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思考,实践生成

2019-05-10刘群玉

新课程·上旬 2019年3期

刘群玉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背诵、记忆掌握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通过实践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动态体验中学到活的知识,走出死记硬背的窠臼。立足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认知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发现思考;实践生成

说起小学语文教学,很多人会说“简单,不就让孩子们背诵、记忆和默写吗?”诚然,语文学习离不开背诵、记忆和默写,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三维目标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背诵、记忆和默写最多能让孩子们掌握基础知识,要想实现三维目标,我们还得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同学们以积极的态度全面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才能掌握知识的运用过程和方法,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鉴于此,下面我就联系教学实践从几个角度说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实践生成。

一、引导发现,启发思考

教育心理学认为:主动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其实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自己来发现问题,然后进一步启发思考,就能循序渐进,深入到语文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中来。

1.发现

世界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有句名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客观来说,语文知识面涵盖比较广,需要注意的知识细节也很多,课堂上如果都是教师在发现和提出问题,那同学们会形成一种懒惰惯性,不利于养成勤思考的语文学习习惯。

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为了激活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和同学们“比赛”,通过阅读课文,看谁发现了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和亮点。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们可以先引导同学们细读课文,来发现自己的问题。在这样开放的氛围中,孩子们都读得很认真,也发现了很多问题:(1)同学一问“南海”在哪里呢?(2)同学二问“海水五光十色”可以换成“五颜六色”吗?(3)同学们三阅读“遍地都是鸟蛋”一句时问到:真有那么多鸟蛋吗?……只要我们放开思路让学生发现,同学们就能挖掘出更多细节知识,不但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拓展了语文知识的范畴,值得借鉴。

2.思考

从机械地学习和记忆基础知识到转化成学生自己的想法,这中间需要通过“思考”来完成。思考是我们萃取知识的手段,也是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理论和技能的不二法门。通过上一步开放性地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来自主发现问题后,同学们会发现诸如上例中的很多问题。很多问题是意料之外,但是又是语文知识范畴内的,需要我们引导他们通过思考来完成认知。

承接上例,同学一的问题就是很多语文老师会忽略的问题,我们可以借此给同学们普及一下南海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学二的问题看似刁钻,但确确实实问到了点上,我们可以告诉同学们五光十色多形容发光的东西,比如水面、宝石等,五颜六色更注重色彩丰富,可以形容花朵、衣服等;同學三的问题看似不起眼,实际问到了修辞手法上,我们可以借此告诉同学们这是夸张的写法,为了表现鸟蛋非常多,并不是和沙子一样在地上一粒挨着一粒。

当然,具体教学中同学们可能发现的问题还很多,我们要首先肯定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然后再针对性地引导他们通过思考来完成对该知识点的深入认知,为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互动启发,实践生成

同学们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积累,但是积累的知识应该怎样运用呢?这就需要通过互动探索和实践来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1.互动

语文知识面比较广,同学们由于思考方式的不同,可能发现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知识也不一而同。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给同学们互动探索的时间,就能在交流互动中擦出知识的火花,完成知识拓展。

比如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以给同学们时间让他们进行互动对比,找找两篇文章写作的异同点。1.相同:(1)都用了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都是首尾呼应的写景文。2.不同:(1)前者写作顺序是“总-分-总”,后者是“分-总”;(2)前者写南方的海从不同方位来写,后者写北方的山抓住四季特点来写;(3)前者重点写“富饶”,介绍物产,后者突出“美丽”,写不同季节的美景……

同学们通过交流互动能总结出更完美的对比和理解方案,更能发现细化的知识点,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强化对知识运用技巧的实践能力。

2.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前面的发现、思考,同学们完成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但是怎么运用?在哪里运用呢?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实践,让同学们通过实践来切实感受知识的运用方法。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选两个阶段进行实践:第一阶段就是在发现和思考问题的环节,教师帮助同学们解答悬疑后,可以给一个小实践。比如,解答同学三的问题我们提到了夸张手法,可以让同学们用夸张的手法现场造句。第二阶段就是综合运用。比如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习了一些写景文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让同学们尝试写个景点见闻。通过这样的实践会发现更多问题,完善更多的知识漏洞,最终将理论知识转化成运用技能。

本文是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践生成的几点分析。总的来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启发和实践来完成语文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和迁移。唯有如此,方能让同学们真正把语文知识和实践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方法[J].课外语文,2017(18).

[2]余莉.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