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团队精神建设现状的探析

2019-05-08施惠芳

文教资料 2019年7期
关键词:情绪管理沟通合作

施惠芳

摘    要: 为调查和探讨学校教师团队精神建设现状和实践途径,本文随机抽取75名教师和37名校长进行问卷和访谈,采用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对自己学校的团队精神建设现状的满意度和需求度较高,不同任职时间的校长对学校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对学校教师团队精神建设的途径进行初步的实践探索,包括开设分别针对教师和管理者的研修班;校本研修形成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关于合作、沟通、信任的学校团队精神建设系列团辅。

关键词: 团队精神建设    情绪管理    合作    沟通    信任

教育发展的关键和重点体现在“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无论是研究的内容还是方式,都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和领域,需要教师间更紧密有效地有机结合。目前中小学教育面临各种学业压力和学生问题,教师间交流变少,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而且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更无从谈起。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加入教师团队精神建设,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学校团队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依据

学校团队精神是学校组织文化的一部分,教师团队精神是教师团队的灵魂。中小学教师团队精神建设则是教师为了学校的发展相互合作信任,以向心力、凝聚力为境界的学校最高层次的精神,包括服务精神、合作精神、大局精神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学校教师团队精神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我国关于教师团队方面的理论探索,最早追溯到教育部1957年1月颁布的《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中小学开始建立学科教研组(周开杨&朱迪,2010)研究认为,情绪管理是学校管理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贾微(2012)提出了提高学科教师团队专业建设的投入、重视学科教师团队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重视学科教师团队带头人的培养、创新学科教师团队运作的形式和提高学科教师团队工作的实效等改进策略。李继良(2015)认为可以从营造学习氛围、鼓励个人超越、倡导知识共享、改善必智模式和提升创新能力等角度进行学习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何薇(2016)认为可以从团队建设中引导教师体验专业成长和个人进步的成就感,体验同伴互助、和谐共进的融洽感,从而有效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中小学教师团队精神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中小学教师团队精神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教师层面)。

通过文献检索和实际调查分析,采用具有一定信效度的自编调查问卷—中小学教师团队现状调查问卷。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数据使用spss软件分析。随机抽取部分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被试,收回有效问卷75份,有效率为93.8%。

(1)中小学教师团队精神建设的现状调查总体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中小学教师对自己学校的团队精神建设现状的满意度较高(M=52.93),标准差为7.32。同时教师的需求度较高(M=33.05),标准差为4.35。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目前对自己学校的团队精神建设现状比较满意。56%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团队成员之间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77.3%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内教师之间的沟通良好,58.7%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共同学习活动,(如组织开展教师集体备课、培训、合作科研等)。中小学教师同时对于自己学校的团隊精神建设的需求度和期望值较高,69.3%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师团队能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61.3%的教师认为许多教学问题能在学校团队活动中(如备课组、教研组)得到解决或找到答案,62.7%的教师认为学校团队活动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

(2)中小学教师团队精神建设的现状调查具体分析

此次调查抽取四种不同教龄的老师。11年—20年教龄教师的平均分(86.71分)>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86.54分)>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86.00分)>6—10年教龄的教师(83.08分)。运用方差分析发现,F=0.336,p=0.8>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不同教龄的教师对团队精神建设都有自己的满意度和需求,所以在学校团队建设的现状满意度和需求度上无显著差异。

此次调查抽取不同性别的教师。男教师的平均分(89.4)>女教师(84.28分)。对不同性别教师的团队建设调查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方差方程的齐性检验的结果表示,p<0.05,说明方差的差异显著,所以假设方差不相等,双侧检验p=0.029<0.05,男教师对学校团队建设的满意度和需求度显著高于女教师。笔者认为这种性别差异来源于男女在社会角色的差异。男性更注重于职业发展,更希望自己的才能在学校团队中得到发挥,从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解决问题、教师间交流,同时释放教学和生活压力。女性除了职业发展外更偏向于重视家庭,职业和子女的压力可能让一些女教师难以安心地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在工作之余更希望与家人相处。

