考和讨论。农民工讨薪不仅是个法律问题,法律服务也应该发挥作用,多渠道、多督促才能保护好农民工的权益。对此,刘桂明总编辑指出:“在讨薪的过程中如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仅仅司法、立法发挥作用,我们法律服务也应该发挥作用。比如在这个案子中的时福茂律师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公益律师,他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刘桂明总编辑的一席话,引起了罗志勇的共鸣:“农民工的讨薪问题有时不仅仅是一个法律的问题。本案最后也没有通过起诉或其他方式调解,实际上是我们媒体在发挥作用。”对于此案,罗志勇还提到从国家角度来说,管理机关还需加大对工程建设相关规范管理。其次,作为包工头也应该对自己项目负责,对农民工负责,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刘攀讨薪案落下了帷幕。通过这一期节目,不仅帮助农民工提高法律意识,保障了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工朋友不再独自一人艰难讨薪,法制媒体人已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刘桂明总编辑就此郑重表态:“《民主与法制》周刊也愿意跟《律师来了》一起成为后盾。”

“小偷意外死亡的天价赔偿”

接下来,请跟记者走进《律师来了》的一起涉及社会道德的典型案件。

2018年5月,在网络上广受关注的老人银希培来到《律师来了》节目现场。据他说,自2015年起这三年来,自己都因一起命案而夜不能寐。

>>刘攀的母亲 资料图

2015年5月26日,银希培去给孙女开家长会,其间看到小偷偷了家长的电动车。银希培立即上前,与学校保安、小卖部老板一起合力制服了小偷。为了防止报复,他把小偷的外套罩在了他的头上。没想到,还未等到民警到场小偷就死了。警方经过调查,认定死者严某系透气性差的衣物包裹头部造成缺氧,引发其自身疾病,为心源性猝死。

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以银希培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将该案移送至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经过三年反复核实审查,最终五华区检察院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但死者家属对此有不同意见:要求银希培赔偿50万元。

对于这一要求,生活并不富裕的银希培表示无力承担。但出于对死者孩子的同情,他也愿意拿出自己准备买养老保险的钱帮助孩子。《律师来了》现场律师献计献策,最终由金磊律师公益代理此案。金磊与检察院进行了沟通,写了书面律师意见,通过协调达成调解协议,补偿对方五万元。最终,该案取得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指出:“在银希培案中,小偷的盗窃行为本身就是犯罪,我们的社会需要匡扶正义,正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冷松说:“2018年各种扫黑除恶活动,其实就是靠人民的力量,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什么时候提倡都不为过。”

针对此案,《律师来了》现场的专家不仅对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给予了正面的评价,更对群众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普法。

真的遇到了小偷该怎么办?王大伟告诉观众,我国的刑诉法有专门的规定,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把小偷扭送到公安机关,协助公安机关抓捕小偷。扭送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手段,但是动手打小偷绝对不对。

王大伟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例子,有群众把小偷绑起来游街,并且用铁丝绑了一块很沉的大牌子挂在小偷脖子上,挂了一天一夜后,小偷被活活勒死了。

“这是绝对不行的!”王大伟随后指出,普通老百姓要学会见义巧为,“比方拨打110。在这期间我们也可以给予协助,或者大喊一声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力”。王大伟还编了一套顺口溜教给孩子们:河边不见小伙伴,路上遇到大坏蛋,记住特征告家长,见义巧为记心间。

这仅仅是《律师来了》中的一起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为观众烹制了一席法治大餐,更弘扬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群众树立规范的见义勇为行为,维护社会公平道德,让挺身而出的正义不再束手束脚。

“加盟的陷阱”

经济类案件也是《律师来了》节目重要的案件类型之一。2018年12月,《律师来了》播出了一期名为“加盟的陷阱”的节目。节目中,吴女士为了给儿子谋一份工作,通过电视广告加盟了一家品牌名为“阿凡迪”的电动车公司,却遭遇了诈骗。她付了7万元钱加盟费,公司却只发了14辆车的零件,并且都是残次品。

吴女士多方维权无果,心力交瘁。现场律师帮她分析,这个骗局其实属于民事诈骗,又给了吴女士中肯的意见。最终在节目播出后,公司方同意与其协商,退还7万元加盟费。

遇到类似的案件,我们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如何留存对方违法犯罪的证据,或者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呢?

《律师来了》栏目组请到了非常擅长商事法和经济纠纷的付金彪律师,他结合以往的办案经历,提到以前在办理此类案件中,请他代理的犯罪嫌疑人经常说:“诈骗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我知道他们会贪小便宜。”所以,付律师道出了最朴素的理解: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卖家是要盈利的。所以,你要算笔账,只要是算到卖家不可能盈利,则十有八九是骗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财经节目中心晚间新闻部副主任纪春提醒观众,最关键的是一个“利”字:如果说返利标准超过了30%,大家一定要警惕了。但是传销返利的额度会高于30%,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翻倍,这就不可信了。

节目的最后,主持人提醒观众:希望看到我们的节目之后,能够留心专家提到的这些陷阱,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

《律师来了》节目的播出,让法律离农民工更近,离普通百姓也更近了,公平正义变得更加触手可及。这里有更典型的法律帮扶,更实用的真相调查,更生动的普法讲解。法治建设是《律师来了》一直在强调的主题,并且今后也会持续强调。

记者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了《律师来了》的几个案例,而我们在讨论这些案例的同时,不要忘记正是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案件在推动着法治社会的进程。也许伸张正义的路上会杂草丛生,遍布荆棘,但是法律的明灯将始终为你照亮前行的道路,如一股甘泉浸润你心中的希望。

记者也深切地盼望,法治观念能够悄悄地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律师农民工案件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左脚丢鞋”案件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