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6S为抓手 百年老厂焕发新活力七里村采油厂设备管理经验浅析

2019-05-10本刊通讯员焦成龙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7期
关键词:采油厂油井油田

本刊通讯员:焦成龙

七里村采油厂概况

七里村采油厂是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采油厂,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部的延长县境内,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其前身是1905年清朝政府创办的“延长石油官厂”,1907年9月闻名遐迩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在这里诞生,同年10月炼油房竣工投产,填补了中国陆上石油开发和炼制工业的空白。2018年该厂申报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石油百年老厂延长石油厂”项目,已正式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七里村采油厂具有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石油大生产运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功臣油矿”。1944年,毛泽东主席为当时的石油厂厂长陈振夏同志亲笔题词“埋头苦干”,褒奖石油职工。建设时期,特别是在“五五”“六五”时期,七里村曾经是延安地区石油生产和加工的主要基地,为延安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七里村还为玉门、大庆等油田和延长石油各兄弟采油厂、炼油厂输送了设备和大量人才、技术,为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艰苦奋斗,七里村采油厂不断发展壮大,1992年原油产量达到10万吨,2005年突破30万吨,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生产原油1020.18万吨。该厂目前共拥有各类设备15154台(套),其中抽油机10531台、车辆846辆、各类机器设备3777台,主要设备完好率97.89%、主要设备利用率92.69%。

荣誉称号

近年来,七里村采油厂以转变设备管理理念,创新设备管理模式,优化设备配置定额,保障生产设备需求为主线,强化组织协调,充分发挥设备管理职能作用,使该厂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稳定的发展轨道。2015年、2018年分别荣获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2011年、2013年、2017年分别荣获第四届、第五届、第八届陕西省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连续多年被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评为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厂长寇明灵荣获第七届全国设备管理卓越领导者的光荣称号。

陕西省设备管理协会会长黄文强

七里村采油厂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具有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曾被誉为“功臣油矿”。近年来,七里村采油厂继续坚持发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深入践行“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的油田特色理念,坚持抓住稳产机遇,夯实发展基础,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设备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各项生产经营工作连续多年呈现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原油生产的长期稳产,对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过百余年的历史积淀,七里村采油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确立了以“幸福员工、健康油井”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孕育了厚重的企业文化,使全厂干部职工树立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将设备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时时刻刻能以 “十字作业法”维护保养设备,实现了设备的全周期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同时将“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如同红色基因融入到了延长石油人的血液之中,经过几代石油人的努力,一是成功打造了积极、正面的企业外部形象,塑造了具有延长油田特色的企业品牌,连续多年在油田公司设备检查评比活动中名列前茅;二是利用百年老厂积极主动的设备管理经验,结合建设国内一流标准化大油田的现实需要,在内部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三是不断塑造了延长油田的知名度、可信度,广泛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今日的百年老厂,已经走过了114个光辉岁月。回味历史,是为了更加珍惜今天,缅怀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明天。该厂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狠抓设备管理,努力实现持续稳产,为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6S”管理为抓手,提升企业形象,改善厂区环境

亮点

以“6S”管理为抓手,把握“一个原则”:全员参与、自己动手、投资最少、效果最好。突出“两个重点”:设备6S及生产现场6S。强化“三项措施”:明确的工作责任、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严格的考核兑现。建立“四本手册”:员工6S手册、设备6S手册、员工素养手册、员工安全手册,有效提升了企业形象,改善了厂区环境。

2018年6月25日,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魏景林带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陕西省设备协会各专家赴该厂进行调研。就6S现场管理工作,魏景林认为该厂在“6S”管理上有做法、有过程、有效果、有经验,有特色,实现了常态化管理,同时希望七里村采油厂不断总结设备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为推动延长石油设备管理规范化、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在开展“6S”管理工作以来,该厂做好了以下工作。

(1)以宣传为先导,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在6S现场管理达标的推进过程中,根据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关于实施6S管理工作指导体系文件的通知》、油田公司《6S管理达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该厂多次召开6S管理专题会议,明确了6S推进的工作方针、工作目标、组织机构、职责划分、实施步骤,增强了职工对推行6S管理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同时,利用网站、广播、QQ群等宣传平台,报道6S管理推行情况。并通过各种宣传栏、宣传牌和橱窗看板等工具,大力宣传6S管理知识,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