2.中小学教师团队精神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管理者层面)。

通过文献检索和实际访谈,采用具有一定信效度的自编调查问卷—中小学校长团队现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部分中小学校长作为研究被试,收回有效问卷37份,有效率为92.5%。

(1)中小学校长团队精神建设的现状调查总体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中小学校长对自己学校的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M=92.19),标准差为4.92。调查显示,97.3%的校长认为学校团队活动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75.7%的校长认为学校教师团队能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86.5%的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经常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提供平台;62.2%的校长觉得自己学校的领导团队有能力和威望,善于解决团队冲突,率领团队实现目标。

(2)中小学校长团队精神建设的现状调查具体分析

此次调查抽取四种任职时间的校长。任职20年以上的校长的平均分(97.0分)>任职时间为5年以下的校长(94.28分)>任职11—20年的校长(90.2分)>任职6—10年的校长(89.69分)。运用方差分析比较四种不同任职时间的校长得分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发现,F=3.33,p=0.031<0.05,可知不同任职时间的校长对学校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任职20年以上和五年以下的校长对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视程度偏高。

笔者认为任职5年以下的校长相对6年—20年的校长更注重于学校团队建设,他们刚从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校长,大部分还担任着教学工作,成为全方位的领导者,更加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教师之间交流、相互学习及业余生活提供平台。通过重视教职工的团队精神建设,主动关心和爱护教职工,了解并满足下属的需要,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地领导和激励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学校教师团队精神建设的建议和初探

1.教师对学校团队的需求主要表现教学、心理健康和业余活动三个方面。

通过访谈发现,在教学方面,学校应多组织教师间听课、评课活动,多开展一些共同体的校际交流活动,团队建设要有年龄梯度,对各年龄段的分工不同,多开展教研活动。在心理健康方面,学校团队成员应相互理解信任、资源共享,学校决策应多站在教师角度,征求教师民主意见,给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对教师的控制感,多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情绪管理、压力管理方面,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建设一个和谐明主快乐的学校团队。在业余活动方面,学校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如素质拓展活动,管理者做好规划,多开展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

2.开设针对教师和管理者的研修班。

笔者和团队通过文献检索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实践探索,设计为期三天的针对教师的情绪管理和减压研修班。首先,通过讲授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理论,了解不良情绪和压力产生的来源、征兆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其次采用人际互动和研训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学员情绪和压力管理的能力,体验积极心理学角度下和正念下的情绪管理与减压法,相互学习,学以致用。通过走访各校校长、问卷调查等形式在本校的校长培训班中增设关于领导力提升的课程。以设计学校课程建设方案为切入点,开展相应的管理实践活动。在设计方案、研讨交流、学习先进学校经验的过程中,实现领导力的再提升。

3.通过校本研修,形成学校团队精神建设系列团辅方案。

笔者认为,学校团队精神中最主要的是沟通、信任和合作。培养善于沟通、欣赏别人的能力可以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觉,在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的同时更好地运用沟通的技巧。学校教师间的相互信任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各种学习型组织、营造和谐的团队气氛和共享性团队文化的创建。学校团队建设系列团辅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此途径可以进行推广。

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对自己学校的团队精神建设现状的满意度和需求度较高,不同性别的教师、不同任职时间的校长对学校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培养学校教师和领导者的团队精神意识可以使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和团队发展取得共同进步,同时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李玉芳.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及其开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251.

[2]李继良.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55.

[3]周开扬,朱迪.情绪管理:学校管理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8):53-54.

[4]贾薇.学科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師范大学,2012:43.

[5]何薇.中职学校团队建设对提升教师幸福感的促进作用[J]..高考(综合版),2016(03):156.

猜你喜欢

情绪管理沟通合作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