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重叠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研究*

2019-04-25刘虎陈一萍祝贺王晶吴克赵丽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百分率外周血计数

刘虎,陈一萍,祝贺,王晶,吴克,赵丽敏

(1.锦州医科大学 研究生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河南省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3)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COPD overlap,ACO)是一种既有哮喘特点,又有慢性阻塞性肺 疾 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特征的混合型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清,在COPD 和哮喘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2%~55%、16%~61%,且发病率、病死率持续上升[1-2]。与单纯COPD 或哮喘患者相比,ACO 患者的症状更重,生活质量更差,且急性发作的次数更为频繁[3]。ACO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因此,寻找能够评估ACO 急性加重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尤为重要。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在哮喘和COPD 的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EOS 增多的哮喘或COPD 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均明显增加,且ACO 患者的EOS 水平较单纯患COPD 或哮喘患者更高[4-6]。但关于外周血EOS 水平对ACO 急性加重风险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观察不同外周血EOS 水平的ACO 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及间隔时间,探讨EOS 与ACO 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就诊的符合标准的ACO 患者 52 例。根据入院当天血常规中EOS 百分率是否> 2%[7],将病例分为升高组22 例(EOS 百分率>2%)和正常组30 例(EOS 百分率≤2%)。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指数、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以及住院时间。

1.2 ACO 诊断标准

符合GOLD 指南[8]中COPD 的诊断标准同时参照ACO 西班牙诊断标准[9]。ACO 西班牙诊断标准包括3 个主要标准和3 个次要标准。3 个主要标准:①强的支气管舒张剂阳性反应,即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增加>15%且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超过基线>400 ml;②痰EOS 增高;③个人哮喘史(40 岁之前)。3 个次要标准:①总免疫球蛋白E 水平升高;②个人过敏史;③2 次以上支气管舒张剂阳性反应,即FEV1%增加>12%且FEV1超过基线值200 ml 以上。满足2 个主要标准或1 条主要标准+2 个次要标准即可诊断ACO。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ACO 的诊断标准;②年龄≥ 18 岁。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②年龄<18 岁或孕妇;③存在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肺脓肿等;④存在其他系统疾病,如肿瘤、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及终末期患者;⑤寄生虫感染及结缔组织病;⑥不同意参加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4 研究方法

1.4.1 肺功能检测 采用德国耶格公司Master-screen PET 肺功能检测仪给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400 μg,20 min 后记录第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检测前停用支气管扩张剂>24 h。

1.4.2 血液样本的检测 患者入院时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放置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真空抗凝管中,1 h 内送医院检验科行血常规及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检查。

1.4.3 诱导痰的处理 受试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200 μg,20 min 后清水漱口,以3%的高渗盐水进行超声雾化。收集下呼吸道的痰液,加入足量0.1%二硫苏糖醇,37℃水浴、震荡共15 min,充分裂解痰液。300 目尼龙网过滤,1 000 r/min 离心10 min,涂片、瑞式-吉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共400 个细胞,记录EOS 的百分率。

1.4.4 急性加重的记录 ACO 的急性加重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的变化,痰量增加、出现脓痰、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超过日常水平,导致治疗方案的改变视为发生急性加重[10]。记录既往12 个月急性加重的次数及急性加重的间隔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 法,计数资料以比值和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指数及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实验室检查的比较

升高组患者的外周血EOS 计数、白细胞计数、CRP 水平及诱导痰EOS 百分率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肺功能指标、急性加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升高组患者的FEV1/FVC、FEV1%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12 个月升高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次数高于正常组,急性加重的间隔时间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患者比较,升高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表2 两组外周血血常规、CRP 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的比较 (±s)

表2 两组外周血血常规、CRP 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的比较 (±s)

组别 n 血EOS 计数/ (×109 个/L)血白细胞计数/(×109 个/L)血中性粒细胞计 数/(×109 个/L)血淋巴细胞计数/ (×109 个/L)血单核细胞计数/ (×109 个/L)血CRP/ (mg/L)诱导痰EOS百分率/%升高组 22 0.47±0.45 9.26±1.65 5.07±1.14 2.14±0.54 0.45±0.23 7.78±1.60 10.71±4.23正常组 30 0.05±0.04 6.52±1.73 4.30±1.71 1.89±0.86 0.44±0.27 3.03±2.73 3.65±2.18 t 值 4.272 5.752 1.949 1.184 0.034 2.830 7.160 P 值 0.000 0.000 0.057 0.242 0.973 0.009 0.000

表3 两组肺功能(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急性加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s)

表3 两组肺功能(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急性加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s)

组别 n FEV1/FVC/% FEV1% 急性加重频次/(次/年) 急性加重间隔时间/月 住院时间/d升高组 22 51.62±7.66 54.36±10.81 4.32±1.78 3.77±2.47 7.23±3.32正常组 30 57.23±8.89 62.73±12.51 1.96±1.30 6.27±2.08 5.03±1.67 t 值 2.378 2.523 5.506 3.944 2.844 P 值 0.021 0.015 0.000 0.000 0.008

