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向推理哪种冷藏车车型最畅销?

2019-04-27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于立

专用汽车 2019年4期
关键词:冷藏车质心冷藏

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于立

面对空前繁荣、潜力巨大的中国冷藏车市场,作为冷藏车设计者,我们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车型选择标准,使得我们的产品既能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又能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本文将针对冷藏车、冷藏半挂车,梳理一套对专用车企业有效的车型选择思路。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销售冷藏车2.82万辆,冷藏车保有量约为14万辆,如美国这类发达国家,每500人就需要一台冷藏车提供运输服务,然而以我国现有的冷藏车数量,每一台冷藏车需要为1万人提供冷藏运输服务,显然我国的冷藏车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人民的要求,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作为冷藏车设计者,需要优先考虑车辆的安全性和客户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然而二者之间相互矛盾,我们要谨慎平衡两者,得到最优化的冷藏车产品。

客户理想需求

倘若不考虑国家标准、安全标准等多方的安全限制,作为冷藏车的使用者,我们优先考虑盈利能力;那么显而易见,有效容积大、额定载质量大、维护费用低是我们选择车型的重要指标。为了最大化利润,想要的理想车型外廓尺寸无限长,无限宽,无限高,车辆额定载质量无限大。

现实安全限制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显然现实中是不可能设计上述理想车辆的,那么就需要一些东西来限制这些欲望,最终与现实达成和解,这些限制就是下面要提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域限制等这里简称为安全限制。

作为专用车企业,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国标,国标是一款普适性的大方向,是最后的安全边界;其次还需考虑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及地域限制等。理想中的车辆无限长,无限宽,无限高,整备质量无限小,额定载质量无限大。受限于目前的技术及现有的道路基础设施,出于安全考虑,需要做减法,即从车辆的长、宽、高及总质量上进行限制。

客户的驾驶资格限制

作为一名冷藏车及冷藏半挂车设计开发者,这里用两种类型车型举例。

按照我国驾驶资格限制,不同的驾驶执照只能驾驶对应等级的车辆,从载货车分类中看,C1、B2、A2是客户面临的第一道限制,从C1到A2驾照获取的难度依次增高,而根据驾照的准驾车型及GA 802-2014 《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到,C1的驾驶载货车的极限值为轻型载货车,而轻型载货车的极限值为总质量小于4500kg,总长度小于6000mm;B2的驾驶载货车的极限车型为重型载货车,重型载货车即为总质量大于12000kg的载货车;A2的驾驶极限为牵引车、重型挂车,重型挂车为总质量大于12000kg的挂车。

从这里的限制来看,可以简略地看做是对车辆的总质量和长度的限制,似乎限制条件过少了,没有闭环,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国家标准及地域方面的限制

根据GB 1589-2016规定,冷藏车的极限外廓尺寸12000mm×2600mm×4000mm,冷藏半挂车的极限尺寸为13750mm×2600mm×4000mm,然而半挂车的前回转半径r最大不能超出2040mm,牵引销至半挂车最后段的距离不能超过12000mm。

根据半挂车的前回转半径的定义,半挂车牵引销中心线到半挂车前端距牵引销中心最远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距离,可以算出理论上长13750mm,宽2600mm是不可能同时满足。

经过简单验算,如图1半挂车俯视图所示。假设设置半挂车总长L,挂车牵引销中心到挂车最前端的距离L1,牵引销至半挂车最后段的最短距离L2,半挂车的宽度W;可以得到公式 :

L2的极限值为12000mm,根据市场反应调研,车辆的最大宽度2600mm必须保证,从而得L1≈1570,故半挂车的极限尺寸为13570mm×2600mm×4000mm。

图1

GB 1589-2016规定,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最大允许总质量,可以看到二轴货车最大总质量不能超过18000kg,三轴货车最大总质量不能超过25000kg,双转向四轴货车最大总质量不能超过31000kg,三轴半挂车的最大总质量不能超过40000kg。

由上述限制我们可以推论出三种车型

C1驾驶的极限车型: 外廓尺寸5999mm×2600mm×4000mm、二轴车、轻型货车、总质量4499kg。

B2驾驶的极限车型:外廓尺寸12000mm×2600mm×4000mm、双转向四轴、重型货车、总质量31000kg。

A2驾驶的极限车型:外廓尺寸13570mm×2600mm×4000mm、三轴半挂车、重型挂车、总质量40000kg。

将这三种车型的数据对比市场上现有的公告参数会发现:A2及B2可驾驶的极限车型的参数基本与市场基本相符合,而C1车型的参数在宽度和高度上有较大的偏差,市场上流通的在用车型大多数公告,外

