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

2019-04-28

新青年 2019年4期
关键词:闽南人提线木偶傀儡

一方桌台,木偶头雕刻,展现喜怒哀乐。

一方舞台,提线木偶,演绎爱恨情仇。

清人蔡鸿儒曾在《晋水常谈录》中介绍泉州提线木偶戏:“傀儡,木偶也,今俗之线戏……泉人最工此技。”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悬丝木偶”“线戏”“弦丝傀儡”,顾名思义,由其操作的弦线而来。旧时,闽南人逢吉庆盛事,常邀请木偶戏团来演出庆贺,故提线木偶戏又称为“嘉礼戏”。

提线木偶的每具木偶身上系有16条提线,最多的有30多条,由艺人在幕后操纵表演,赋予没有生命的木偶思想感情,从而演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精彩动人的故事。正是“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

泉州木偶戏是一种提线木偶戏,又名“线戏”。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至今仍保留着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以及獨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种,也是我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和不争代表。

2006年泉州木偶戏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实现了我国在此项目零的突破。

猜你喜欢

闽南人提线木偶傀儡
水傀儡考论
东汉
东汉———皇帝成为受人摆布的傀儡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发展思考
泉州提线木偶动作形式探微
客家提线木偶戏的艺术传承及改善路径研究
一天早晨
从张氏族谱看客家人与闽南人的异同
傀儡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