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通针法治疗单侧动眼神经麻痹38例疗效观察

2019-05-13王建文张爱霞黄生辉文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疗效观察

王建文 张爱霞 黄生辉 文新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温通针刺疗法治疗单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指标变化,研究探讨温通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理,为温通针刺疗法治疗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力求提供有意义的临床研究成果。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给予温通针刺疗法治疗5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眼裂大小、眼球水平运动距、瞳孔直径大小,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疗效指标变化判定临床效果。结果 温通针刺疗法能增大眼裂、恢复眼球水平运动距离、缩小扩大的瞳孔直径。治疗5周后疗效显著。结论 温通针刺疗法治疗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可作为动眼神经麻痹有效的疗法推广应用。

关键词: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温通针刺疗法;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3-0060-02

近几年来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3],目前西医对本病无特效统一的治疗指南。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报道亦日益增多,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9],但关于应用传统针刺手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论述甚少。甘肃中医药大学郑魁山教授生前擅长应用温通针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但对该病未有相关系统性临床研究报告。因此,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温通针刺法治疗单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形成系统性温通针法对该病的研究理论基础,更好指导针灸临床工作,传承、创新、拓展温通针法在临床推广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应用温通针刺疗法治疗单侧动眼神经麻痹 3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符合纳入标准38例动眼神经麻痹病例为单侧动眼神经麻痹,健侧眼部无其他眼疾;病程在5天以内;就诊前5天内未接受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配合温通针刺疗法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制定[10]:①上眼睑下垂,睁眼受限;②眼位偏斜,眼球向下外斜视;③眼球运动障碍,眼球不能向上、内、下方向转动;④复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1.3 治疗方法 温通针法是已故著名针灸学家郑魁山教授数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创新,对眼部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11]。针刺操作方法:以75%乙醇棉球严格消毒穴位局部皮肤。主穴风池、光明、太冲、合谷采用温通针刺手法操作,针刺前医者左手揣按所针穴位局部,定准穴位后左手关闭腧穴一侧,右手持针刺入,重插轻提针体9次,促使针感增强,使针感沿经络循行向头面传导,直达病所。配穴:睛明、球后、太阳、头临泣、申脑、照海。

温通针法针刺风池穴时,患者坐位,精神放松,针尖指向对侧目内眦,患者呼气时疾速进针至天部,左手关闭风池穴下方,缓慢进针约15-20 mm,再行重插轻提针体9次,以针下出现痠楚困重感,继而穴区局部出现热感为度,并使热感向上经头颅传导至眼眶区。如若针刺手法操作时无热感或热感不明显,待患者吸气时疾速退针至天部,然后缓慢进针至地部再行重插轻提针体9次,如此重复操作3度,直至针刺热感传导至眼眶区。手法操作结束待患者吸气时疾速出针,急扪针孔。风池穴温通针法操作完毕后,患者取仰卧位,休息2-3 min,再行腧穴光明、太冲、合谷温通针刺手法操作,以上三穴针刺时针尖略倾斜迎向头面部方向刺入,左手关闭针尖背向头面侧,依照温通针法针刺风池穴操作方法,反复操作3度,每穴操作约2-3 min,以针下有热感并向头面部传导为度。配穴睛明进针时,医者左手将眼球向外轻推固定,右手持长25 mm、直径0.20 mm毫针,沿眼眶和眼球之间缓慢地刺入约15 mm,留针,不行手法操作。进针球后时,医者左手将眼球向上轻推固定,依针刺精明穴操作步骤刺入约15 mm,留针,不行手法操作。照海穴毫针刺用捻转泻法,申脉穴毫针刺用捻转补法。头临泣、太阳针刺时采用捻转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操作,得气后留针。以上诸穴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7天为1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健侧、患侧睑裂大小,眼球水平运动距离,瞳孔直径,数据测量使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1 mm)。

针刺眼眶局部穴位出针后按压1 min,尽可能避免眼眶局部皮肤出现瘀斑,影响患者美观及继续治疗的信心。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行统计学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治疗5周后痊愈24例(63.2%),显效9例(23.7%),无效5例(13.2%),总有效率86.8%。温通针刺疗法能增大眼裂、恢复眼球水平运动距离、缩小扩大的瞳孔直径。见表1。

3 讨论

温通针法具有温经通脉、扶正祛邪、行气活血、祛风舒络作用。《灵枢·经筋》曰:“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为目上纲”;《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故选主穴足少阳胆经风池、足太阳膀胱经睛明,配合眼眶局部经外奇穴球后共凑温通经脉、祛风活络作用。辅穴足少阳胆经头临泣、光明及经外奇穴太阳加强主穴主治作用。《灵枢·经脉》亦曰:“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四总穴歌》记载:“面口合谷收”;《素问·痿论》曰:“治痿獨取阳明”。太冲穴能调气理血,强肝益肾培元,合谷有气血双补之功。四关齐用,应用温通针刺手法操作,阴阳经互配,上下配穴,气血、阴阳、脏腑同调。可扶正祛邪、行气活血、强筋舒脉,激发经气,气至病所,治疗眼部病症。《灵枢·脉度》记载:“跷脉者……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阴跷脉主阴气,阴主沉降,主静,阴跷脉阴气有余,则眼睑开启不利而眼睑下垂,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阳主升腾,主动,阳跷脉阳气不足,则眼睑开启无力而眼睑下垂。八脉交会穴之照海、申脉分别通于阴跷脉、阳跷脉,依据针灸泻实补虚原则,针照海时施以泻法以祛湿除浊、轻灵眼睑,针申脉时施以补法以益气升阳、开启眼睑。

猜你喜欢

疗效观察
颈骨康胶囊治疗颈椎病70例疗效观察
一期手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67例疗效观察
卤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扁炎软膏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
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不同时段烫熨疗法预防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护理观察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