2.4 外周血EOS 与ACO 急性加重的频次和间隔时间的相关性

两组患者外周血EOS 百分率与急性加重频次呈正相关(r=0.706,P=0.000),与急性加重的间隔时间呈负相关(r=-0.636,P=0.000);两组患者外周血EOS 计数与急性加重频次呈正相关(r=0.690,P=0.000),与急性加重的间隔时间呈负相关(r=-0.599,P=0.000)。见图1。

图1 外周血EOS 与ACO 急性加重相关性散点图

3 讨论

ACO 的临床表型及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对呼吸道炎症的评估通常被认为是预测哮喘和COPD 临床控制情况及急性加重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有大量研究表明[11],哮喘和COPD 都与嗜酸性炎症有关。外周血EOS 水平可以用于反应局部和全身的嗜酸性炎症及炎症的强烈程度,且较诱导痰及呼出一氧化氮等检测方法有较多优势。本研究发现外周血EOS 水平增高的ACO 患者急性加重风险增加。

EOS 具有多种的功能,在疾病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尤其在肺部,由过敏反应和Th2 淋巴细胞介导的嗜酸性炎症是哮喘的特征表现[12]。虽然COPD 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但在亚组分析中,有近40%的COPD 患者以EOS 气道炎症为特征[13]。血EOS 水平与痰中EOS 水平密切相关,且在反应嗜酸性炎症的精确度方面并无差异[14],因为血中EOS 更易检测,所以血EOS 与哮喘、COPD 的关系被广泛研究。关于血EOS%的临界值,目前意见仍不统一,在COPD 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研究中多以血EOS 百分率2%作为临界值,且结果表现明显的临床意义;而以血EOS 百分率3%作为临界值的研究,大多用于观察哮喘患者对抗白细胞介素治疗的反应性和疗效评价[15]。此外,以血EOS 百分率2%作为临界值判断痰EOS 百分率≥3%的阳性预测值为91%,虽然以血EOS 百分率3%作为临界值预测痰EOS 百分率≥3%时,特异性会稍高,但阳性预测值下降[15-17]。且在血EOS 与AC0 的相关研究中,多以血EOS 百分率的临界值为2%。所以综合考虑,本研究以血EOS 百分率的临界值为2%。约有60%的COPD 患者的外周血EOS 百分率≥2%,且与急性加重的风险有关[18],另有研究表明,外周血EOS 计数增高是哮喘患者未来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19]。但关于血EOS 与ACO 急性加重风险的研究,未见明确报道。本研究中外周血EOS 水平增高的ACO 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增加,发作的间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延长,并且血EOS 与ACO 急性加重的频次及间隔时间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但部分研究[20-21]显示,外周血EOS 与COPD急性加重风险无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种族及地区的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ACO 与COPD 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有所差异,EOS 在ACO 中的作用可能更为强烈,所以导致结果不同。

EOS 有4 种特定的基本蛋白质,包括主要碱性蛋白,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 过氧化物酶和嗜酸性细胞衍生神经毒素,被储存在次级颗粒中。这些具有细胞毒性的颗粒可以破坏具有保护作用的肺上皮屏障,从而导致后续的气道高反应性和炎症反应的发生[11]。此外,EOS 可以合成和分泌大量促炎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进一步导致持续的气道炎症,引起肺功能减低和急性加重[22]。另有研究显示,EOS 增高可以增加COPD 患者因肺炎住院的风险,且与吸入激素引起的肺炎发生风险增加无关,但其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EOS 引起的气道感染有关,而感染是COPD 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23-24]。该研究都提示EOS引起的炎症反应是COPD 或哮喘患者急性加重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EOS 升高组炎症反应更严重,这可能是其急性加重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EOS 增高还是导致哮喘或COPD 患者气流受限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EOS 可以通过TGF-β 激活纤维母细胞释放基质蛋白,增加细胞外基质沉积;同时通过促进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使气道平滑肌增厚,最终引起气道重塑[11]。而气道重塑是气流受限的决定性因素,一旦反生,极难逆转。另一方面,EOS是变态反应最终的效应细胞,释放的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可使上皮细胞脱落、黏膜通透性增加、粘液分泌增加,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肺通气功能的减低[25]。SCHLEICH 等[26]的研究也证实外周血EOS 增高的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更显著,症状更难控制。另一项关于COPD 患者的研究[27]也表明,EOS 的百分比与COPD 患者的FEV1呈负相关,且EOS 越高的COPD 患者,气道反应性也越高。但未有研究证实,不同EOS 水平的ACO 患者的肺功能之间也有差异。本实验结果显示EOS 升高组气流受限更显著,这可能是ACO 患者急性加重风险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外周血EOS 水平与ACO 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有关,外周血EOS 水平增高提示ACO 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可能增加。但考虑到本研究的对象数量偏少、炎症指标较少,且无连续采集患者不同时期的EOS水平,故未来仍需大样本、多炎症指标及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EOS 对ACO 急性加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百分率外周血计数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古人计数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古代的计数方法
10%+10%为什么等于0.11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