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和海岱:文明化进程比较

2019-04-24韩建业

社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文化发展

摘 要:中原和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学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文化态势东西对峙,发展节奏此起彼伏,文明进程彼此呼应,成为早期中国文明的重心所在,共同带动了早期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原文化中庸稳重,坚韧不拔,海纳百川,还能得西风之先,这大概是其最终能强势胜出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中原地区;海岱地区;文化发展;文明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9)04-0133-05

作者简介: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北京 100872)

“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可包含“海岱”在内,而狭义的“中原”大体相当于苏秉琦所说“陕豫晋邻境地区”①,本文特指豫中西、豫北冀南、晋南和关中东部地区。“海岱”即苏秉琦所说以泰山为中心的“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②。处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和海岱地区,是中国境内文化连续性最强的区域,也是早期中国文化圈的重心所在,在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③。这里还是中国最早发现的两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分布区④,对二者相互关系或夷夏东西的讨论⑤,构成20世纪前半叶中国史前考古研究最主要和最精彩的篇章。21世紀以来,有学者对中原和海岱地区先秦文化的关系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梳理⑥。本文拟从文化格局、文明模式、背景动因等方面,对两个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一、文化格局

中原和海岱大约万年以来首尾相望,东西文化互相交融,发展节奏此起彼伏(图一)。

图一 中原和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文化演进示意图

一万多年前,中原和海岱差不多同时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虽不排除陶器出现受华南制陶思想启发的可能性,但中原李家沟文化陶器为拍印圆窝纹和绳纹的陶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1年第4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北区2009年发掘报告》,《古代文明(第9卷)》,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77~207页;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南区2009年发掘报告》,《古代文明(第9卷)》,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208~239页。,海岱扁扁洞类遗存的陶器是光素的圜底陶釜孙波:《扁扁洞初识》,《文物研究(第16辑)》,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51~60页。,形态各异。由此初步形成东西文化分立格局。

约公元前7千纪至前6千纪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原的裴李岗文化属于“深腹罐—双耳壶—钵文化系统”,而海岱及以南地区的后李文化、顺山集文化属于“素面圜底釜文化系统”。起初二者大致东西对峙,但至约公元前6000年已经是西强东弱的态势,舞阳贾湖随葬骨笛、象牙雕版、绿松石饰品、刻符龟甲等的较大墓葬的发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5~519页。,就是裴李岗文化中期实力超过后李文化的明证,此时应当已经出现了以中原为核心的“早期中国文化圈”的萌芽韩建业:《裴李岗文化的迁徙影响与早期中国文化圈的雏形》,《中原文物》2009年第2期。。裴李岗文化晚期的东渐,更是促使淮河中游乃至于泰沂山西南的后李文化等转变为双墩文化栾丰实认为,“裴李岗文化是汶泗流域北辛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实际上,北辛文化中裴李岗文化因素的来源,在介于二者之间的双墩文化。栾丰实:《北辛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8年第3期;韩建业:《双墩文化的北上与北辛文化的形成——从济宁张山“北辛文化遗存”论起》,《江汉考古》2012年第2期。,后李文化则被压制在泰沂山以北一隅。

约公元前5千纪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海岱北辛文化的推动下,中原文化整合成焕然一新的初期仰韶文化韩建业:《初期仰韶文化研究》,《古代文明(第8卷)》,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中原和海岱深度融合,形成“瓶(壶)—钵(盆)—罐—鼎文化系统”,但差异仍在。从此进入仰韶文化一期和北辛文化东西对峙、并行发展的时期。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进入庙底沟时代,以晋南豫西为核心的庙底沟期仰韶文化强力扩张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严文明:《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22~165页;张忠培:《关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的几个问题》,《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王仁湘:《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对诞生不久的大汶口文化早期影响颇大,中原的花瓣纹彩陶、多人二次合葬等因素广播海岱。这显然是一个东强西弱的时代。正是在此时,基本形成“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韩建业:《庙底沟时代与“早期中国”》,《考古》2012年第3期。。

从约公元前4千纪后半叶开始,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早期,文化格局大变,中原相对没落,海岱强势崛起,大汶口文化因素散布到中原各地的仰韶文化当中,甚至在郑洛一带出现大汶口式墓葬,暗示存在人群的东移杜金鹏:《试论大汶口文化颍水类型》,《考古》1992年第2期;栾丰实:《试论仰韶时代东方与中原的关系》,《考古》1996年第4期。。直到约公元前3千纪后半叶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晚期或者龙山时代,仍是海岱稍强于中原;中原龙山文化的形成,就有海岱龙山文化的诸多贡献在内韩建业:《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龙山时代文化的分期与谱系》,《考古学报》2006年第2期。。龙山后期,中原复兴,进入早期夏王朝阶段,但“万国林立”,对海岱仍不具有明显优势,大体仍是夷夏东西对峙的局面。

约公元前2千纪初海岱文化的再次西渐,促成王湾三期文化新砦类型——中期夏文化形成,并进一步西渐催生二里头文化,亦即晚期夏文化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95~182页;李伯谦:《二里头类型的文化性质与族属问题》,《文物》1986年第6期;韩建业:《论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1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的二里头文化,有成套的青铜礼器,有数百万平方米的二里头王都,影响及于中国大部地区,对海岱地区形成压倒性优势。这个西强东弱的局面,至二里岗文化——早商文化时期进一步加强,二里冈文化晚期阶段东西分界已东移至鲁中一带,西周以后东夷土著退居山东半岛。

