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通培养视域下朋辈学业辅导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探析

2019-04-27王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王丽

【摘要】学业问题是贯通培养高中阶段的重点关注,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倦怠。因学业问题导致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解决的关键内容。针对贯通培养学生特点提出的朋辈学业辅导,能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具体实施需要把握契机、创新形式,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使朋辈学业辅导进入常态化,进一步实现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辅相成。

【关键词】贯通培养 朋辈学业辅导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84-02

2015年,北京市教委启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试验院校,接受两年高中教育后升入高职阶段,三年后经考试合格对接国内国外本科院校。此项目贯通高中教育、高职教育、大学本科教育,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职业教育的改革开拓新的道路。

一、学业问题——贯通培养高中阶段的重点关注

(一)贯通培养项目对学生学业提出高标准

高中教育作为贯通培养的初级阶段,也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奠定阶段,在对接国内国外本科院校的高目标、高标准下,对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贯通培养视域下,解决学业问题仍然是高中阶段的关键。

(二)学习倦怠——学生学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贯通培养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学习倦怠。学习倦怠是指学生由于长期的学习压力,或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动力,却又无法有效应对时引起的身心衰竭、对学习逃避和消极自我评价的心理状态。[1]具体表现在:

(1)学习动力不足:课堂表现萎靡,精神欠佳。旷课、迟到频率较高,同时将旷课的原因归于不喜欢任课教师的课堂。情绪低落,由学习动力不足引发的对集体活动等一系列学校活动的不感兴趣。

(2)学习自控力弱:学生仍然处于未成年阶段,封闭式住宿管理,保障其安全的同时,增多了学生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脱离父母的管理,自控能力较差的同学往往无心学习,贪恋玩耍。

(3)成就感低:其一体现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贯通培养项目的未来发展、人才培养定位等信息了解,家长为主导,代替学生进行选择,学生较被动,对贯通项目缺乏清晰的认识。其二体现在部分学生对自己在高职院校上高中并不认可。学生存在自卑感,认为再努力学习也难以有好的发展与进步,对未来缺乏信心。

二、学业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领域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贯通培养项目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进入试验高校进行学习,在方案、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体现着“贯通”的人才培养理念,其中,思想政治工作更是贯通培养理念一以贯之的核心所在。学业问题作为贯通培养高中阶段的重点关注,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领域。

三、朋辈学业辅导——贯通培养高中阶段学业问题的针对性选择

朋辈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2]贯通培养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需要督促与带动,无论在课堂还是课余生活,封闭式的住宿生活,朋辈的影响甚至会超越父母以及教师的影响。

四、朋輩学业辅导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把握契机,创新形式

朋辈学业辅导需要合适的契机以及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

(1)把握新生入学教育契机。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刚刚步入贯通培养高中阶段,学生必然怀着好奇与憧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狭窄,通过高年级学生进行学校事物的了解是主要的渠道,如学分的积累、学业的难度、课堂的管理、班级管理等。因此,建立“生活小导师制”,能够尽快帮助新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同时避免走弯路,减少摸索的时间成本。重点在于学业辅导,在学业上,新生最为关注的是如何能够顺利升学转段。因而,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开展座谈会,邀请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代表进行经验分享,组成“讲师团”,开展多对多的学业辅导,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较早地树立榜样,明确奋斗目标,赢在起点。

(2)班级内结对子、跨班级、跨年级结对子。对于学业极度困难的学生,可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进行辅导,通过制定辅导计划、辅导过程监督、辅导结果反馈等切实形成完善的辅导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各方面的想法也能够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跟进,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做实做细。

(3)小老师、大课堂。采取一对多的形式,由一名学科优势学生进行集中授课,能够更高效率地对多名学生进行辅导。在集体授课中,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产生影响,感染力强,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正面的影响,在集体中教育个体,使得个体能够逐步适应集体的节奏与氛围。

(二)建立长效机制,朋辈学业辅导常态化

为避免朋辈学业辅导的弊端,如缺少完整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培训措施 ,缺少丰富的活动载体[3]等,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1)辅导者的培训。辅导者同样是学生,在讲授方面相对生疏,对于辅导者的培训必不可少。学业辅导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辅导者对整个辅导活动的掌控,如了解被辅导者基本情况、制定辅导计划、决策辅导方法、实施辅导、进行辅导反思、追踪并反馈辅导效果等。

(2)完善学业辅导的组织管理。学业辅导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整体的协调与安排,缺乏组织性与纪律性的学业辅导随着时间的久远会逐渐分散,最终难以成型。具体如下:

第一,建立学业辅导组织团队(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参与,负责宣传、组织、协调学业辅导相关活动)

第二,筛选辅导者(实现优中选优,使其能够胜任辅导的工作,组建优秀辅导团队)

第三,实行考核(对辅导者以及被辅导者进行考核。包括参加活动情况,完成规定辅导课时并上交辅导材料等要求,由此评选优秀辅导者以及最佳进步奖,建立激励机制)

(3)辅导活动灵活安排。朋辈学业辅导采取突击式与日常式、正式组织与非正式开展相结合灵活安排。在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学业辅导进行助力,例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前夕,重要的会考等,都需要集中训练,强化学习,巩固辅导成果。日常辅导主要针对当时学习的内容进行点滴的积累与巩固,根据学校整体进度安排来进行复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业辅导的理想化状态构想。其一:参与人员范围扩大。以朋辈学业辅导为主,任课教师辅导为辅的双向辅导体系建构。将任课教师参与进来,提升辅导的整体水平,在知识的梳理、习题讲解、试卷出题等更具权威性,弥补学生作为辅导者的不足。其二:学习共同体构建。学业辅导长效机制建立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巩固并扩大参与人员,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团体,以学业问题探讨为核心,参与者优势互补,互为老师,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温倩雯.中职学校“三二分段”班与普通班学生成就目标、学业倦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侯雪莹.浅析朋辈学业辅导对于新生过渡时期的重要作用[J/OL].中国培训,2016(08):279+283.

[3]王穗洁,张彤.朋辈辅导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实效性研究[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3):4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