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自卑心理的案例及疏导途径

2019-04-26甘莉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自卑心理疏导案例

甘莉

【摘要】本文以一则幼儿自卑心理教育案例为例,分析幼儿自卑心理成因及表现,论述疏导幼儿自卑心理的对策,提出教师要及时发现、给予幼儿足够的关心;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幼儿;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指导幼儿积极面对困难,正确认识失败。

【关键词】幼儿 自卑心理 案例 疏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A-0077-02

自卑,在心理上是一种不健康、不正常的表现,在人格角度上也是一种缺陷。其实自卑的心理并不是与生俱来,从主观上说,是一个人在后天自我发展过程中,因为对自我评价存在误区而逐渐形成;从客观上讲,是个人因为某些缺陷或缺点,屡遭打击、产生挫败感等原因造成的。自卑往往起源于个人早期发育时期,也就是幼儿成长时期,一个屡次遭受失败挫折、不断怀疑自己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孩子,非常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作为现代教育的幼儿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幼儿的自卑心理扼杀在萌芽初期,从而积极有效地帮助自卑的幼儿找出原因,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通过不断寻找有效途径和办法,使他们形成独立、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性格。

一、幼儿自卑心理案例

一次户外活动时间,大四班的幼儿在操场上玩跳房子,很多幼儿非常大方地展示各种花样跳法。看着小朋友们的活泼表演,笔者欣慰地笑了。正当笔者高兴之际,突然发现角落里一个瘦小的男孩涛涛正远远地观察着笔者,一看到笔者注意到他,他又很快地避开了。于是,笔者走上前请涛涛小朋友展示自己的玩法,别的孩子一听,马上说:“老师,他不会的!”“老师,他不敢的!”这时,涛涛也低下头小声地说:“我不会!”之后,不管笔者如何鼓励,涛涛就是不肯尝试。最后,笔者蹲下来摸了摸涛涛的头,拉起他的小手,邀请涛涛跟笔者一起跳。笔者对他说:“老师牵着你的手,你不能放开老师的手哦,不然老师会摔跤的。”涛涛小朋友胆怯地跟着笔者来到房子前,很快就上演了“大手牵小手”的情景。涛涛玩得很开心,跳完一遍又想拉着笔者跳一遍。这时,笔者灵机一动,装作很累的样子对他说:“涛涛,老师跳不动了,跟不上你了,你跳得比老师还要好,要不现在你自己去跳一下给老师看看。”于是,涛涛高高兴兴地跳起来了。

二、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像涛涛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他们刚开始往往以消极的态度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较低;他们在园中也通常不爱表现,同时也不太受欢迎,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孤僻了。反之,如果教师能及时正确地引导幼儿,他们也会跟别的小朋友共同成长起来。美国著名幼儿心理治疗专家霍夫曼说过:当家长的需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我国南京市儿童研究中心的部分专家,根据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经验提醒家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是孩子成才的关键。研究中心的专家们解释道,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常常会陷入疑虑、困惑的尴尬境地。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也是孩子以及家长咨询最多的问题。成绩好、受教师欢迎的孩子,往往会被其他同学孤立,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孩子也常诉说会被人瞧不起、被其他同学冷落的事实。这些例子都说明,幼儿需要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指导和交流。通常,幼儿在人际交往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障碍:羞怯和自卑心理、孤僻心理、猜疑心理、忌妒心理、害怕心理等。其实,绝大多数人的心灵深处或许都会有羞怯和自卑感,许多青少年在遇到失败、遭到各种挫折的时候,面对诸多不利的外部环境往往显得无精打采,他们会以自己是个“不行”的人作为定性、理由,选择逃避自己,努力让自己接受已无能力面对问题的事实。

三、疏导幼儿自卑心理的途径

(一)及时发现,给予幼儿足够的关心

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异样,并走上前拥抱他、安慰他。教师的拥抱和触摸能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活动的关心,这对幼儿来说很重要。他们从中感受到被关怀、被重视与被关注,从而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肯定自己的行为并尊重自己。在上述案例中,当涛涛小朋友不肯玩的时候,笔者没有逼着他去展示,而是摸了摸他的头,邀请他跟笔者一起跳房子,让他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当涛涛还想玩的时候,笔者及时表扬他,并鼓励他自己去尝试。

(二)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幼儿

在很多幼儿的心目中,教师往往是崇高的象征,教师的话在幼儿心目中至关重要,孩子会不自觉地根据教师对自己态度来行动或表现,教师微笑面对每一名幼儿,给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如果考虑到时间问题而不能一一给幼儿表现时,教师也要注意说话的艺术,比如说:“老师下次请你!”这样给幼儿一颗安慰的糖果吃,一句话、一个微笑足以让幼儿开心一天,避免他们产生疑惑心理:老师都不跟我玩,是不是都不喜欢我?或者老师都不请我玩游戏的,是不是我不乖或者不够聪明?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幼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会被关注、受尊重,才能有效避免出现自卑心理。

(三)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收获成功的喜悦

在很多时候,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果,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让孩子找回自信的最佳方式之一。教师应适当“放手”,让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有利于培养幼兒的自信心。如当幼儿提出要替教师组织游戏或做小班长时,教师不妨给幼儿尝试的机会。在幼儿独立做事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用成人预想的完美标准去要求他们,而应学会宽容地对待幼儿在活动中的过失、缺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时,教师也要学会等待,而不是一味地催促,强化孩子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找回自信、相信自己,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展示了能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巩固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指导幼儿积极面对困难,正确认识失败

教师和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幼儿的进步,要善于用发现的眼光肯定孩子的进步,比如说:“老师发现你用的颜色比上一次漂亮多了。”“老师发现你比昨天更有想法了,能创造出更漂亮的作品来了。”在上述案例中,别人都潇洒地跳房子,但胆小的涛涛却还不会,迟迟不肯表现。这时,教师也可以引导涛涛发现自身的长处及不足,让他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从而坦然面对自己的弱点。这样,涛涛就不会盲目地以自身的弱点与同伴的优势作对比,而过低地评价自己。

自卑的幼儿往往期待获得教师更多的关心,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幼儿,同时对那些能力较差、性格内向的幼儿,教师更要有细心、耐心、恒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教师的态度可以影响一个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正确积极的引导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是幼儿树立信心找回自我、告别自卑心理的坚强后盾。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自卑心理疏导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的表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浅谈高中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机制研究
浅析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班主任疏导智障生不良心理的方法探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