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否?知否?此话大有来头

2019-05-08少年怒马

意林绘阅读 2019年4期
关键词:李存勖如梦令孟浩然

小王子:俗语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一个厉害的写作高手之所以写得高妙,大约也是因为他能够更好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因为同名电视剧热播,也跟着火了。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这首词看起来非常简单,事实上,却大有来头。因为它不是李清照一个人写的,而是好几个人,用400年时间完成的。

时间回到大唐。鹿门山上,20岁出头的孟浩然刚刚起床。山里风雨停息,孟同学几乎脱口而出一首小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夜来风雨,花落多少”,不就是李清照的“雨疏风骤,绿肥红瘦”吗?事实没这么简单。从《春晓》到《如梦令》,中间还缺几样东西。第一个,叫作“情”。必须有一位足够深情的人,才能补上这一环。终于,100年后,一位情诗高手缓缓走来。他的名字,叫李商隐。

李商隐简直是男版的林黛玉,一出招就是化骨绵掌。这一年,李商隐看到繁花凋谢,一陣伤感莫名袭来: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跟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一起看,一样见不得花谢,只是当时的李商隐命运多舛,十七八岁的李清照还达不到“断肠”的程度。写完这首《落花》,李商隐一声长叹:碌碌尘世,会有人继承我的衣钵吗?有。一个清脆的声音答道。这个给李商隐叫大姨夫的孩子,名叫韩偓。他曾站在小姐姐的角度,写过一首《懒起》:百舌唤朝眠,春心动几般……暧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是不是似曾相似?没错,“百舌唤朝眠”,就是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但它比《春晓》更有烟火气,加了一味“情”。

光有这首《懒起》,还是不能写出《如梦令》,缺的另一样东西,是音乐。几乎同一时期,又一个李家人上场了。这位名叫李存勖,是后唐这个短命小国的创始人。他当皇帝不靠谱,却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导师。在某一场“后唐好声音”上,李存勖填了一首词: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对这首词很满意,就叫它《忆仙姿》吧。

公元1084年,49岁的苏轼守得云开见月明,突然岁月静好起来。来,看看我的《忆仙姿》: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曲子好是好,就是“忆仙姿”这个名字忒俗。如梦,如梦,就叫它《如梦令》吧。

直到这时,《如梦令》的曲调和意境都有了。只是,接下来登场的人,依旧不是李清照。苏轼一生桃李满天下,其中一个,叫秦观。这一年,喜欢朝朝暮暮的秦观同学,决定用《如梦令》向老师致敬: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不愧是婉约派大师,一出手就释放他的荷尔蒙,燃烧你的卡路里。

李清照的父亲也是苏轼的学生,前辈这些作品,青春期的李清照一定都读过。这次你真的看出来了,在她这首《如梦令》诞生前,前辈们早已替他写完:“昨夜雨疏风骤”与“夜来风雨声”;“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与“海棠花在否?”;甚至那个点睛的“瘦”字,都有“瘦觉锦衣宽”和“人与绿杨俱瘦”打底。我都忍不住,真想对她说一句:知了,知了。

猫摘自微信公众号“少年怒马”

猜你喜欢

李存勖如梦令孟浩然
春晓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为何被乱箭射死
舟中晓望
一代战神失天下
如梦令
春晓
如梦令,长相思
后唐伶人和他们的玩偶李存勖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