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文学经典导读类课程的“教考合一”

2019-05-08王世立

关键词:文学经典教学改革高校

王世立

摘    要:文学经典导读类课程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改革既要考虑到院校的特殊性,又要遵循文学的规律。其中,坚持“教考合一”是课程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课堂教学方面,要做到趣味性、启发性和知识性的三位一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目标,通过加强课堂讨论、教师富于“侵略性”的观点、延伸课堂教学等手段,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打造立体化的文学课堂。考核方面,要用符合文学特点的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将考试变成一种学习和激励的手段,成为文学教育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通过多方面的探索与改革,逐步提高课程效果,使文学经典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发挥深层次作用。

关键词:高校;文学经典;教考合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4-0053-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升,与之相应的是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社会对人才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愈发受到社会的欢迎。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也面临重大的挑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要想培养高素质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英国19世纪人文主义者纽曼认为,人文教育必须高于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1]。而我国高校目前人才培养偏重专业素质和能力,在学生的心理、情感、审美及价值观等方面关注不够。在高校学科及课程体系中,文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领域之一,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审美观及人格情操等方面有巨大的作用。那么,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如何开展?如何在文学教育中突出不同院校的特点?本文将结合笔者及所在教学团队近年来在高校进行文学类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实践,谈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笔者认为,要想使文学教育对学生产生切实有效的影响,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形成既符合不同院校学生水平和特点,又遵循文学规律的教学机制和体系。而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与考核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态和效果。因此,本文拟从这两大方面展开论述。

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打造充满吸引力的文学课堂

文学课堂要努力做到趣味性、启发性和知识性的三位一体。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一方面遵循教学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考虑到文学规律及学生的接受心理,以及不同类型院校学生的特殊性。

(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目标,化被动学习为

主动学习

文學类课程重在启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的自觉性与自主性。

1.尽量避免或减少对课本上知识及常识的灌输,多扩充课外知识,讲解一些学生不了解、不知道的知识与情节。新鲜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于文学课堂而言,内容始终是王道。如果所讲授的内容相对陈旧,或无法刺激学生的兴趣点,那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失败的。

2.尝试用新鲜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兴趣。文学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注重体验与感悟,全过程都必须有个体情感的参与。因此要使课堂生动有趣,必须有一些具体感性的元素,不能空洞说教和灌输。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文学性语言表达、个人真实生活经历、巧设悬念、随机幽默等感性手段,提高学生的体验度。“大师级教授喜欢使用清晰、完整的温情语言,用温情语言讲故事或者作解释。他们会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提问,把听众吸引到书面材料之中”[2]。总之,要将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趣味性是表达手段,利于听者接受;启发性与知识性凸显的是内容实质,虽然这是教学的中心,但表达手段亦不能偏废。当然,我们也不能只注重表达方法,一味讨听者喜欢,忽略内容实质,那样就舍本逐末,如同说书人一样,只有娱乐性质,会严重偏离课堂教学的本质。

(二)营造讨论式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的学术含量

文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集审美性、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综合知识体系,从而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的就是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文学教育的发散性决定了从事文学教育的教师必须有非常宽阔的知识面。然而在课堂教育中,如果教师一味追求知识的灌输,忽略学生的自我感受,将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高校文学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式、注重知识积累的学习转变为注重体验,意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启发式、研究性学习,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的更新,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便捷的时代,课堂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网络的便捷使学生遇到有知识需求时,首先会求助于网络,而且很容易得到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教师在思想观念上不能给他们以启发和冲击,那么课堂也就很难吸引他们。

文学课堂本身应该是思维的碰撞,充满论争与对话应该是常态。但当今的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习惯于中小学灌输式学习,不爱发言提问,且学习功利性非常强,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如笔者曾经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过以流行歌曲与大众文化为主题的课堂讨论,由于讨论主题很贴近他们的兴趣和生活现实,使得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自然很好。

另外,教师的授课要有“侵略性”。这主要表现在学术观点的侵略性和颠覆性上,要敢于讲出属于自己的新颖的见解,中规中矩的教学永远不会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师要善于通过个人新颖独到的见解来改变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成见,激发他们探索与对话的热情。当然,追求“侵略性”并不意味着故意标新立异,更不是为了立新而哗众取宠,而是基于对所讲内容深入研究后得出的属于自己的创见,这就需要高校文学教师不能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只求知识的给予,一定要突出学术性。“大师级的老师不单单是优秀的讲演家或讨论的领导者;从根本上来讲,他们更应该是特殊类型的学者和思想家,引领自己和学生钻研学问,享受智慧人生”[3]。也就是说,要想在大学教好文学,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学者,不能做固守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教书匠。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曾经有意识地将自己课题研究所用到的方法带到课堂教学中,并提出了很多让学生觉得新鲜且有启发性的观点。比如近年来,笔者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唐宋诗词,通过严谨的学术方法,考量唐宋诗词名家名篇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以及经典地位的演变。在上“唐宋诗词鉴赏”时,笔者便以课题研究成果“唐宋诗词经典排行榜”导入,让学生了解自己心目中的经典诗词人的地位与通过学术方法排列出的经典次序有何不同?当学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时,便有了探索的动力。有时,还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对唐宋诗词在互联网时代的接受程度进行实时搜索,以此了解古代诗人诗作在当代读者中的接受状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他们的思维大有裨益,还让他们接触了一种融会贯通、多学科交叉的学术方法,使课堂有了学术含量。

