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研修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设计与应用

2019-05-13张淑嫦陈适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21期
关键词:微课

张淑嫦 陈适

摘  要 混合式研修是将网络研修和传统研修模式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快速提升。瓯海区云平台按照“1+1+X”模式,即“云基础+云服务+云应用”三部分建设,实现统一登录、数据互通、手机APP研修等功能,为混合式研修开展提供了条件,实践了三种不同方式的混合式研修方式,即需求导向的混合式研修方式、项目学习混合式研修方式、任务驱动的混合式研修方式。通过混合式研修实践的开展,提高了培训者的信息素养和研修水平。

关键词 混合式研修;网络研修;教師专业发展;智慧教育云平台;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21-0014-03

1 前言

2016年,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浙教师〔2016〕71号);2017年,全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正式启动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混合式研修将网络研修和传统研修模式有机结合,基于互联网,构建教师网络研修学习社区,通过教师学习研究共同体,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发展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快速提升。

2 搭建“互联网+”研修平台

混合式研修的开展离不开混合式研修平台的搭建,2014年,瓯海区教育局提出以“1+1+X”模式构建智慧教育云平台,由“云基础+云服务+云应用”三部分组成。

云基础平台采用云计算、集群和虚拟化技术,将网络、服务器和存储等基础硬件设施实现集群化和虚拟此,让所有的应用在虚拟主机上运行,实现应用无人值守和数据高可用。

云服务平台采用统一底层、数据、用户(用户只用登录一次就可登录不同的平台)技术,实现应用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应用间采用松耦合设计(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安装相应模块),保障各应用独立运行,实现体验最佳化。

云应用平台打造成资讯、公文、研修、办公、评比、知识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完成教育网、研修网、名师网、慧课网、站群系统、评比系统、工资系统、智慧录播系统、智慧监控系统、智慧广播系统和用户准入准出认证系统等近20个平台接入工作。

瓯海区混合式研修主要基于研修(教师研修网)、慧课(慧课网)、教师空间和知识中心等几大模块开展。研修、慧课和教师空间是“X”云应用平台中的应用模块,慧课主要是开展在线学习,研修主要是开展线上研讨。

1)研修模块。新版瓯海研修模块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设计,参考了国内大量优秀的研修网及文献资料,访谈了部分研训员、学校教师、专家领导等,最后邀请几位专家领导论证后才开发的,所有页面设计及结构模型都是由瓯海教育信息中心设计,由公司负责开发。平台最终确定由信息发布、社交、知识中心、分析系统组成,在2017年开始正式使用。经过多次升级和修改,目前平台的信息发布、社交等功能基本上升级完毕,知识中心和分析系统还在进一步的升级和完善中。

2)慧课模块。2014年,瓯海教育信息中心申请和立项了全国教育技术课题《基于师生互动平台的微课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研究》,开始设计和开发瓯海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慧课模块。瓯海慧课主要用于微课资源的积累和共享,系统在经过了20多次的升级后,在2016年实现稳定运行并开展活动。目前系统中每位教师和研训员都有自己的个人工作室,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上传微课或引用其他优秀微视频并布置学习任务,解决疑难问题,查看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学生参与项目学习,学习微视频,完成作业,提出疑难问题。系统直接反馈给教师每位学生的作业情况。系统具有监测功能,可以观察师生在网络中的交互活动。

瓯海慧课网在混合式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线上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这里的项目发起人可以在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发布系列课程,布置线上作业,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线上或线下学习提供参考。

3 混合式研修的区域研修模式

混合学习研修是个复杂的过程,学习的各种要素活跃于现实与虚拟之间,形成线上线下有机互动模式。根据研修的目的不同,将混合式研修方式分为需求导向的混合式研修方式、项目学习混合式研修方式、任务驱动的混合式研修方式。

基于需求导向的混合式研修实践  基于需求导向的混合式研修原则上需求来源于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目的是为解决教师教学的困惑。

1)需求调研,包括培训内容、专家、时间等。

2)前期准备:确定线上研讨活动的话题,包括研讨内容、开始及截止时间;确定线下研讨的时间、场地、专家等。

3)确定主题:发布通知,包括时间、地点、参与对象及内容;发布线上研讨活动及话题,包括研讨内容、开始及截止时间。

4)开展活动:线下邀请专家开展课例研讨、讲座等形式解决问题;基于PC、APP聚焦话题,深度思考后参与对话。

瓯海区已经开展了六届微课程比赛,也不定期开展培训。随着很多新教师的加入,大家对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开展培训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使培训更有意义与针对性,采取以下方法来开展培训。

1)需求调研。电话随机访谈2018年瓯海区微课程立项的负责人开展微课程培训的需要,另外在瓯海教育云研修平台上开展在线调查:您希望在2018年几月份开展微课程培训?(可说明理由)您希望微课程培训以什么内容为主?你希望要求什么样的专家来开展培训?

