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交叉口大型车辆右转安全性提升策略

2019-05-13周玉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4期
关键词:路权右转盲点

周玉梅,陈 懿

(1.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2.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6)

1 概述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机动化高速发展阶段,机动车使用量增长迅猛,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各级政府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由于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客观需求,大型车辆特别是大型货车的使用量逐年增多。与小汽车相比,大型车辆存在制动慢、视觉盲区范围大、内轮差大等缺点,易引发交通事故。近年来,平面交叉口大型车辆右转引起的交通事故较多,且恶性事故的比例较高(见图1)。

图1 大型车辆右转引发的交通事故

为破解这一难题,多地交通管理部门积极尝试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杭州市余杭区交警建设了路口“安全岛”设施。“安全岛”不仅能硬性规范大型货车右转路径,有效防止其过小右转弯因内轮差导致对非机动车造成伤害,警示货车驾驶员过路口时必须注意岛内非机动车的存在,还硬性规范了非机动车路口直行、左转的路径,给予了非机动车在路口的停车等待空间,便于机动车驾驶人在经过路口时,及时观察非机动车情况,迅速采取避让措施(见图2)。

图2 杭州余杭案例

上海浦东交警首创设立路口“三件套”——右转警示牌、路边凸面镜、右转危险区,助力大货车司机安全右转,提示行人及非机动车等勿入危险区域。济南市交管部门通过对颜色的应用,提醒机动车驾驶员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见图3、图4)。

图3 上海浦东案例

本文试图基于交通工程相关理论,分析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为治理大车右转安全问题提供思路和借鉴。

图4 济南案例

2 原理分析[1]

2.1 内轮差

汽车在转弯时,前车轮与后车轮的轮迹存在差异,其中内侧前车轮和后车轮的轮迹差异成为内轮差。内轮差的大小主要受汽车轴距长度及转向角度的影响,轴距越长,转向角度越大,其内轮差也随之增大,危险程度也随之增高。据相关资料统计,铰接式货车的内轮差甚至可以达到6 m左右,这会对行人、非机动车产生较大的安全威胁(见图 5)。

图5 内轮差示意图

为满足机动车右转受内轮差影响而所需的行驶空间,《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中有右转车道加宽的相关条文:当需设右转专用车道而布设转角交通岛时,右转专用车道曲线半径应大于25 m,并应按设计车速及曲线半径大小设置车道加宽。

2.2 视觉盲区

在目前车辆条件下,机动车辆存在视觉盲区,大型车辆视觉盲区更大,特别是铰接车右转弯时,牵引车和拖车之间形成夹角,后视镜只能看到拖车车身,无法看到夹角内状况,内侧为视觉盲区(见图 6、图 7)。

图6 大型货车直行时盲区

图7 铰接车转弯时盲区

3 改善措施建议

各类出行主体路权划分必须合理、清晰,这是实现右转弯安全的基础;另外,驾驶任务分析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关键一环。基于上述案例及原理分析,针对大型车辆右转安全性提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3.1 减少冲突数量

(1)设置禁货区

城市中心区人流比较集中,禁止大型货车进入中心区,可有效减少人、车冲突,提高交通安全环境。此做法在国内城市得到较多应用。

(2)货车通道设置

针对大货车的安全运行管理,国外有其他做法,例如纽约市的“货车通道”。纽约市经过上百年的高密度和高频率的运转,形成了很多独特的管理规则和创新思维。考虑到大货车的优点和缺点以及纽约市根本无法离开大货车运转的现实,纽约市政府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详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大货车制定了一套专用线路——Truck Route,可直译为“货车通道”(见图 8)。

3.2 路权保障

路权包括空间路权和时间路权。

(1)空间路权

图8 纽约布鲁克林区的货车通道图

在路权划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道路上运行车辆的特征,合理划分各类出行主体的空间路权,重点考虑大型货车的内轮差影响。由于车型差异、交叉口差异均会产生不同的内轮差,建议利用视频检测技术,对不同交叉口的右转车辆轨迹进行追踪,从微观角度分析车辆的运行规律,以此为基础划分空间路权。

另外,通过设置隔离、不同颜色的铺装,甚至采用地面文字的形式向出行者准确、及时传递空间路权信息。

(2)时间路权

信号控制交叉口:在右转车辆和行人、非机动车流量均较大的情况下,应设置右转信号灯,保障独立的时间路权;在右转车辆或者行人、非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可不设置右转专用相位,但必须设置停车让行标志,明确让行规则,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提醒行人、非机动车注意右转车辆的标志牌。

非信号控制交叉口:设置停车让行标志,明确让行规则,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提醒行人、非机动车注意右转车辆的标志牌。

3.3 盲点镜改善视距、视区质量

根据欧洲经济委员会 (Economic Commission of Europe,简称ECE)颁布的R46号法规:在欧盟境内生产与销售的载重12 t以上的货车以及最大重量超过8 t的客车必须装备:主后视镜(Main Mirrors)、前广角镜(Front Mirror)、副驾驶车门外侧盲点镜(Close Proximity Mirror)、后广角镜(Wide-angle Mirrors)(见图 9)。

日本对于大型客货车的标准则规定得更为细致。日本国土交通省 (Ministry of Land,Infrastructure,Transport and Tourism)JSR 44号文件规定:客货车驾驶者在驾驶位应能够发现位于车辆左侧与前方车辆盲区位置的直径超过0.3 m、高度超过1 m的物体。日本对于盲点镜的要求比欧盟法规略宽松,少了一个副驾驶车门外侧盲点镜(见图10)。

图9 欧盟客货车安装镜示意图

图10 日本客货车安装镜示意图

建议我国大型车辆的生产标准中应强制性加入盲点镜安装相关内容,改善视距、视区质量。

3.4 ITS辅助

利用雷达探测及视频探测等技术,研发大型车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对驾驶员视觉盲区进行监控,当盲区内有障碍物时,提醒驾驶员,预防危险。

3.5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驾照考试、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手段,加强各类出行主体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保障交通安全。

4 结 语

在城市化、机动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大型车辆右转恶性事故频发,应加强人、车、路、环境4个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从源头上提高右转安全性。

猜你喜欢

路权右转盲点
日出(外一首)
基于车让人的右转专用相位设置条件研究
抓安全“盲点” 防“乐极生悲”
路权分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为路域环境“整容”——探讨公路路产保护与路权维护
城市规划师告诉你,路权的定义
盲点
莫被亮点遮盲点
基于农村主路交叉路口优先右转汽车的碰撞预警系统初步设计
奔驰盲点辅助系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