(三)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打造立体化的文学课堂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过:“课程学分是死的,分裂的。师长人格是活的,完整的。”[4]文学教育更要突出人格的熏陶,而这种熏陶,往往在课堂上很难完整展示,这需要教师在课下与学生多互动交流,通过生活中的交往来对学生言传身教。言传身教并不是文学教师的专利,但由于文学本身超强的人文性,因此毫无疑问,文学教师的影响理应是最大的。

文学教师应该主动在课下多和学生互动。然而现在的学生由于个性很强,普遍不太愿意和教师主动沟通。现代信息手段发达,尤其是手机网络更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信息手段的优势,主动与学生沟通,特别是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及所在教学团队近两年来在授课的过程中,尝试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手段与学生交流,让他们将自己平时的学习心得通过微信、微博相互分享,这样就使得学习变成了一种动态的交流。有的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词或散文通过网络发布后,引来很多粉丝的点赞和评论,这其中也有很多中肯的批评和建议,但更多的是让学生收获自信,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动力。

二、考核方式:用文学的方式进行有文化的

多样化考查

受中小学标准化考试的影响,以往文学考试往往注重对知识点的考查,对文学鉴赏与感悟能力的考核不足,而且考试主要通过试卷的形式,非常单一,往往很难全面考查出学生真实的文学水平和综合能力。很多中学生普遍反映虽然喜欢上语文课或者阅读文学作品,但非常厌倦甚至畏惧语文考试;也有很多学生平时非常热爱文学,文学素质也很高,但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这些现象的出现往往折射出以往语文考试文学考查环节出现的偏差。这样的现象从中小学延伸到大学,在高校文学类导读课程的考试中也普遍存在。

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以往文学教学内容和考试是脱节的。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对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坚持“教考合一”,用符合文学特点的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通过考试,一方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将考试变成一种学习和激励的手段,成为文学教育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最终让学生不仅乐学,还要乐考。笔者所在教学团队近几年在考试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效果良好。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强化过程考核,削减期末考试的比重

很多学生对考试有一种畏惧心理,且考试本身也有很多偶然因素,导致一次考试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封闭而又预定的考试内容, 会让学生只注目于课本的知识甚至老师圈点的范围,仅仅掌握一些零散的概念与结论,而无心于课外知识的累积与补充,也懒得去将已知内容融会贯通”[5]。因此,根据文学课程的特点,可以采取课堂讨论、课外习作、专题演讲等形式进行全方位考查。通过这样的全方位考查,可以大大减轻学生考试的压力,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平时的语文学习。

(二)考核标准多元化,突出学生特长

由于文学是综合的知识体系,用单一的标准很难客观反映每个学生真实水平。有的学生可能偏重于写作,有的学生作品感悟能力很强,有的则是有比扎实的文学基础。对于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如果用一刀切的方式去考核,不仅不能展现他们的特长,还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尝试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作有针对性的考查。例如笔者曾经在讲授“古典诗词鉴赏”的时候,制定过一个特别的考查标准,即通过诗歌背诵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方法是:第一次上课给学生提供一份“唐宋诗词经典名篇100首”篇目,在课程进行期间,能熟悉背诵并最终通过抽查,可以认定平时成绩为90分以上,且享受期末总评成绩加10分的奖励。另外,还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写作、文学竞赛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方案,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教”与“考”高度统一,倡导科学化命题

由于以往的语文考试普遍存在教考分离的现象,上课所学与考试内容严重脱节,这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积极性不高,也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一些学生认真听课,但未必能考高分,而很多学生平时经常缺课,但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仍然能考出不错的分数。受中小学标准化考试的影响,以往高校文学类课程试卷命题偏重识记和知识点的考查,对审美和鉴赏等反映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不足,所以出现了以上现象。著名大学语文教育专家杨建波教授针对这种现象就明确提出:“必须更新考试观念,将‘考立足于学,将考试注入更多的学习内容,把考试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6]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近年在命题时,首先在题型设置上减少客观题的比重,以简答题、论述题等主观题为主,且考试内容紧扣教材;以课堂所讲内容和方法的考查为主,课外内容考查为辅。另外,还增加“名句鉴赏”“文学热点透视”等體现学生能力的新题型,努力做到以考促学、教考结合。

总之,高校文学经典导读类课程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中核心的一环,在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在新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之下改善教学效果,真正使文学经典导读类课程深入人心,就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各个方面多管齐下,尤其是要在教与考这两大核心环节上下工夫,教考结合,以考促教。因此,需要教师在观念上与时俱进,苦练内功,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及职业修养,这也是实现文学经典导读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3.

[2][3][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第2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8,128.

[4]钱穆.新亚遗铎[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5.

[5]刘伟生.文学教学中的考试何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2).

[6]杨建波.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自助考试[J].理论月刊,2001,(11).

猜你喜欢

文学经典教学改革高校
永恒的莎翁
我眼中的莎士比亚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