廓宽度一般在2000mm~2200mm,高度一般在

2900mm~3200mm。

进一步分析后发现,GB 28373-2012《N类和O类罐式车辆侧倾稳定性》要求空载车辆稳定侧角大于35°。若要满足这个条件,根据力矩平衡定理,在底盘轮距及底盘质心固定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减少上装的质心高度,因厢体结构均匀,除了增加厢体底部配重减少质心外,只能减少厢体高度来控制质心高度。

而GB 15084-2013《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规定的极限视野,可以判断车型的极限宽度不能影响车辆视野。冷藏车中除了外视镜外,最外的部分厢体部分,那么厢体的极限宽度=驾驶室外宽度+视镜外伸量-视镜宽度。

从上述两个国家标准层面分析,冷藏车车型的宽度及高度还分别受限于车辆的驾驶室宽度及整车厢体高度。

C1对应驾照的车型若设计成2.6m宽,那么车辆驾驶室外宽将在2.4m左右才能不影响视野,那么我们需要选择拥有这种驾驶室的底盘。然而受限于C1车型需到路面宽度不足2.5m的乡镇小区完成运输任务,目前市场上并没有这种宽度驾驶室的底盘可以选择,但是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道路及其基础设施升级,2.6m宽的轻型载货冷藏车将会出现我国冷藏车市场上。

根据市场上现有整车外廓尺寸长5995mm底盘的参数,目前此类底盘的整备质量在2000kg左右,底盘空载质心高度在1000mm左右,底盘大梁离地高度为800mm左右,底盘的轮距一般为1700mm,因厢体的结构均匀,厢体的质心这里近似地看做厢体的几何中心,侧倾稳定角若控制在35°以上,若C1对应的极限车型外廓高设计成4m高,根据现有的数据,我们设底盘质量为m1,底盘质心高度为h1,厢体整备质量为m2,厢体的质心高度h2,整车的质心高度设为h3,底盘轮距的一半为l,这里我们设想一种极限状态如图2所示,即车辆刚好在侧倾稳定角在35.1°保持平衡静止,且未发生滑动现象。

图2

此时从正前方观察车辆,车辆仅有一点作用于侧倾平面,整车的重力垂线刚好通过这个点,这里忽略轮胎弹性造成的影响,将这个点近似的看成为轮胎与平台的接触点,此时我们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论出 :

根据力矩平衡 m1×h1+m2×h2=(m1+m2)×h3 近似的得出m2=300kg,在不调整上装部分质心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粗略的计算,上装厢体的整备质量仅为300kg,现今市场上流通的长度4m厢体质量在700kg~1000kg左右,显然以现在的技术4米长,3.2m高,2m宽的厢体质量要远远大于300kg,以目前现有的技术在保证厢体的保温性和机械强度的情况下,降低厢体质量难度很大,虽然通过配重的方式可以降低厢体质心,但C1类驾驶的极限车型总质量4500kg,再度额外增加配重,进一步增加了整备质量,降低了车辆的额定载质量,4m长、2.6m宽、3.2m高的厢体空有大容积,而额定载质量过低,这种厢体性价比不高。

图3

除此之外,市场上流通的C1极限车型外廓高之所以设计成3m左右高,是因为多数轻型货车需运输产品到小区、乡镇等限高的地区,这些地方的道路最大通行高度不到3.3m,故轻型车的驾驶室宽度、车辆的轮距、轴距的设计的都比较窄,整车高度降低,从而降低了转弯半径,保证车辆灵活性和良好的通过性,所以整车的外廓宽与高就变成了上述看到的数据。修正后,我们得出C1驾驶的极限车型外廓尺寸5999mm×2200mm×3200mm二轴车、轻型货车 总质量4499kg。目前的市场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限制,能基本确定三种极限车型的外廓尺寸和它们对应的总质量,在这两个框架下,我们可以确定A2、B2、C1三种车型对应厢体的大概长度13m、9.6m、4.2m。