2)前期准备。根据调研的内容,确定整个微课程培训的流程,线下培训分为邀请专家理论引领和获奖教师经验介绍,线上设计几个问题引发教师讨论。线下培训的准备是联系沈教授举办讲座。与一线教师沟通分享经验交流的侧重点:

①胡元俏老师重点介绍以摄像机拍摄为制作手段的微课程的设计思路及制作过程;

②徐文卿老师重点介绍以手机拍摄为制作手段的微课程的设计思路及制作过程;

③陈建林老师重点介绍Camtasia的应用和技巧分享。

与微课指导师商量线上研讨的话题:本次培训的感想及体会;微课程设计碰到的问题及解答;微课程制作碰到的问题及解答。

3)确定主题。发布线下活动的通知,包括时间、地点、参与对象及内容;发布线上研讨活动及话题,包括研讨内容、开始及截止时间。

4)开展活动。线下邀请专家开展课例研讨、讲座等形式解决问题;基于PC、APP聚焦话题,深度思考后参与对话。

基于项目学习的混合式研修实践  基于项目学习的研修实践主要为线上以微课程的形式自学新的知识,线下以专家面授、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混合研修需要组织者科学设计研修方案,针对不同层次合理安排不同目标的研修方式。

1)发布项目:发布整个项目学习的目标、内容、要求、作业、目录及发布线上学习的任务。

2)项目学习:参加线下相关学习,完成线上学习,包括微视频的观看、作业及反馈;线下邀请专家开展课例研讨、讲座等形式解决问题;线上通过话题研讨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学习者以作品论文等形式上交作业。

4)总结评价:对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开展评价。

基于任务驱动的混合式研修实践  任务来源于培训者(教研员)对教师的任务,瓯海慧课网提供了教师学习行为过程系统,记录学习发生情况和知识学习情况统计,包括在线时长、登录次数、任务阅读情况、是否完整看完视频、完成习题情况,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组织者可以对教师进行学习监督,并通过方案的考核和作业设计,将结果评价与教师学分相结合,督促教师完成网络学习任务。

任务驱动的混合式研修是基于项目学习的一部分,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确定任务:明确任务的主题,任务基本上是教師急需掌握的新的技能和知识。

2)发布任务:通过短信、微信群、网站等多种途径发布任务。

3)参与任务:教师通过观看微课程、做练习等多种形式完成任务。

4)收集结果:收集任务完成的情况,为新的任务的发起提供参考依据。

4 区域推进混合式研修的策略

专家引领的学习共同体  混合式研修方法与传统的“传授—接受”式专业引领方式不同,混合研修中的网络研修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在一位公认的“名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系统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使研修学习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共同参与研修,对话交流过程中给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建议。

精准的数据分析  数据的挖掘为混合式研修提供支持,数据的分析呈现了研修结果,为研修的有效性提供了事实依据。以往对教师只注重总结性评价,现将线上的教研活动和过程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线上平台可以根据教师的研修进展实时采集各种信息,灵活地对教师的研修提供动态化数据支持,提供并实施个性化的实时监控与诊断,有助于对研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与调整。

多角度的保障机制  有学科研训员带头的混合式研修更能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因此需要学科研训员将混合式研修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将混合式研修纳入学分制中,部分解决了传统研修存在的工学矛盾,提高了研修的效率,在教师内驱力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教师发展的外在因素。

5 成效

目前,课题组主要将混合式研修运用于微课的培训与创客的培训,瓯海区连续几年获得微课优秀组织奖。校级创客课程在区域课程示范引领下推出多门校本化课程,开出有质量的项目式课程。在开展在线学习和网络研修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目前开发的iPad版和手机版的慧课和云研修,实现了教师手持通信设备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与研讨,解决了部分工学矛盾。

参考文献

[1]陈适,张淑嫦.师生互动微课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9):83-86.

[2]舒尔曼.实践智慧:论教学、学习与学会教学[M].王艳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微课,清朗夜空中的一颗星
“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感悟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微课在九年级数学复习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再解:回归应用价值的认知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