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不同生源学生适应大学环境的差异研究

2019-05-09何林华杜家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公共课学分专业课

何林华 ,杜家丽

(1.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 618000;2.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四川广元 618000)

大学生适应问题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1]。对新生来说,生活环境、学习氛围以及学习方式等的改变,极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专业发展、情绪调节等多方面的不适。研究者发现,新生入学阶段的经历对大学的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2]。新生对大学适应不良,将导致兴趣淡漠、学习成绩落后、人际沟通障碍、精神不振等,甚至中学业断,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与家庭关系[3]。因此,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环境,树立人生目标是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单招学生数量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但各院校对单招新生的适应等问题研究较少[5]。但对不同生源学生对大学环境适应差异研究有有利于学校在管理和教学上进行科学的安排;能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6]。该研究通过对普高和中职两种不同来源的单招新生在大学第一学期学习成绩和活动参与情况研究他们之间的适应差异,为学校在今后的课程安排和日程管理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川信”)2017 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网”)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因该校 2017 级计网专业全部通过单招录入,且人数较多,适合研究。2017 级计网专业年通过单招共录取 236 人,开学时实际报道人数为 227 人,报道率达 96%。研究中以计网学生第一学期在学习和素质拓展等方面的表现为依据来研究高职院校单招新生对大学的适应,为今后管理和教学提供决策支持。

1.2 数据来源与分析

该文数据来源于 2017年计网专业学生的单招成绩排名以及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学业成绩和素质学分(素质学分为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活动获得的积分)。研究中通过对比普高和中职类学生在专业中的排名体现他们对学习生活的适应,通过对比各科成绩的表现展示他们在公共课和专业课上的差异,通过素质学分高中低三等级的分布情况研究新生在第一学期活动参与度。

经过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将因病缓考的学生和转出到其他系的学生数据剔除,最后获得222 条有效数据,汇总数据后将单招成绩和第一学期期末成绩按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名,然后将排名的前 50名划为一等,51~150 名划为二等,151 名以后的划为三等。素质学分按照学院要求每学期最低获取素质学分2.5 分和全专业第一学期结束平均 6.47 分划为三个等级,2.5 分以下为三等,2.5~6.47 分为第二等,6.47 分及以上为一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招与期末排名分布差异

图1表明,在单招中普高类考生排名靠前的人数占比较大,一等人数占总人数的 13.06%,约占一等人数的 60%左右,二等人数占 23.87%,三等占总人数的3.60%;高职类考生,在单招中一、二、三等分别占专业总人数的 9.01%、20.72%和 29.73%。由此可见单招成绩中普高类考生占据绝对的优势。与单招排名分布相比,第一学期期末排名有很大的变化,普高类学生一等占比下降较多,仅占总人数的 4.50%,而中职类一等由原来的 9.01%增加至 17.57%;普高和中职二等人数变化幅度较小。

图1 排名类型分布图

总体而言,普高类考生排名变化趋势为一等和二等人数占比降低,尤其是一等下降幅度特别突出,三等人数增加,变化较大。与之相反,中职类学生一、二等人数均在增加,三等人数明显减少。由此表明,普高类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学习整体水平有所下降,一等与二等人数减少;中职类学生一、二等人数增加,学习水平明显高于普高类学生,适应能力较普高类学生强。

表1 各科成绩描述性统计

图2 挂科比例与人均挂科率

图3 素质学分分布

2.2 各科成绩与挂科率分析

通过各科成绩分析(如表1所示),我们将第一学期所学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种类型,公共课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体育与健康 4 门课程,专业课包含 C 程序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及计算机应用基础 3 门课程。表1显示除高数和英语两门课普高类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中职类学生外,其余课程中职类学生均高于普高类学生,尤其是思修和静态网页设计两门课程。由此表明,普高类学生在学习高数和英语时较中职类学生有一定的优势,中职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能力比普高类学生强。这也充分表明普高类学生与中职类学生在基础上的差异,普高类学生在高中阶段数学和英语的学习较中职类学生系统和完善,而中职类学生在高中阶段数学和英语较为薄弱,但他们在中职阶段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和网络设计的一些知识,对专业课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中职类学生专业课较好,普高类学生公共课较好与高中阶段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对挂科数据的研究显示,普高类学生中有 41人挂科,累计 68 门,其中公共课 33 门,专业课 35 门;中职类学生中有 48 人挂科,累计 83 门,其中公共课 48 门,专业课 35 门。由图2可以看出,普高类学生挂科比例为 0.46,人均挂科数为 0.76;中职类学生挂科比例为 0.36,人均挂科数为 0.63,因此,中职学生要好与普高类学生。

2.3 素质学分分析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在大学生中全面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以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培养。学生在参加素质拓展活动过程中根据相关规定可以获得不同的积分,即素质学分。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学生参与度越高,表明他的道德素养、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心理素质、服务意识等有一定的突出表现,也就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对自己所在环境的适应性。图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学校对素质学分的最低要求,仅有个别的学生不能完成最低要求;在二等中普高和中职的人数差异不是很明显,但考虑普高和中职的基数,在二等中普高所占比例还是相对较高;普高类与中职类的最大差异在一等,很明显,中职类的学生在一等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综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职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3 结语

通过对普高和中职类单招学生的单招和第一学期期末成绩以及素质学分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中职类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学习中,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优秀学生数量增多,较普高类学生更具有适应能力;普高类学生在公共课程的学习中具有优势,而中职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表现突出,在今后的教学安排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为制定科学的衔接课程;中职类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对大学适应较快,在今后的管理和教育中应当对普高类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综上所述,中职类学生无论在学习上和生活中都较普高类学生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公共课学分专业课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学分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体育公共课的教学反思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