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质疑 培养科学精神

2019-04-24庄伟

考试周刊 2019年37期
关键词:批判思维科学精神写作方法

庄伟

摘 要:2016年9月,中国教育部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明确指出,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其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而“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语文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而素质教育改革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世界就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前进着,而我们教师承担着社会进步的责任,所以,我提出了“批判质疑,培养科学精神”的这一观点。论文从“内容、策略以及应注意事项”等角度来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批判质疑,培养科学精神,所举实例涉及“字词、插图、课文内容的查证以及写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也有专家在这方面的论述。

关键词:批判思维;科学精神;写作方法

2016年9月,中国教育部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明确指出,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而“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围绕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正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中国学生缺少国际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亟待提高,科学精神亟待培养。而对学生从小就培养这种科学精神,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著名学者肖川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发展学生批判性的思考力,是建设一个自由社会所必需的,因而应该成为教育自觉追求的目标。语文课堂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有哪些途径和方法策略呢?我在这里谈几点在实践中得到的粗浅的认识。

一、 质疑课文内容,鼓励大胆论证

课堂是学生思维碰撞的地方,是学习的主渠道。要想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求真理,在阐述中得以辨析,教师应在这灵动的课堂中,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允许学生阐述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允许课堂的争论。如能长期营造这种氛围,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去辨析,去批判,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西门豹》这篇课文,讲了西门豹来到邺这个地方,为百姓破除迷信,治理漳河的故事。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到“邺”在今河南安阳县,而“漳河”却在河北省,两者相距甚远,怎么可能发生这样一个故事呢?问题一出,教室立刻安静,师生全部陷入了沉思,这是怎么回事呢?短暂的安静之后,便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接下来,学生便快速查阅自己手中的资料进行辩论。一河南籍的学生也肯定地陈述:自己在预习课文时,问过了爸爸,爸爸也说没听说河南省有个漳河!孰是孰非?争执下去没有意义,但就此罢手吗?虽然它和理解课文内容没有很大的关系,但如果对这个问题草草收场,即便课文学完了,学生对这篇课文仍会心存疑惑,充满质疑。于是,教师抓住这一时机,把问题抛给学生:谁愿意回家深入研究,理清这个问题,明天讲给同学们听?那个河南籍学生显然对这个问题大感兴趣,主动领取了这个任务。第二天,这位“小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漳河是卫河支流。位于河北省、河南省之间。源出晋东南山地,有清漳河与浊漳河两源。两源在河北省西南边境的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邺本有二城,北城北临漳水,近代漳水南移,故址大都已在漳水之北,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台村迤东一带。南城兴建于东魏初年,在漳水之南,今河南安阳县境内。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书中的记载并没有错。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心中的疑团也如乌云般随之散去。正如科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再比如《嫦娥奔月》一课,文中叙述了嫦娥为了不让奸佞小人逄蒙吃掉仙药,奸计得逞,才机智地吞下仙药,导致她飞升上天,不得不与后羿分开。而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却发现此故事还有另外几个不同版本,有“后羿赠药说”,是说后羿主动把仙药送给了嫦娥;有“嫦娥偷药说”,是说嫦娥听说后羿有这样的仙药,趁着后羿不在,偷偷吃掉了仙药;更有说后羿是一个残暴统治的苛政国王,他偷盗仙药想长生不老,嫦娥为了救黎民于水火之中,毅然吞掉仙药之说。学生们课前查阅资料反倒讓学生心生迷茫,故事情节差异非常大。哪个版本是正确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版本?老师在备课时同样也遇到了这个问题,经过多方查证,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但此时,老师非但没有急于把答案抛给学生,而是给学生一个建议:可以回家深入研究一下“民间故事的起源与发展”和“民间故事的特点”。第二天,学生有了汇报结果——不能简单说哪个是错的,哪个是对的。是因为民间故事流传下来的形式主要是口口相传,因为社会发展的局限,很少有明确的文字记录。流传了千百年,自然会传出来很多版本,学生们听了恍然大悟。看似为一个问题寻找答案,实则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就要进行深入研究,不能浅尝辄止的科学精神。

在这两个课例当中,如果教师不能在意学生的想法,不能给学生这样一个质疑和辩论的空间,就错失了这样一个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的良好的教学时机。是向课本挑战,还是盲目跟从?是浅尝辄止?还是刨根问底?探究这些问题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而已。

猜你喜欢

批判思维科学精神写作方法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批判思维,语文教学的应然选择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英语写作方法浅谈
巧借课堂生成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发掘乡土历史资源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