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向

2019-05-10钟程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信制造业高质量

钟程

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要抓好的七项重点工作任务,排在首位的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部署了实质性的落实措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那么,推动我国制造业爬坡过坎的这辆汽车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如何发力?央广时评指出,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减负”,二是“加油”。“减负”是让汽车轻装向前,“加油”是让汽车奋力向上。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必须继续抓好制造业。没有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就不会有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强不起来,我国经济就强不起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千条百条,“减负加油”是关键一条。

如何发力?

今年政府工作部署实施更大规模减税时,为制造业减负成为重中之重,税率由16%降至13%。降幅之大,让不少人直呼“没想到”“出乎意料”,是“巨大利好”。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说:“作为企业家和投资人,我预测企业创新的热情将会被大大激发,应当把这一优惠政策,用来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加强高质量制造的能力,把产品进一步做好”。可以预见,为制造业大幅减税降费,将带给企业更多现金流和利润,更多的创新实力、能力和激情,引导企业走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减负加油”成主旋律/

推动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尤需营造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生态。其中,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促进公平竞争尤其重要。据了解,2019年,工信部将推动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和企业所得税,大力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持续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专项行动。

“减负”之外,还要“加油”。目前,制造业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偏低、对外技术依赖度较高等问题。特别是民营制造业,还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顶层设计方面,要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机制性障碍,大力营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氛围;政策引导方面,要积极支持制造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明显提升竞争能力;金融服务方面,要着力提高金融服务供给水平,为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送上“及时雨”。

与此同时,工信部着力将各项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一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行业管理方式,改进公共服务。特别是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推动完善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融资机制和产融合作试点,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推动建立政、银、企风险分担机制。

另一方面,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帮扶,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政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建设,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创新引领成热词/

不可否认,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不高,难以有效适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需求的变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上下功夫。

先进制造是制造业中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也是价值链上高利润、高附加值的领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抓手之一。

工信部部长苗圩强调,2019年,工信部将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破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培育发展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先进制造短期看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长期看是国家经济命脉。”工信部副部长罗文强调,要引导先进制造重大生产力布局,让创新成果加速落实到产业中。

创新引领成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热词。随着我国智能制造工程的全面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稳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工信部将继续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并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强化考核评估,实施动态管理,推动重点领域创新发展。

/智能制造成“主攻方向”/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和难点在传统产业。将制造优势与网络化、智能化相叠加,形成数字时代新供给能力,对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等多方面举措,制造业提质增效步伐正在加快。

我国自2015年起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4年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在全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智能制造发展路径,有效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我国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

2015年,工信部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共遴选出305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覆盖92个行业类别、31个省级行政区,促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产业协同创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共拉动投资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工信部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说:“总结过去几年的实践,我们聚焦制造的关键环节,注重试点先行,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注重标准引领,解决技术融合难题;注重创新迭代,探索系统解决方案;注重复制推广,加快面上整体提升。通过不断探索、反复试错,取得了较好成绩,有效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据初步统计,智能制造试点在进行改造后,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6%,最高3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2%,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0.8%。在此基础上,我国初步建成208个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15年成为我国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的海尔集团因此受益匪浅,海尔集团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王晓强介绍说:“海尔从2015年建成第一家互联工厂到现在,到现在已建成11家全新互联工厂,互联工厂建设速度和周期呈现指数级增长,已经在全球20个国家得到复制,包括美国、印度、俄罗斯等,证明了其模式可以跨文化复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适性。”

当前,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杨国荣认为,智能制造是一种新业态和新模式,我国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寻找适合企业自身的解决方案:“数字化是基础,开展智能制造首要解决的基础就是产品数字化的设计和制造模式的实现,网络化是手段,网络制造是智能制造的引擎,可以助推企业实现资源共享、组织协同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数据定义和管理是关键,需要整体规划持续推进。”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方式,同时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辛国斌认为,目前,要深刻理解世界产业变革的新态势,也要清醒认识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更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机遇:“我们要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汇集社会资源,集合多方力量,加强协同创新,推动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促进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

辛国斌提出,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将坚持既定的目标和方针,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着力补齐短板,加强机制创新,分类精准施策,扩大开放合作,推动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这张“网”能为制造业带来什么?

有了这张“网”,服装制造企业可以实现定制化生产;有了这张“网”,鼠标和显示屏可以代替工厂里的车间主任;有了这张“网”,企业可以唤醒“沉睡的”工业大数据,降低产销成本……

这张“网”,便是工业互联网,即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那么,工业互联网到底能为制造业带来什么?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短板?

/“未来制造”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用户在网上定制,订单自动生成,企业实现智能生产,用户和管理者可随时随地监测生产与物流进度,甚至可收看生产线直播……据《光明日报》报道,走进海尔中央空调互联网工厂,很容易就会发现工业互联网的“身影”。

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看来,工业互联网将营造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新场景,打开人们对“未来制造”的想象空间。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认为,工业互联网的一大优势是人机共融、可信交互。以前工业刀具流水线作业不够精密,现在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大幅度提升良品率。

“这是一种连接和计算的技术,可对工业的巨大资源进行优化,创造更大价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说,工业互联网可将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各环节的行为全面连接和数据化,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开展订单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指出,工业互联网促进设计、生产等环节由单点数字化向全面集成演进,加速创新机制、生产模式、组织形态和商业范式的变革,催生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陈肇雄表示,工业互联网有利于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应对产业向更低要素成本地区转移的挑战;有利于加速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创新创业,发展壮大新动能。

/产业链变革将影响所有企业/

如今,不少企业已经看到了工业互联网的潜力。

日前,联想集团利用工业互联网帮助一家石化企业实现炼油智能化改造,原油转化为汽油的效率提升了0.5~0.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一条850万吨的催化裂化生产线年净利润或将提升几千万元。

“如果与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我国制造业有望在智能时代获得新优势。”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

这只是一个缩影。当前,工业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冶金、家电服装、机械、能源等行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从概念普及进入实践深耕阶段。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4800亿元,将为国民经济带来近2万亿元增长。然而,苗圩强调,尽管我国工业互联网开局良好,但也面临产业基础薄弱、核心技术能力不强等挑战。

“不能忽视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基础硬件差、发展不均衡、数据打不通、推广难度大等问题。”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目前,我国企业上云上平台动力不足,对工业互联网存在畏难情绪,工业互联网还缺少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孙丕恕认为,工业互联网逐步产生的产业链变革将会影响所有企业,几年之后,没有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企业将面临掉队的危机。

/工业互联网加速期来临/

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关键技术加速突破、基础支撑日益完善、融合应用逐渐丰富、产业生态日趋成熟的良好态势。对于我国而言,今后一个时期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加速期,也是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期。

“我国面临发达国家制造业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迫切需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步伐,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快速构建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主动权。”陈肇雄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并印发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将重点研制当前产业发展急用技术标准,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在刘多看来,我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网络大国,发展工业互联网具备技术和产业基础。今后要瞄准构建标识解析体系等领域,系统布局前沿技术,推动形成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

苗圩强调,工信部将推动加强技术创新,特别是抓好工业互联网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原始创新上狠下功夫;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工业互联网在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深度应用,拓宽发展空间。

“必须携起手来共建共享。”苗圩表示,要坚持开放包容发展,继续依托产业联盟平台,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构建全球协同、兼收并蓄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大生态。

猜你喜欢

工信制造业高质量
工信部:发布《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工信部:加快制定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政策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工信部发布人工智能三年产业规划 促进AI未来加速落地
工信部发布第二批劝退名单专用汽车成“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