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5-04王成波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音乐

摘   要:音乐是小学教育的必选课程,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艺术灵感不断增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声势训练将音乐中的律动和节奏通过模拟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被音乐教师广泛运用。本文在总结声势训练优点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音乐;声势训练;课堂教育

作者简介:王成波,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雁门口镇小学教师。(湖北  京山  431819)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7-0063-02

在现代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英语通常被认为是教学的重点学科,但随着国家对音乐文化教育的日益重视,小学音乐学科的地位不断提升,音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研究出丰富的教学手段,但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声势训使教师看到了音乐教育的希望,因为它可以将学生的思想和动作完美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既能够加快音乐的教学进度,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点

1. 声势训练的含义。声势训练是教师通过身边的器材或者肢体发出声音,比如拍手、跺脚等动作,将学生代入到音乐节奏中,产生音乐共鸣。通过声势训练,学生可以快速地掌握音律,熟练地将音节朗读出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声势训练的起源,它是将音乐和动作完美结合起来,运用自身的动作,使学生有效掌握自身发出的节奏,对音乐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印象。奥尔夫声势训练法的内涵是学生通过自身发出的声响,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音樂,沉浸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

2. 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点。声势训练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最多且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学手段,优势很多。首先,通过声势训练小学生的听音辨识能力得到锻炼。在音乐课堂中,学生通过声势训练能听出不同声音的区别,加深对此类声音的熟悉度。其次,通过不断的音乐动作训练,学生可以熟练运用音乐的表达方式,掌握每个音节的发出方式。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和领悟音乐知识,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在声势训练中不断地被激发,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声势训练中,音乐课堂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最后,声势训练让学生更快地记住音乐课堂的内容。小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乐于与周围一切事物进行接触,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求知欲望。声势训练的关键是学生对音乐内容的感知能力,学生感知能力强,声势训练才能顺利进行。在声势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记忆,有利于他们的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二、声势训练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1. 声势训练的重点是对音乐节奏的模仿。小学音乐教学是在音乐课堂中锻炼小学生听声辨识的能力,这也是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声势训练必需的环节。但是,如何对小学生的听声辨识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日常的音乐课堂训练中,要让学生在声势训练中熟练掌握音乐节奏,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中给学生留一些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学生反复揣摩音乐节奏,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评检查,让学生模仿音乐的节奏,最终熟练地将音乐节奏表现出来。声势训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音乐的音阶音符知识,熟练掌握音符和音阶所要表达的重要音乐信息,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力。声势训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将声势训练融入音乐课堂中,学生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音乐的活动。声势训练让学生学习掌握音乐的节奏,体会音乐氛围,发现并整理音乐节奏的变化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关音乐概念的理解。

2. 在游戏中进行声势训练。小学生处于好动时期,喜欢做游戏,好奇心强,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事物中。因此,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增加游戏环节,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以便达到理想的课堂状态和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节奏接龙”的游戏进行声势训练。首先,教师对第一个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阐述,然后由第一个学生向第二个学生进行节奏传达,然后最后一个学生将节奏完整地表达出来,学生通过反复的节奏模仿,就会掌握相关音乐的节奏,熟悉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声势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创作音乐节奏,保证每一个音乐节奏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创作音乐的节奏不能太复杂,要符合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节奏接龙”的游戏使整个音乐课堂既具有趣味性,也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师要了解学生实际的音乐水平情况,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时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音乐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对于音乐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使学生善于运用正确的音乐学习方法。

3. 注重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创作。音乐节奏的创作是进行声势训练中必需的环节,也是声势训练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在声势训练中要对音乐节奏的教学环节进行有效把控。比如在“其多列”的教学中,音乐时间短,学生对节奏的模仿比较到位,可以作为音乐节奏模仿的范例。教师可以先模仿节奏,当学生掌握了音乐节奏,并可以熟练地将音乐节奏演示出来时,再让学生根据自身对此音乐内涵的理解,创作新的节奏。在学生创作新节奏过程中,教师要减少自身的干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创作的节奏进行指导,但不能对学生音乐节奏创作的内容进行过多的限制,以保证学生充分地发挥音乐的想象力。

4. 随时检测学生声势训练的成果。一个合适的声势训练,是根据学生课后声势训练的反馈逐渐改进成熟的。教师要在课后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查并整理学生对音乐声势训练的满意度,将学生的反馈信息整理出来,并根据学生的课程反馈建议进行改正。音乐教师不能只追求教学进度,而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要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仅依靠正确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程度和掌握的音乐学习方法对音乐教育质量进行公正合理的评判。音乐教师在进行声势训练时,要随时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进度,了解学生是否彻底理解课堂讲述的知识点。比如教师在教学“幸福拍手歌”时,讲到某些熟悉的旋律时,教师可以通过拍腿的方式来表达歌曲中经典的旋律。而后,让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其他形式将节奏表现出来,并在下课前对学生的创新成果进行检查,对于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其创作困难的原因,改进音乐课堂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中学到知识。

音乐作为新课标中素质教育的规定学科,教师要在课堂中不断进行声势训练,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逐步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星霞.小学合唱中有效使用声势教学法初探[J].学周刊,2018,(24):170-171.

[2] 何可人.小学音乐教学中声势训练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10):66-67.

[3] 高星.声势教学让农村音乐教学课堂“活”起来[J].音乐时空,2015,(23):142+115.

[4] 张金富.声势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1):78-80.

责任编辑   张庆晓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音乐之国”
浅议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提高智障生计算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教育无处不在
音乐
浅析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