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亲外交: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两位公主

2019-04-27

文史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汉武帝匈奴公主

中国古代历史上虽然有很多公主,但是绝大多数只在史册上记载了她们的封号,仅有两位远嫁的汉朝公主,在《汉书·西域传》里详细记载了她们的人生。她们就是刘细君、刘解忧。

刘细君大义受命

刘细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载入史册的和亲公主,当年沿着丝绸之路,远嫁乌孙国(今新疆伊犁昭苏)国王,成功地实施了汉乌联盟,汉朝北方边陲因此得到了和平与安宁,也为丝绸之路增添了更多的传奇。

刘细君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史称“江都公主”。其父刘建,意欲造反被发现后自缢身亡;其母以同谋罪被斩,刘细君因年幼幸免于难,后在其叔父、广陵王刘胥教养下成长起来。刘胥非常喜爱聪慧美丽的侄女,派专人教授典章礼仪、音乐歌舞。二八年华的细君能诗善文、精通音律,成为王室中声名远播、才艺双绝的佳人。其芳名也传到了当时的首都长安。

乌孙国是天山脚下的一个游牧民族,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在汉与匈奴的较量中,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与乌孙国结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刘彻为抗击匈奴,派外交大臣出使乌孙国斡旋关系。为增进双方友谊,答应将公主许配给乌孙王。乌孙王猎骄靡愿与大汉通婚且向长安送了聘礼。汉武帝想到了刘细君,一封诏书将其封为公主,令其和亲。对此,班固所著《汉书》有明确记载。

时值花季的刘细君,正憧憬着举案齐眉的婚姻生活,突然接到事关国家安危的使命。一个是小我,一个是大我。孰轻孰重,刘细君自然心里明白。

经过数月准备,刘细君踏上了西行之路。她走出京畿进入河西走廊,穿过天水、陇西、金城、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到达大汉边陲重镇敦煌郡,随后出玉门关走北道西行。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在乌孙国最美的秋季,到达赤谷城。

刘细君容貌美丽、气质高贵,加之公主身份,受到了乌孙朝野的热情款待。猎骄靡册封细君公主为右夫人。

作为汉朝与乌孙的第一个友好使者,刘细君积极联络乌孙上层贵族,初步实现了联合乌孙遏制匈奴的战略目标,基本完成了汉、胡团结的艰巨任务。同时,刘细君积极传播汉朝的先进文化。她的到来,使乌孙国开始有了琵琶、房屋,开始种桑养蚕等。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是刘细君对当时生活环境的描述以及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充分表达了自身的孤独与眷恋故土的复杂心情。这首《悲愁歌》被班固收入《汉书》,后来又收入汉诗,被称为“绝调”。

至汉代,传世的名篇都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色彩,唯独刘细君的《悲愁歌》,通过对周边事物的描写和述说,着重抒发了自己真切挚诚、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此,抒情诗广泛流传。

年迈的猎骄靡想让刘细君嫁给自己的孙子军须靡(官号岑陬)。出生汉室名门的刘细君当然不答应,在她看来这是一种乱伦的荒唐做法,于是向汉武帝请求返回故里。得到的答复是“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刘细君再一次无奈地接受了使命的安排,猎骄靡死后,嫁予猎骄靡之孙军须靡,封为右夫人,生一女。

公元前101年,刘细君因病韶华早逝。遵照其遗愿,人们将她葬在了乌孙国。

解忧公主勇闯乌孙

刘细君病逝后,汉武帝刘彻又封刘解忧为公主,接替刘细君肩负起和亲重任,做乌孙国国王岑陬的妻子。据西汉班固 《汉书》记载:“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陬。”文中的解忧,是第三代彭城(徐州) 楚王刘戊的孙女。其名字的由来源于先祖刘戊。刘戊因心怀不满,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身亡。刘死后,其子刘义家庭落魄,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此时的刘义夫妇生了一个女儿,取名解忧,寓意从此解除家庭忧愁,盼望她能改变困境。

公元前101年,解忧仍被封为右夫人,与左夫人匈奴公主同侍军须靡。

万事开头难。几年下来,刘解忧始终难以进入状态,没有生儿育女,而匈奴公主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泥靡,成为王位继承人。鉴于此,乌孙国与匈奴的关系变得日益亲近,而与汉的关系显得有些疏远。恰在此时,国王军须靡病危,见其儿子泥靡年纪弱小,便立下遗嘱,让其堂弟翁归靡继承王位,等到泥靡长大后,再将王位归还予他。

翁归靡继位,号为肥王。肥王依照乌孙国的习俗,续娶匈奴公主和解忧公主为左右夫人。解忧公主与肥王情投意合,接连生了三个王子,分别是元贵靡、万年、大乐;两位公主,分别是弟史、素光,成了名副其实的乌孙国国母。此后的数十年间,翁归靡对解忧公主关怀备至,言听计从,乌孙与汉之间关系日益密切,与匈奴则日益疏远。

站稳了脚跟的解忧公主,积极参与政事,致力于兴国安邦的事业。其间,汉朝的西北边疆安然,与西域诸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西域诸国争相与汉交好。丝绸之路极度繁荣,汉朝的威仪和影响进一步远播天山南北。汉武帝“联姻乌孙以制匈奴”“断奴右臂”的战略理念至此才得以真正实现。

此时,翁归靡上书汉朝,请求为长子元贵靡迎娶汉家公主。汉宣帝刘询随即封解忧公主的侄女刘相夫为公主。

然而,就在汉朝送公主至敦煌时,翁归靡病逝。按照上代国王岑陬的遗愿,国王原属于匈奴公主所生的太子泥靡。忍耐了几十年的泥靡终于等到机会。

在这次王权之争中,泥靡夺得政权,号称狂王。西汉朝廷见元贵靡没能成为国王,立刻召回公主刘相夫,取消婚约。刘解忧在乌孙苦心经营多年的成果,似乎一夜之间就要付之东流。

为维护汉朝在乌孙的权势,解忧公主再嫁狂王泥靡。虽然为狂王生了一个儿子鸱靡,但是夫妻关系非常紧张。泥靡统治乌孙国倒行逆施,解忧公主自然不甘心,于是策划了一场新的“鸿门宴”。

狂王负伤逃到北山,扬言母家匈奴将派兵平乱,于是乌孙国乱作一团,亲奴派势力高涨,连肥王的儿子乌就屠也归附狂王。就在剑拔弩张之时,乌就屠又突然倒戈,杀死狂王夺取政权后,与屯结于边境的汉朝西域都护府大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在这危难之际,当年一同前往乌孙国服侍解忧的宫女冯燎挺身而出。她以卓越的见识,出色的口才,巧妙斡旋,将乌孙国分疆而治,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化干戈为玉帛。汉朝与乌孙的边境再次迎来安宁。

后来,元贵靡和乌就屠相继病故,公主的孙子星靡即位。此时,一生经历了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代,并嫁三任乌孙王,在乌孙国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解忧公主已是古稀老人。思乡心切的她上书汉宣帝: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

汉宣帝以极高的规格接待和安置了这位大汉的功臣。解忧公主在长安安享了最后的时光。

猜你喜欢

汉武帝匈奴公主
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
汉武帝好推理
《辽史·公主表》补述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爱哭公主》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义退匈奴兵
小公主
树为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