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班级的大学校园美化方案研究

2019-05-06吴学婷李成虎谭亮潘诗涵刘鑫

园艺与种苗 2019年3期
关键词:宿舍楼校园环境美化

吴学婷,李成虎,谭亮,潘诗涵,刘鑫

(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近年来,校园环境的美观程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精神品位和人文素质。随着通识教育理念被广泛接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有浓厚的人文氛围[1],使每一栋建筑、每一片绿地、每一棵花草树木、每一块青砖石瓦、每一个景观小品,甚至每一个警句标牌,都能闪烁文化的光芒,散发人文的气韵。校园环境中的各种景观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观念和习惯[2]。要用优美的校园景观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学校的情怀,使教育目标的外化形式逐步内化为学生内心的自觉境界,使学生的思想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得到熏陶和升华。但目前校园景观脏、乱、差的现象突出,原因在于校园美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细致的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三分建设和七分管理的工作原则[3],而由于资金、时间、工程量大且不易实施等因素,学校管理力度不足,基本采取统一处理的解决方案,造成了管理和维护中的缺位。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园景观美化方案。

1 校园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在大学校园内的主要活动场所中,如教学楼和宿舍楼等,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设施维护差。教学楼和宿舍楼走廊墙壁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墙面凹凸不平;楼下的灌木丛因长时间未修剪而参差不齐,这与后期管理不足、维护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人为破坏严重。教学楼和宿舍楼走廊墙壁的涂鸦、划痕较多;楼下草坪踩踏痕迹严重,乱扔、乱丢的垃圾随处可见,这些都是由于学生维护校园景观的意识不强,学校宣传的力度不够。

学习氛围不够浓厚。部分学生反映教学楼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宿舍楼的情况更加严重,在宿舍里没有学习的动力,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在网络游戏上。

2 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园美化方案

2.1 总体设计

总体来说,该方案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对教学楼和宿舍楼的走廊、绿化带进行分块化管理,由班级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自主管理,包括粉刷墙壁、维护绿化带、建设文化墙等。学校进行监督和评比,可以将评比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以确保学生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实行分块化管理,达到化整为零的效果,不仅降低了学校维护校园环境的资金成本,而且解决了后期维护管理不足的问题,保证了教学楼和宿舍楼的走廊、绿化带随时都保持干净整齐,为美化校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美化校园建设的方案,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早在1993 年就已经实施,通过提高老师和学生的参与感,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员工美化校园、创造文明环境的积极性[4]。

2.2 具体实施

针对前期调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班级分配校园环境美化任务,如走廊墙壁老化严重,可以让负责走廊的班级粉刷墙壁,并进行后期的维护管理;灌木丛枝叶凌乱,可以让负责绿化带的班级定期修剪灌木丛。通过设立标语,来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尽量减少人为的破坏。在走廊的拐角处,一条“垃圾不落地,文明新演绎”的标语提醒不要乱扔垃圾;在走廊的墙壁上,一句“大家的脸面要珍惜”的标语告诫不要在白净的墙壁上涂鸦;在青青的草坪里,一句“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无妨”的标语提示不要踩踏草坪。同样,也可以在走廊墙壁靠近廊灯开关的地方贴上“节约用电”的标语,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对于标语的内容和设立地点,需要班级成员根据自己的管理区域进行策划。

针对学生反映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的问题,经过调研,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缺少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具体表现为对学习采取敷衍的态度,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外也很少积累专业所需知识,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了解专业的前沿技术等。为此,在美化校园环境的过程中,提出了在教学楼和宿舍楼的走廊内设立文化墙的构想。文化墙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是反映班级动态的照片,以及优秀学生的介绍,通过对班级学习成绩、考勤、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展示,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维持优势,弥补不足,形成“争优比学”的优良作风,提高学习的氛围;也可以是班级的生活记录,记录下4 年大学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展现班级的特色,为学生提供难忘的回忆;还可以是各自专业的特色文化墙,包含了该专业的前沿技术、趣味知识等方面,从而提高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知程度,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文化墙的设计因班级、专业各不相同,充分体现各个班级、各个专业的特色,增强学校的人文氛围。

青年学生的思想活跃,一方面需要精神的安慰、思想观念的寄托、情感的抒发;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意识,有意无意地拒绝灌输,排斥权威[5]。而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园美化建设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这一特性,通过自主管理增强学生美化校园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达到师生共建美丽校园的目的。在管理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文化墙的建立也使校园的学习氛围和人文氛围更加浓厚,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也为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留下难忘的记忆。此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创新能力的锻炼至关重要。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园美化建设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标语、文化墙的设计,绿化带灌木丛修剪的形状,都需要发挥创新思维,大胆想象,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好机会。

3 方案实践概述

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组织了8 名同学进行实践。实践地点定为南昌航空大学内1 座用于收集与处理垃圾的小房子,其墙面污迹斑斑,目标是粉刷与美化墙壁。经计算,需要粉刷的墙壁面积约为56 m2,理论上1 kg 补墙漆可涂刷6~7 m2的墙面,墙面需要涂刷2 遍,所以共需要18 kg 的补墙漆。除此之外,还需要粉刷工具(刷子2 把、砂纸及手套)、颜料和绘画工具。在本次活动中,2 名学生为1 组,1 名学生负责刷漆,另1 名学生在旁辅助(图1)。2 天后,等墙壁上的涂料干透,再在墙面上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绿色的树丛与旁边的常青树相得益彰,金黄色的向日葵正仰头望着朝阳(图2)。学生们的辛勤劳动让这座毫不起眼的小房子成为道路上的一抹亮色,而改造这座小房子也加深了学生们美化校园的意识。此次改造实践的费用共计357 元(涂料317 元、粉刷工具10 元、颜料及绘画工具30 元),而工程承包所需的费用为40 元/m2,共计2 240 元,是本次实践费用的6.27 倍。

图1 学生分工完成粉刷墙面

4 小结

通过实行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园美化方案,弥补了学校在校园环境维护管理方面的不足,降低了维护校园环境的资金成本,而且分块化管理也降低了实施的难度,使方案更易于实行。实践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其美化校园的成本仅为工程承包成本的1/6。同时,通过班级管理来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既培养了学生美化校园的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又增强了学生对自己

图2 墙面粉刷和美化后的效果

(责任编辑 李杨)

猜你喜欢

宿舍楼校园环境美化
山楂树
迷彩色在通信基站天线美化中的应用探析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公共建筑调研报告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迎接新学期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基于pathfinder的宿舍楼紧急疏散优化
美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