(2)加强6S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推行6S管理过程中,七里村采油厂一是严格按照《延长石油6S管理评价准则》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及推进时间节点。二是强化基层6S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扩大6S管理QQ群,便于日常工作的开展。三是成立6S推行小组每月对厂属的各个生产单位、辅助生产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寻不足,找差距,学经验,使基层6S管理人员对6S管理精髓和推行要点充分理解消化,增强推行工作的主动性,在厂达标审核中,该厂采取各基层单位首先自查再申报,6S推行小组会组织各单位6S推行员对其进行现场打分,通过与否,根据评分现场公布,进一步加大了各单位对6S管理的重视力度。

(3)认真总结,查找不足,持续改善,强化现场督导,严格奖惩,确保进度和效果。

为了配合6S管理推行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该厂6S推进小组每半月对基层单位6S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考核,通过对不达标的地方拍照,采取OA通报的形式进行全厂通报,有力地促进了6S工作的推进。各基层单位还进行了以大队领导为主的周检查和以工段长为主的日检查,基层员工在大队领导、工段长、班长带动下,能够积极投入到6S管理推行工作中,对各自的作业区、操作间、工具箱、工作台等彻底整理,规范定置和标识,通过全员努力,该厂已初步改善了生产、办公的现场环境,提高了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为百年老厂营造了一个文明、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

全员参与,努力推行TnPM全面规范化设备管理

亮点

坚持施行四级督查机制,按照“厂、大队、工段、班组”四级检查网络,加大设备检查考核力度,狠抓设备检修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更新、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系,全员参与,大力推行TnPM管理,提升设备管理总体水平。

近年来,在集团和油田公司的坚强领导下,该厂把设备管理工作作为采油厂发展的重要内容,始终把管好、用好、维护好设备作为设备管理的核心理念。

(1)不断更新、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系。

依据新形势下的设备管理要求,七里村采油厂与时俱进,先后编制修订完善了《七里村采油厂设备管理制度》、《七里村采油厂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办法》等各类设备管理制度、管理流程40余项,建立健全了设备管理体系,实现了工作有制度、实施有流程、考核有标准。

(2)强化设备检修管理,严格控制修理费用。

在设备维护维修方面,一是始终坚持内修与外修相结合的方针,以“养修并重,预防为主”为原则,推行维修“四级审批”、费用“四级审核”和“专职送修员”送修等管理措施。二是严格执行设备外修准入制度,坚持各类设备现场鉴定、监督、验收,严格控制修理项目及修理费用,切实杜绝了小病大修、虚报冒修等现象。三是努力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按照“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为主要内容的“十字作业法”保养设备,实现了设备全周期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3)强化设备管理专业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与业务水平。

七里村采油厂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加强设备操作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四懂三会”为目标,将定期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全员的设备管理及操作技能进一步提升。

(4)全员参与,强化设备检查与考核评比工作。

坚持施行四级督查机制,按照“厂、大队、工段、班组”四级检查网络,对设备运行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标准进行打分评比,在绩效考核中予以兑现,有力地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坚持推行设备检查“季度检查与总结通报相结合、自查与落实相结合、抽查与排查相结合、考核与年终评比相结合”的“四结合”工作法,努力做到了问题整改闭环管理。

(5)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设备管理总体水平。

近年来,七里村采油厂积极推行和使用了油田公司开发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将全厂的车辆、抽油机、锅炉等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一是深入推行各类设备基础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将全厂15154台主要生产设备逐一录入系统,实现了设备线上管理。二是将项目建设中安装的设备登记造册,主要生产设备采取图片存档,以便于后期查阅及维修管理。三是建立健全了设备维护、维修电子台账,实现了设备维修单台核算及事后跟踪管理。

