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PV联合L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2019-05-09郑伟明卢金英罗翠转徐鸿绪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危型分型宫颈癌

郑伟明 卢金英 罗翠转 徐鸿绪

(1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检验科 广东 佛山 528251)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广东 广州 510080)

宫颈癌已经成为女性癌症高发的第二位,有研究指出HPV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必要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有HPV感染[1]。目前已知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有近200多种,其中高危型HPV被认为与女性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密切相关。由于HPV感染情况依种族和地区不同而有差别,本文旨在研究女性HPV分型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结果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女性,同时行LCT检查及HPV分型检测,排除没有同时进行两项检测的病例,共选取4043例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 用专用采集器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分别用于HPV检测及LCT检查。

1.2.2 HPV检测 使用广东潮州凯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进行21种HPV分型检测。

1.2.3 LCT检查 使用广州艾发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LCT试剂盒。检查结果按TBS分级分为:NILM:正常范围;ASC-US:意义未明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不能排除HSIL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LSIL: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GC:不典型腺上皮细胞。

1.2.4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 根据HPV基因分型结果或LCT检查结果,将HPV阳性或LCT分级≥ASC-US的患者均纳入须进行组织活检的对象。经取样、制片、病理专家阅片并进行诊断。结果包括:慢性炎症、CIN(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Ⅱ级、CIN-Ⅲ级、鳞癌(SCC)和腺癌(ECA)。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HPV感染阳性率、LCT检查阳性率与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结果比较

以LCT检查分级≥ASC-US为阳性和(或)HPV筛查阳性的患者行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诊断标准,实行组织活检共997例,其中913例为慢性炎症,病理诊断结果≥CIN-Ⅰ病例共84例,见表1。

表1 HPV感染、LCT分级结果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如果以病理诊断结果≥CIN-Ⅰ为阳性,将HPV筛查、LC分级以及HPV联合LCT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HPV联合LCT检查的阳性率较高,见表2。

表2 HPV筛查、LC分级以及HPV联合LCT的阳性率比较

其中,HPV联合LCT的阳性检出率与单纯HP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P>0.10),HPV联合LCT的阳性检出率与单纯L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P<0.01)。

2.2 HPV感染在宫颈病变病例中的状况分析

2.2.1 通过HPV分型检测,可以看到所有HPV阳性病例中,前三多感染的亚型分别是52型(24.02%)、16型(13.91%)、58型(12.60%),而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16型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在宫颈癌病例中更主要是16、58两型,见表3。

表3 HPV亚型感染率及在宫颈病变各期中感染率比较[型别(%)]

2.2.2 在HPV多重感染情况 低级别宫颈病变有多重感染的案例较多,高级别宫颈病变主要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见表4。

表4 HPV在宫颈病变各期中感染率比较[n(%)]

3.讨论

有报告指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数的三分之一[2],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因此宫颈癌早期筛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是细胞学检查,目前主要使用LCT(或TCT),我们的研究可以看到,以LCT≥ASC-US分级为阳性进行病理诊断,对≥CIN-Ⅰ期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52.38%,即初诊时有47.62%的漏诊率。可见LCT阴性不能完全排除宫颈癌或癌前病变,寻找更具敏感性的指标变得非常需要。本次研究中,HPV在≥CIN-Ⅰ期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90.48%,可见HPV检测比LCT的敏感性更高,可以用于筛查高风险人群[3]。但同时,HPV检测只能反映是否有HPV感染,不能反映细胞的病变情况,不适宜单独作为筛查手段。而HPV联合LCT检查,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在后续跟踪、随访时比单项检查优势明显。

朗景和等的研究显示超过75%的女性曾感染HPV病毒,其中宫颈癌患者中有90%能检出HPV病毒[1],本次研究中HPV总阳性率为18.85%(762/4043),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Ⅲ期和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43%(762/997)、86.96%(40/46)、100.00%(12/12)、100.00%(13/13)和84.62%(11/13),与朗景和等的研究基本一致。由于HPV感染因地理及种族的不同而差异明显。袁晓文等[4]报道本地区HPV高危型感染主要是HPV16、52、58。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HPV阳性人群中,高危型HPV感染依次是HPV52(24.02%)、16(13.91%)、58(12.60%)。这与袁晓文等的研究有一定的差异。另外在不同宫颈病变分期中,各高危型HPV感染也不同,在CIN-Ⅰ、Ⅱ期还是52型为主,16型的比例不断提高,到CIN-Ⅲ、癌症期16型最常见,提示南方人群中HPV16型是宫颈癌最危险的因素。同时也看到18型虽然感染率不高(各期均排不进前三位),但在癌症期的检出率却有36%,所以18型感染也是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Michelle J.Khan[5]等的研究发现,HPV16型阳性、18型阳性、非16/18的高危型阳性、高危型阴性这几类患者的10年癌症发生率分别是17%、14%、3%、1%,所以Khan提出HPV只需检测高危型,低危型检测无意义。但本次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低危型11型在CIN-Ⅲ、癌症期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且有1例宫颈癌是由于11型单独阳性(高危型阴性,LCT正常)而纳入组织细胞学诊断中而被检出,故从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来看,不应该忽略任一型的HPV感染。

在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面,现阶段出现两种不同的主张,有学者支持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呈正相关[6-7],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PV感染的基因型多寡无关,只与感染的型别有关[8-9]。本次研究发现在HPV多重感染情况上,低级别宫颈病变有多重感染的案例较多,高级别宫颈病变主要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所以我们也主张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PV感染的基因型多寡无关,只与感染的型别有关,特别是16、18型。

综上,LCT(或TCT)检查的灵敏度较低,而且受阅片医生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而HPV检测容易做到标准化,灵敏度也高,但特异性较低,将细胞学检查与HPV联合检测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可以互补不足;同时,HPV建议做分型检测,因为明确某些高危型显得更重要;另外低危型虽然致癌几率较低,但某些情况下也不应该忽略。

猜你喜欢

危型分型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