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核—壳—皮结构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特性

2019-04-26周宏亮牛振军甘佩佩裴学武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余辉罗丹明荧光粉

周宏亮,牛振军,甘佩佩,裴学武,张 忠

(1甘肃省稀土发光材料重点实验室,甘肃 白银,730922;2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甘肃 白银,730922)

长余辉荧光粉是一种在去除光源(比如太阳光或紫外光)之后,仍然可以长时间持续发光的特殊发光材料[1]。目前,已有文献已经报道了可以将罗丹明B和SrAl2O4:Eu2+,Dy3+直接复合得到的红色长余辉荧光粉[2],但是罗丹明B直接包覆在荧光粉上,会导致荧光粉激发不足,同时由于染料和荧光粉的距离很近,会影响罗丹明B和SrAl2O4:Eu2+,Dy3+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从而造成复合材料的余辉性能十分低下,甚至只有几分钟余辉,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在这篇论文中,我们通过在Stober SiO2Nps的制备方法上增加一些步骤后成功获得了复合罗丹明B-SiO2Nps-SrAl2O4:Eu2+,Dy3+的红色余辉荧光粉,并对它的各种性能做了评价。测试结果显示:这种复合余辉荧光粉有很好的光致和余辉性能,因此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1 实验

1.1 原料

所用试剂有:无水乙醇(A.R.),去离子水,氨水(A.R.),正 硅 酸 乙 酯(A.R.),罗 丹 明B(A.R.),和 甘 肃 稀 土 商 用SrAl2O4:Eu2+,Dy3+。由于SrAl2O4:Eu2+,Dy3+的大约在数十个微米,我们通过实验制备出更小的符合包覆条件的颗粒。

1.2 合成制备

溶液A的制备:将0.1g的SrAl2O4:Eu2+,Dy3+放入烧杯中,接着分别加入19ml乙醇,3ml去离子水和3ml氨水后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B的制备:在制备溶液A的同时,将1.4ml正硅酸乙酯和3.6ml的乙醇分别加到另一个烧杯中。

然后,溶液A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10min,将溶液B逐滴加入溶液A中,这一步骤必须缓慢进行,否则很容易造成SiO2Nps的团聚,导致实验的失败。用保鲜膜将烧杯密封后以中速搅拌1h。这一步的目的是将SiO2Nps包在SrAl2O4:Eu2+,Dy3+的表面上。接着将一些罗丹明B(0.001g~0.2g)混入溶液中继续搅拌1h来确保罗丹明B与SiO2Nps的表面结合到一起,然后将液体在室温下放置24h来确保罗丹明B分子与SiO2Nps紧密结合。在此之后,将液体以8000rpm的速度离心5min,将粉末与液体分离,最后将粉末在80℃真空下干燥2h,即获得最终样品。

1.3 样品的表征

样品的颗粒形貌采用日立公司(JEOL)的Hitachi一SU8010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E Lambda 950)测得了样品的吸收光谱,并以BaSO4作为背底进行了校正。样品的紫外激发和发射光谱用以Xe 900(450W氙弧灯)作为光源的FLS-920T荧光光谱仪测试。用PR-305长余辉荧光粉测试仪测定了余辉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为了了解所得SiO2Nps和SrAl2O4:Eu2+,Dy3+的形貌,我们进行了扫描电镜的检测。如图1所示:左边的图是SiO2Nps,右边的是SrAl2O4:Eu2+,Dy3+,图像显示出:采用Stober法制备的SiO2Nps大约在200nm~300nm。

图1 SiO2 NPs(左)的扫描电镜;SrAl2O4:Eu2+,Dy3+(右)的扫描电镜

我们首先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E Lambda 950)测得了罗丹明B的吸收光谱,并用FLS-920T荧光光谱仪测试了商用SrAl2O4:Eu2+,Dy3+的发射光谱和罗丹明B的发射光谱。光谱表明:罗丹明B有很广的激发范围,其最佳激发位置位于490nm~590nm(图2中a所示)。这表明商用长余辉绿粉的发射位置与罗丹明B的激发位置完全重合(如图绿色部分所示)。罗丹明B的发射光谱则表明:其最强发射位置在585nm,并且称带状分布,红色部分一直延伸到650nm,是很好的橙红光材料。

图3中的余辉光谱展示了样品的余辉特性。以Xe900(450W氙弧灯)作为光源的FLS-920T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样品余辉光谱。样品先在紫外灯(254nm)下辐照了5min,然后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后测出余辉光谱。可以看到: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余辉光谱的形状不发生改变,样品具有稳定的发射光谱,但强度会逐渐下降。光谱中的最强峰出现在492nm和604nm,第一个峰是SrAl2O4:Eu2+,Dy3+的发射峰(绿光),第二个峰是罗丹明B的发射峰(红光),红光和绿光的起始峰值比为5.85,这个结果表明:SrAl2O4:Eu2+,Dy3+和罗丹明B之间有较高的能量传递效率,因此SrAl2O4:Eu2+,Dy3+的绿光被显著猝灭(吸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图3的插图中看到:这个比值随时间的增长而上升,在3h后,峰值比接近于10,意味着样品的颜色将会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更红。

此外,样品的余辉光谱主峰大概在604nm,这个结果表明与溶液中罗丹明B的发射峰相比,所得复合物荧光粉的发射光谱有红移现象。另一方面,我们从图3可以看出SrAl2O4:Eu2+,Dy3+的发射光谱有显著的蓝移,这是因为罗丹明B主要吸收绿光,所以SrAl2O4:Eu2+,Dy3+会余下较多的蓝光部分。这个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SrAl2O4:Eu2+,Dy3+到罗丹明B的高效能量传递。

图4(a)展示了所得复合红色余辉荧光粉的衰减曲线,在0.00032cd/m2的标准下,在紫外灯(254nm)下照射5min后,样品的余辉时间可达10000s,橙红色余辉的照片也可以很直观地证明样品的红色余辉。

图2 (a)罗丹明B的激发光谱;以及SrAl2O4:Eu2+,Dy3+的发射光谱;(b)罗丹明B的发射光谱

图3 在紫外(254nm)激发5min后不同放置时间的样品的余辉光谱, 以及红光与绿光组分强度的比值

图4 红色复合余辉荧光粉的衰减曲线(a),及其在水中2h或者在150℃下保温2h后的余辉性能(b、c)

3 结论

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在stober的SiO2Nps合成方法基础上,成功地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红色复合长余辉荧光粉,并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具有490nm和604nm两个发射峰,SrAl2O4:Eu2+,Dy3+的发射光作为罗丹明B的激发光最终使复合荧光粉发出红光,衰减曲线展示了样品在10000s之后还可以发光,同时样品在水和热处理后所表现出的稳定性非常好。

猜你喜欢

余辉罗丹明荧光粉
Sm2+激活的深红—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Na1–xMxCaEu(WO4)3 (M=Li, K)红色荧光粉的微观结构与热淬灭特性研究
Pr3+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西工大黄维院士团队在有机超长余辉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Li+掺杂Mg2TiO4:Mn4+荧光粉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白光LED 用磷酸盐基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EDTA络合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罗丹明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罗丹明B的含量
白光LED用绿色荧光粉Ba3(PO4)2∶Tb3+的发光性能研究
蓄能清洁人造石产品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