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赏

2019-04-28王欣龄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竟陵萧衍沈约

芙蓉如云柳如月,琉璃灯火琉璃夜。瑟春桃夭黧枝斜,暗香迷离万书叠。纵是书生已然参加科举,明日便会知晓成绩,可他依旧喜挑灯执卷。而书总是停留在他手中,他的手反复摩挲着的那一页,不是担忧明日是否中榜,只因欣赏一古人,便思绪千匝。

沈约,字休文,休于文却执笔绘山河,点墨染一生。他常于阶墀寂然处久读书卷,竟几番不知今夕何夕。泛黄的素纸,松墨的笔迹,让他赏尽古今。好学至此,便是昼夜不倦,岁岁无休。

沈约之父因不愿成为弑君者,而致朱墙倒,碧瓦塌,颠沛南北。但沈约从来都是淡然笑之,不屑功名富贵, 不怨父亲之举,唯有缄默更入骨三分。待时局稍定,他喜温一壶酒,或煮一瓯茶,与诸多文士言谈诗书,挥毫当世。后来聚于竟陵王萧子良左右,便与王融等人被赞为“竟陵八友”,天下皆闻。其间,世人尤其欣赏沈约的文采,当时萧衍听闻大名,约见沈约。二人对酒畅谈世态,见解独特。萧衍便极为欣赏他的字字珠玑,博古通今,且为人恭谦有礼,欲将他招入麾下。可沈约虽看出他的治国之才与帝王之相,却不愿入官场,只想像好友陶弘景一般归隐山林,做个闲人居士。

朝代更迭,多难濒危。他怜悯天下百姓之疾苦,终是入仕,只愿百姓在他治理下有一地可安居。萧衍已韬光养晦多年,只待沈约能辅佐他成就帝业,他权衡几番,选择了助萧衍一力。果然不多久,萧衍称帝,遂了沈约一愿——轻徭免役,大赦天下。

世人雖皆惊沈约的书意风流,可这才华亦惊了萧衍之心,不再重用。他亦是无悔,当初辅佐萧衍不过是为一国百姓可安稳度日罢了。最终暮年卧榻,以自嘲腰带日渐松垮的方式打消萧衍的疑心,令人人笑言他是细腰男子,他也从不怨天命,不恨人事,就如水墨般淡然缄默。

至此,书生喃喃一语:“只愿东风如解意,不瘦沈郎腰。”沈约之爱民之心,让书生越发欣赏。窗外明月淡薄,他凝眸而望,心中便已立志:虽才华不可比沈约,唯愿初心以天下为重,永不忘初衷。

次日,书生已然为状元,可他脸上并无喜色,而是肃穆地骑着马。他看着繁闹的街市,心中更是坚定了志向,他要这盛世在他手中更加安稳,就如他所欣赏的沈约一般:功名富贵皆空,天下苍生为重。

【各有千秋】

“功名富贵皆空,天下苍生为重”,这不仅是文中书生所欣赏的,也是王欣龄同学执笔于此文所欣赏的。文章选材新颖,采用第三人称行文,透过书生的视角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念想和向往。通过讲述南朝政治家、文学家沈约的入仕、出仕经历,既直抒胸臆地赞颂了先人身上淡泊名利、心系苍生的崇高品质,又以书生为突破口,侧面抒发了作者见贤思齐、报效宏图的雄心壮志。值得一提的是,文章选材于沈约的人生经历,叙述有条不紊,语言文采斐然,紧扣主题的同时,一字一句都值得读者品味。

正如培根所说:“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瞿芷珞同学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对培根的话进行了一番深刻的理解。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于一件生活小事(卖废品)中,引出“欣赏”的主题;于一位平凡人(收废品的老大爷)身上,彰显善良诚实的美好品质。全文思路清晰,寓理于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指导教师 王纪金)

猜你喜欢

竟陵萧衍沈约
长寿皇帝萧衍养生之道
清代前期竟陵派的接受情况论略
书迷沈约
沈约“怼”书
沈约“怼”书
势有穷而必变
——竟陵派对晚明文学的反思与重构
梁武帝出家
竟陵派对近现代文学的影响研究
江湖飘萍,预谋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