(6)适应油田发展趋势,开展管理创新。

通过不断总结近年来的设备管理经验,结合实际,七里村采油厂创新了车辆 “计分卡” 管理制度,给全厂各单位每辆车发放一张记分卡,每次检查扣分在卡上进行登记,驾驶员计分全月累计满50分则会对驾驶员及所在的单位进行考核,促进了车辆设备的整体维护保养水平。

推行“有序采油”,降低设备损耗,提高企业效益

亮点

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确定了以在狠抓产能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油井计量、间隙抽油和有序泵油三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有序采油”工作,改变了困扰企业多年的生产管理粗放、工作效率低下、计量不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被动局面,降低了抽油机、泵油车的设备损耗,提高了企业效益。

七里村采油厂是一个开发已逾百年的老油田,几代石油人埋头苦干、开拓进取,油田不断发展壮大。2002年,老厂的石油人在梳理分析各种矛盾的基础上,结合七里村采油厂生产实际,决定在全厂推行“有序采油”工作。“有序采油”工作主要内容为油井计量、间歇抽油和有序泵油,这三方面的工作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较为准确的油井计量,为开展间歇抽油、有序泵油创造条件,间歇抽油、有序泵油反过来又促进了油井计量。

(1)有序采油之“油井计量工作”。

油井计量是一个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为了切实做好油井计量工作,经过摸索研究,该厂一是加强了计量工作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实施了《油井计量实施方案》、《抽泵信息有偿反馈条例》、《计量器具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计量工作制度。二是强化了规范化管理,统一计量工具,明确计量方法,开展技术培训,做到人人懂计量、会计量。三是落实了计量责任,加强监督考核,推行计量工作目标责任制。使油井计量数据的填报更加及时、准确,规范和完善了油井计量工作程序,有效地提高了油井计量工作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油井计量数据抽查符合率由原来的80%左右提高到95%以上。

(2)有序采油之“间歇抽油工作”。

间歇抽油是有序采油的关键环节,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七里村采油厂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行间歇抽油工作:一是积极探索油井间歇抽油的控制手段。2000年以后,老厂人调整了工作措施,采用重合器、自控箱与人工拉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对于油井产量基本相当的区域实行重合器集中连片控制;对部分区域采取了在每台变压器上安装自动控制箱的措施,增强了针对性;对部分油井实行人工拉闸控制,节电效果更加明显。二是摸索科学合理的间隙抽油时间。在解决间歇抽油控制手段的同时,积极摸索科学合理的间歇抽油时段。经过不断摸索,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先后推行了“六六制”(即每日间歇12小时,六小时开抽,六小时停抽);“四八制”(即一日分四个时段,四小时开抽,八小时停抽)等油井抽油工作制,使间歇抽油时段初步趋于经济、科学、合理。油井日平均抽油时间1998年为18.2小时左右,2003年降低到15小时左右,目前油井日平均抽油时间已下降到9.88小时。

(3)有序采油之“有序泵油工作”。

有序泵油是规范生产秩序、节约生产成本、减少事故隐患、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的有效措施。七里村采油厂全面推行了定车、定人、定井、定时、定量、定路线的“六定”派车单泵油制度,规定低产井罐存量达到1吨以上、高产井达到2吨以上方可派车泵油,同时明确了各采油大队野外罐存量和日泵油井次,并列入目标责任考评体系。

通过推行有序泵油,适时调整出车、收车时间和泵油井次,严格推行工效挂钩政策,不仅大幅度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而且使车辆设备有了维修时间,设备完好率和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成本得到节约。通过实践证明,七里村采油厂推行有序采油,是符合生产工作实际的,是切实可行的,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多年来,在中设协、陕设协、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七里村采油厂通过全体设备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设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大力应用信息新技术和节能环保新举措,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了设备使用寿命长、成本费用低、综合效能高的目标,设备整体维护保养水平得到提高,有力的保障了各项生产经营工作,为百年老厂的持续稳产和内涵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采油厂油井油田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靖边采油厂
采油厂数据运行一体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油井遭袭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井复合解堵剂的性能评价
油田工人
面向剩余油挖潜的单油井控制区域划分方法研究
抽油井杆管防偏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小型油田修井机效率提升改造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