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古诗教学策略探析

2019-05-04舒琴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学生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传统方法、新理念相融合,能克服以往古诗教学的局限,实现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从教学形式到教学过程的创新,从而使基于网络环境的古诗教学成为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关键词:网络环境;古诗教学

作者简介:舒琴,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红谷滩分校一级教师。(江西  南昌  330000)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7-0101-02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特殊的课文,它的语言极为含蓄凝练,句子间跳跃性大,再加之写的内容都是古人古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较大差异,这使得不少学生对古诗学习缺乏兴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传统方法、新理念相融合,能克服以往古诗教学的局限,可以实现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从教学形式到教学过程的创新,从而使基于网络环境的古诗教学成为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基于网络环境的古诗教学能够利用网络优势,将声、像、文有机结合,超越时空的限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使古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促进人们智力的开发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教师在古诗教学时利用网络就能通过色彩鲜艳的动画、生动逼真的音效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欣赏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这样教与学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1. 运用图像,再现情境。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情感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图片、录像,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运用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古诗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融合起来,既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又能让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在教学《暮江吟》一课时,笔者选择古筝曲《春江花月夜》配乐吟诵,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欣赏配乐朗诵,在柔美的音乐中想象那一幅幅清丽的图画,随着音乐的渲染,学生很快进入诗的意境中,仿佛看到了在夕阳的斜照下,暮江波光粼粼、光色瞬息万变的美丽景色。这如梦如幻般的美景,为学生潜在想象力的驰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提高。实践证明,运用音乐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网络交互,保持兴趣

一些诗句由于受字数、韵律的限制,又加之古诗语言具有形象性、多义性、模糊性、情感性和象征性等特点,使得它们较难理解,学生望而却步,失去学习信心。依托网络的共享性、交互性,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更好地学习古诗,保持学习兴趣。

1. 师生互动,及时点拨。网络环境下的诗歌教学打破了以往的教师讲诗意,学生背诗意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老师制作的网页上进行师生互动,学生遇到问题能及时与老师交流。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笔者将与古诗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学习方法、重点字词注释、插图、录像、配乐朗读等通过图片、文字、音像等形式收录,设计成利于学生使用的信息库,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内容,进入不同的界面获得信息。在学习“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有的学生看了有关“绿”字选用的故事后,提出不能很好地区别出“绿”与“满”、“过”与“入”的不同之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绿”的精妙,笔者指导学生进入信息库点击录像,顿时,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个个入情入境,在观看中品味到了古诗的语言美。网络平台具有教学信息多样化,教学反馈信息及时性,便于教师及时调控教学,解决学生的疑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古诗,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达到资源共享,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或个人网页进行网上交流。如果在学习中有疑问,可以在网上提示请求其他学生的帮助,如在学习《示儿》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网上提出“不知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没有”的疑问,其他学生看到了,就给他发来了资料——《示儿》的“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诗意是: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这国家却是元军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通过合作学习,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决,学生在一起学习就更有劲了。

三、形式活泼,调节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异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传统古诗教学方法单一,不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网络环境下的古诗教学,教师在课堂中能利用交互性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调节学习气氛。

1. 利用游戏,解决疑惑。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歡的一种活动形式,运用在古诗教学中能给学生新异的刺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为了解决学生为什么“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疑惑,笔者以这两句诗的内容为素材设计了两幅找异同的图,一幅图完全是诗的内容:一名儿童正奔跑着,想捉住一只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丛中不见了,另一幅则在儿童的表情、动作和蝴蝶的颜色上有所不同。笔者先让学生做看图找异同的游戏,如果找对了,语音系统就会出现“你真棒”的鼓励语,做完游戏,说一说哪幅图上的儿童能很快地抓到蝴蝶,然后再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自然能体会“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妙处——黄蝴蝶飞入黄色的花丛中,当然找不到了。这种寓教于乐的游戏课件,学生既玩得开心,又能解决疑惑。

2. 巧设练习,积累巩固。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新颖的巩固练习,可以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了杜甫的《绝句》后,笔者设计了一个看图画打诗句的练习:让学生观察图画打出相应的诗句,比一比谁打得又快又好!在练习中,学生都很投入,而且大部分学生当堂背出了古诗,并打出了正确的诗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古诗描绘的意境,又轻松地完成了古诗的背诵,深受学生的喜欢。

四、拓展创新,形成志趣

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欲望,把自己的成绩、智慧展示在众人面前,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机制,而网络平台给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在教完《望天门山》后,笔者布置了自选作业:①喜欢朗读的你,请有感情地把这首诗读一读;②喜欢绘画的你,请把想象中的天门山画下来;③喜欢写作的你,请把“望天门山”改写成一篇散文;④喜欢搜集的你。请找一找李白的诗歌、轶事,编一份以李白为主题的小报……学生跃跃欲试,喜欢写作的学生调用平台资料室的精美图片,给图片配上佳句美文,将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在此时倾吐一番,写出了散文般的话语;喜欢绘画的学生利用画笔软件,根据诗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练习作画这让学生的兴趣更高,创作欲望更强,最终升华为学生的一种志趣,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环境的古诗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真正做到乐学、善学。

参考文献:

[1] 安宝生.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2] 蔡雷云.在诗意中熏染[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3):29-30.

责任编辑   张庆晓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学生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