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

2019-05-1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博士改革开放改革

毕竞悦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4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4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从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变迁,到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无不折射出40年由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由上至下、由内而外的“剧变”。毕竞悦博士的新著《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以宏观视野统领微观剖析,为我们勾勒和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机的四十年中国社会变迁的全景图。

四十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的社会与之前相比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毕竞悦博士精心搜集、剪辑与改革开放关联重大的政策政令和社会变迁的庞杂史料,以前言《中国改革的不惑之年》开篇,从经济转型、社会民生、文化心理三篇共十七章来概括总结四十年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城市结构、组织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社会结构的变迁,最后以《走向和谐社会》落篇。这是一本并不在于单纯地讲述各种历史事实的社会学著作: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赋,到缩小贫富差距摘掉贫困帽子、建设美好乡村;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拓展对外开放的程度、人民币国际化、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城市管理、农村治理等社会治理体制变革……阅毕此书,让我们深刻体悟到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四十年改革开放,见证了市场的形成、民生的改善、社会的复兴,使中国从贫穷走向丰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束缚走向自由。

四十年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毕竞悦博士《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一书在肯定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转型成就,向读者呈现一个现代社会的成长和进步的同时,也不回避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让我们警省这个现代社会的成长和进步并非全是繁花似锦,看到辉煌成绩背后的环境代价和人文代价,尤其是对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所面临的结构性障碍也着笔作了一定的分析:社会分化与贫富差距、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危机、土地财政、就业难看病难、人口老龄化、食品监管不力食品安全堪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理想信念迷茫、婚姻家庭稳定性下降、教育乱象迭出等分化和失范的客观现实如影随形,迫切需要得到正视和解决。该书通过对这两个不同维度的交互呈现,让我们体悟到了改革的复杂性和社会变迁的多重性。

四十年惊涛拍岸、风鹏正举。毕竞悦博士在《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书中将2018年比作改革开放的不惑之年。40年社会变迁积累了强大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说:“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鉴往知来,改革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也只有通过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解决。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猜你喜欢

博士改革开放改革
制冷博士来帮忙
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改革备忘
博士蚊
改革创新(二)
润博士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