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儿童家属睡眠状况的相关因素研究

2019-05-10胡丽莉周华苏

健康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插管家属住院

胡丽莉,周华苏

(磐安县人民医院 儿科,浙江 磐安 322300)

担心住院儿童生命安全等因素易引发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1-2]。家属长期睡眠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理解力下降,继而影响住院儿童的治疗和预后[3-4]。目前,国内外关于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成年患者家属[5-6],本研究拟评估患儿家属的睡眠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磐安县人民医院住院患儿的家属203例纳入研究。患儿年龄1个月~12岁,平均6.20±1.93岁;男106例,女97例;呼吸系统疾病74例,消化系统疾病57例,循环系统疾病27例,神经系统疾病21例,其他疾病24例。患儿家属年龄23~51岁,平均37.62±8.47岁;男91例,女112例。纳入标准:①患儿住院时间≥24 h;②患儿家属为患儿的父亲或母亲;③选取夜间留陪时间较长的家属且其夜间休息时间<6 h。排除标准:①非患儿父亲或母亲;②精神异常或有其他重大疾病者;③陪护前有睡眠障碍或因其他因素引发睡眠障碍的家属。

1.2 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7-8]PSQI评估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及催眠药物应用7个维度,共计23个条目。每个条目按0~3分计分,“很好”、“好”、“差”、“很差”分别计为0分、1分、2分、3分。PSQI总分2~<7分提示入睡存在困难,PSQI总分≥7分表明存在睡眠障碍。

1.3 筛选相关因素 查证文献[9-10]并结合临床实践,筛选相关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由专门负责人对患儿及家属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家属睡眠状况 家属PSQI总分为12.68 ± 4.17分,各维度得分为:主观睡眠质量2.47 ± 1.02分,入睡时间2.29 ± 0.87分,日间功能障碍2.17 ± 0.90分,睡眠时间1.81 ± 0.82分,睡眠障碍1.59 ± 0.71分,睡眠效率1.28 ± 0.59分,催眠药物应用1.07 ± 0.46分。其中,159例(78.33%)家属发生睡眠障碍列入睡眠障碍组;44例(21.67%)家属无睡眠障碍列入无睡眠障碍组。

2.2 家属睡眠障碍的单因素分析 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在患儿年龄、患儿独生、插管、家属职业、医疗付费方式及家属睡眠环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住院儿童家属睡眠障碍的单因素分析[n(%)]

表1(续)

2.3 家属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患儿年龄、患儿独生、插管、家属职业、医疗付费方式及家属睡眠环境为自变量进行赋值,以家属是否发生睡眠障碍为因变量(是=1,否=0),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6岁(OR=42.631)和插管(OR=10.583)是儿童家属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有医疗保险(OR=0.005)是儿童家属睡眠障碍的保护性因素(P<0.05),见表2。

表2 住院儿童家属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PSQI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等人于1989年编制的,该量表从入睡所需时间、整体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对日间功能的影响以及催眠药物应用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评估了个体的睡眠情况,不仅适用于神经、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睡眠评估,同样也适用于健康人群的睡眠评估,一般认为PSQI总分2~<7分可认为入睡存在困难,PSQI总分≥7分则表明存在睡眠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儿童家属的PSQI得分为12.68 ± 4.17分,说明大部分家属存在睡眠障碍。目前,国内鲜有关于住院儿童家属睡眠质量的相关报道,国外一项调查指出[9],多数需要生命医疗支持的儿童家属存在长期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情绪,并影响了日间功能,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神经发育异常儿童家属[10]和重症监护病房儿童家属[11]身上。虽然各个研究使用的睡眠质量评估标准不一,但重症儿童家属睡眠质量低下、日常功能受损的结论是一致的。患儿家属常因夜间睡眠困难导致白天疲乏无力、嗜睡,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及理解力下降[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儿年龄≤6岁、插管是住院儿童家属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患儿年龄小成为家属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可能与家属的担心情绪有关,提示医护人员需多与家属沟通患儿的病情,减少家属的担心,缓解其睡眠障碍[13]。既往多项研究发现[14-15],实施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可增加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对于免疫力相对较低的患儿,插管有可能使患儿感染并发症,同时也对家属的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导致家属发生睡眠障碍的可能性增大。

综上,患儿年龄小、插管治疗是儿童家属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有医疗保险是儿童家属睡眠障碍的保护性因素。

猜你喜欢

插管家属住院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