对比市场中的现有冷藏车公告,会发现这三款外廓尺寸对应的公告的厢体对应长度为13~13.5m冷藏半挂车,9.3~9.6m冷藏车,4~4.3m冷藏车。基本与之前的推论相符。那么几乎可以预见这三款车型将会是市场上注销的车型。

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河南地区的知名冷藏车生厂商,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销售分布情况。根据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2018年1~6月销量分布,如图3所示,1~6月份销售820台,13m冷藏半挂车12台,9.6m冷藏车170台,4.2m冷藏车550台,其他车型88台。其中13m、9.6m、4.2m三种车型合计占比89%,其中4.2m占比67%。

从此销售情况我们大概可以分析出,目前市场上对冷藏车的主要需求是中短途,小批量冷藏产品运输。这类冷藏车运输里程短,制冷要求低,整车采购便宜,驾照限制不高,4.2m冷藏车目前是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冷藏车产品。作为冷藏车生产企业目前应该优先选择此类产品进行开发,在底盘选择上,应选择价格相对便宜,质量稳定可靠,售后方便,市场认可度高、底盘质心低,整备质量小、改装空间充足的产品进行改装,比如福田的欧马可、奥铃系列,江铃的凯运、顺达系列轻型载货底盘都是不错的产品,可以优先考虑开发。

对于我国的长途冷藏运输市场来说,9.6m冷藏车驾驶限制不高,B2就可以使用,9.6m冷藏车55m3左右的承载容积,四轴车,适中的采购价格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长途冷藏运输入门门槛。

13.5m冷藏半挂车80m3左右的有效容积,六轴列车,是目前单次冷藏运输的最大运载工具,其超高的运载量无可匹敌,然而严苛的驾驶限制、高昂的价格、苛刻的路面限制及匮乏的配套基础设施严重限制了冷藏半挂车市场发展。

2018年6月,财政部发布文件《财政部 税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8年第69号》中提出,自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对购置挂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这一文件的出台,预示着未来两年间半挂车的销量应该会有小幅度上升,随着未来我国路面及配套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提高,可以预见13.5m冷藏半挂车数量将会随之逐渐提升,成为未来远距离长途冷藏运输的主力军。

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迅猛,各个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但是其相对成熟的产品多集中于客车及乘用车,目前市场上并没有比较适用于改装且可靠的新能源载货车底盘。新能源车符合国家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未来的汽车产品市场必将有新能源的一席之地。然而新能源底盘产品目前造价高昂,存在能量密度低、续航里程不足、充电时间过长、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底盘自重过高改装空间不足等缺陷。因此目前新能源冷藏车发展并不太明朗,市场的需求虽然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会大量增加,但目前底盘产品不太成熟是一个痛点,是否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要打个问号。

4.2m车型冷藏车需求的运输里程短,载货量需求低,新能源底盘价格相对较低,可以比较好地规避目前新能源车面临的困境,我们可以考虑优先选择4.2m冷藏车车型进行尝试改装。

结语

中国冷藏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巨大,潜力巨大,但潜力巨大也意味着基础不完善,成长环境不佳。

作为冷藏车生产企业,企业力量薄弱,无法大批量全方位地申报设计冷藏车,所以要求我们必须精准地选择合适的、贴合市场的冷藏车产品,并且预估未来的冷藏车发展趋势,提前设计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产品。

从目前市场上反馈的信息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4.2m冷藏车及9.6m冷藏车还将是主销的车型,13.5m冷藏半挂车驾驶条件限制苛刻,基础设施和道路情况也不容易改善,高昂的采购价格和维护成本,将会剔除大批用户,但同时这些苛刻的条件也帮助我们筛选出了有实力、有能力的高质量客户,13.5m冷藏半挂车未来大有可为。新能源冷藏车我们可以优先考虑开发4.2m冷藏车产品,试探新能源冷藏车在市场上的反响,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新能源冷藏车的开发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冷藏车质心冷藏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
重型半挂汽车质量与质心位置估计
基于GNSS测量的天宫二号质心确定
强制性国标《道路运输 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 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和《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冷藏车强制性国标GB29753公开征求意见
日本冷藏车需求与中国有很大不同
——独家专访日本株式会社特殊自动车厢式车事业部制造本部副部长村瀬孝寿
2019年我国冷藏车市场回顾及2020年一季度市场分析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车用空调及冷藏技术展览会
基于近邻稳定性的离群点检测算法
巧求匀质圆弧的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