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珠单抗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究

2019-04-28陈瑞强郭玉强

药品评价 2019年6期
关键词:雷珠血管性眼压

陈瑞强,郭玉强

濮阳市眼科医院眼科,河南 濮阳 45700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对视力功能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是一种继发性青光眼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存在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者是该疾病高发人群[1]。引起原因为纤维血管膜收缩牵拉、糖尿病史、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畏光、眼痛、角膜水肿、瞳孔缘色素外翻。病理状态表现为新生血管生长在小梁网致伤,纤维血管膜出现收缩,出现周边虹膜前粘连,致使房水无法正常流出,眼压升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有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青光眼水房引流植入术,在治疗过程中常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来提升治疗效果[2]。雷珠单抗属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3]。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究雷珠单抗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共6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5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例数为30例。入选标准:均为单眼发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存在眼部手术指征;年龄大于20岁、小于80岁者;临床症状为畏光、眼痛、角膜水肿等;无严重性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剔除标准:有眼部手术史者;存在用药禁忌证者;无法配合随访者;哺乳期、妊娠期者;拒绝参加本次实验者。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22~62岁,平均年龄(43.54±1.65)岁;病灶部位:左眼20例,右眼10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3.74±1.23)岁;病灶部位:左眼21例,右眼9例。组间差异检验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探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采用眼部半导体激光,分4次完成治疗,每次治疗时间间隔7天。中周部与周边部光斑大小设置为210~300μm,能量设置为160~240mW;后极部光斑大小设置为60~150μm,能量设置为110~150mW,曝光时间设置为0.2~0.25s,以Ⅱ至Ⅲ级光斑反应为佳,总光凝点为1250~17800个。

实验组给予雷珠单抗联合常规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患者在行完1次常规治疗后7天给予其雷珠单抗(批准文号:S20110085,厂家: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注射前为患者局部消毒、铺巾,使用1.0%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 (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082,厂家s.a. ALCON-COUVREUR n.v.)确定进针点,即在距离角膜边缘0.35cm处的睫毛状体平躺位置注射药物,用量为0.5mg/0.05mL,注射完毕后取0.2g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30743,生产企业:s.a.ALCON-COUVREURn.v.)给予患者眼周涂抹,涂抹后无菌包扎。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眼压、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采用上海伊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眼压计(型号:TX-20)检查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眼压,由专业人员操作。术后并发症:前房积血、低眼压、包裹泡出现、脉络膜渗漏、浅前房。

1.4 数据统计处理方式本次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数据结果均录入SPSS22.0数据库处理,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段眼压数据指标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眼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数据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视力小于0.1、0.1~0.2均小于对照组;治疗后视力大于0.2~0.6、大于0.6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 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数据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 1 不同时间段眼压数据指标结果,例=30,mmHg)Tab 1 Results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data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case=30,mmHg)

表 1 不同时间段眼压数据指标结果,例=30,mmHg)Tab 1 Results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data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case=30,mmHg)

?

表 2 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数据指标结果(例/%)Tab 2 Data Indicators Result of Postoperative Visual Recovery (case/%)

表 3 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数据指标结果(例/%)Tab 3 Data Indicator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case/%)

3讨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患者虹膜上存在新生血管,病因有纤维血管膜收缩牵拉致使房角闭合与眼压提升;糖尿病病史促使黄斑病变;视网膜中央的动脉阻塞。病理状态表现为新生血管生长在小梁网致伤,纤维血管膜出现收缩,出现周边虹膜前粘连,致使房水无法正常流出,眼压升高[4,5]。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畏光、眼痛、角膜水肿、瞳孔缘色素外翻。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而言,单纯性使用药物治疗效果较低,而使用手术治疗,术中极易出血和出现术后并发症,削弱治疗效果。据有关研究报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造成青光眼患者虹膜上出现新生血管的重要因素[6]。该因子具有较强的促进能力,通过与受体结合参与到病理性和生理性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因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提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效果。

本探究中实验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眼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单纯性常规治疗可改善患者视力与眼压,但加用雷珠单抗治疗后改善效果更大。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原则为通过对病灶部位进行光凝封闭,使视网膜无灌注区,进而改善缺血的视网膜以及改善因缺血造成的新生血管因子大量分泌情况,进而改善长期虹膜新生血管的症状。据大量临床报道,对于渗出合并屈光间质清、视网膜缺血者可在玻璃体腔中注射药物后行手术治疗,从根本上改善视网膜缺血情况,延缓新生血管的复发时间[7,8]。新生血管改善后行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为术者提供清晰的视野,提升治疗效果。我院给予实验组患者眼球内注射雷珠单抗后5、20、25min其眼压在术中出现一次性升高,在手术30min后可通过眼内玻璃体回流系统降低眼压,降眼压过程中其晶体状态、眼轴长度与有无青光眼病史无关联。雷珠单抗是一种新型的抗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人源化克隆抗体药物,分子结构有人体IgG1框架区、鼠单克隆抗体结合互补决定区,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亲和力极高,进入玻璃体腔与新生血管结合,可抑制其他受体融合,避免眼压升高[9]。我们研究中也证实,给予实验组患者玻璃体腔中注射0.5mg/0.05mL,除了药物引起的低眼压、一次性眼压升高之外,术后无一例高眼压出现。与刘勇[10]等人研究结果相似:贝伐单抗组前房积血2例、低眼压9例、包裹泡出现5例、浅前房2例、脉络膜渗漏2例;雷珠单抗组房积血3例、低眼压9例、包裹泡出现4例、浅前房3例、脉络膜渗漏3例,无一例眼压升高。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雷珠单抗有降低炎症因子分泌量的作用,用药后炎症因子减少,滤过通道不易被炎症堵塞,前房炎症反应低,出血量低,利于滤过泡生长。部分文献报道,单纯性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手术成功率为30%;单纯多玻璃体腔中注射抗血管内皮因子药物对控制患者眼压无明显作用,但可为预后治疗提供极为重要的窗口期[11,12]。本探究中术后视力小于0.1、0.1~0.2均小于对照组;治疗后视力大于0.2~0.6、大于0.6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消除虹膜新生血管,为下一步的手术治疗开辟新的道路,促使虹膜的新生血管和房角的新生血管消退,降低眼部炎症反应和改善视力。由上述可知,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具有降低炎症因子分泌量、改善视力、降低眼压、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采用雷珠单抗治疗,对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有明显的效果,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和改善视力。

猜你喜欢

雷珠血管性眼压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