总体而言,中原文化颇多波折,而海岱文化稳定发展,只是最终以中原胜出而收场。海岱的发展节奏其实和江汉大体近似韩建业:《中原和江汉地区文明化进程比较》,《江汉考古》2016年第6期。,只是最后衰落的时间晚数百年而已。

二、文明模式

中原和海岱文明化进程彼此呼应,文明模式东西辉映。二者的文明起源,都始自庙底沟时代,不过细较起来,毕竟是中原先走一步,海岱后来居上,最终中原集大成而成为早期中国文明的核心。

庙底沟时代,豫晋陕交界地带的灵宝、白水、华县、咸阳等地,出现上百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数百平方米的大型“殿堂式”房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等:《河南灵宝西坡遗址105号仰韶文化房址》,《文物》2003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发现一座仰韶文化中期特大房址》,《考古》2005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庙底沟类型两座大型房址的发掘》,《考古》2015年第5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白水县文物旅游局:《陕西白水县下河遗址仰韶文化房址发掘简报》,《考古》2011年第12期。,标志着早期中国文明最早开始起步苏秉琦和张忠培先生都强调公元前4000年左右社会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聯书店1998年版;张忠培:《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文物季刊》1997年1期。。庙底沟类型对大汶口文化的显著影响,大约是海岱地区文明起步的契机之一。稍晚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早期,社会进一步分化,中原和海岱都出现古城和大型墓葬,且都有多个区域中心。中原的仰韶文化后期,至少可分豫晋陕交界区、郑洛区、豫北冀南区等,偏早的仰韶文化三期,区域中心主要在灵宝北阳平、西坡所代表的豫晋陕交界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等:《河南灵宝铸鼎塬及其周围考古调查报告》,《华夏考古》1999年第3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灵宝市北阳平遗址调查》,《考古》1999年第12期。,偏晚的仰韶文化四期,区域中心大约转移至郑洛地区,以郑州西山古城、孟津妯娌大墓为代表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文物》1999年第7期;河南省文物管理局:《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156页。。海岱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少存在以泰安大汶口墓地为中心的鲁中南区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以莒县陵阳河墓地为中心的鲁东南区山东省考古所、山东省博物馆等:《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7年第3期。,以章丘焦家墓地为代表的鲁西北区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济南市章丘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济南市章丘区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2018年第7期。。大汶口大墓似乎最为富贵,但并不见陵阳河等墓地的似文字符号,也远不如焦家墓地玉器发达,可见这三个区域之间基本还是平行发展、互不统属的关系。此时的中原和海岱,属于所谓“古国”时期的偏早阶段苏秉琦:《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251页;严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的发祥与发展》,《华夏考古》1997年第1期。,当处于前国家时期或初级文明阶段,或者高级酋邦阶段。

从墓葬来看,灵宝西坡、孟津妯娌大墓规模阔大讲究而随葬品贫乏,重贵轻富。泰安大汶口、章丘焦家大墓规模稍小,但棺椁齐备,随葬品丰富精美,富贵并重。二者对照鲜明,这说明此时已经出现早期中国文明起源的不同模式。可称前者为“中原模式”,后者为“东方模式”之“海岱亚模式”2000年我在博士论文中提出文明起源的“北方模式”和“东方模式”,2003年又提出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原模式”。现在看来,还可以做进一步区分。“东方模式”至少还可以分为红山、海岱、良渚、江汉等不同的亚模式。韩建业:《略论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不同模式》,《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84~96页。。也有学者认为二者发展平稳、宗教不发达,属于同一种模式栾丰实:《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明化进程和相关问题》,《东方考古(第1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312页。。

龙山前期,中原至少有陶寺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前期、后岗二期文化前期等强势文化。陶寺文化所在的临汾盆地,还没有发现第二处能够与襄汾陶寺城址相提并论的超级中心聚落,陶寺城址就很可能是整个陶寺文化的核心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何驽:《最初“中国”的考古探索简析》,《早期中国研究(第1辑)》,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36~43页;高江涛:《陶寺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陶寺的文化影响及于河南、晋中、陕北、关中甚至甘青宁地区最明确的表现,就是石峁、碧村等老虎山文化的玉器,以及甘青宁地区齐家文化玉器的出现。韩建业:《良渚、陶寺与二里头——早期中国文明的演进之路》,《考古》2010年第11期。,推测其政治影响也有可能到达这些地区,约略如《尚书·尧典》所记那样,尽管这种影响还很有限。龙山后期,临汾盆地陶寺文化被陶寺晚期文化替代,陶寺聚落的核心地位不在韩建业:《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晋西南地区可能形成多中心格局。王湾三期文化后期出现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等大型聚落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2007)》,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禹州瓦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被认为与夏王朝初年的禹、启之都有关,中原文化的重心应当已经移至嵩山地区。但王湾三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南方江汉等地,对华北地区的影响不如陶寺文化。如果说王湾三期文化后期基本属于早期夏文化,那么其政治控制就还有限即如《禹贡》《史记·夏本纪》所载,夏早期的政治控制已经及于黄河长江流域大部,这与考古材料所揭示的情况并不太吻合。。至于海岱龙山文化,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延续了大汶口文化以来的多中心格局。海岱城址或大型聚落众多,东南沿海的日照两城镇中美联合考古队栾丰实等:《两城镇——1998~2001年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6年版。,鲁西北的临淄桐林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临淄桐林遗址聚落形态研究考古报告》,《海岱考古(第五辑)》,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9~157页。,互相存在统属关系的可能性不大,与其他诸多城址的关系也扑朔迷离。整个龙山时代,中原和海岱基本是实力相当、东西对峙的关系。总体而言,中原海岱仍是万国林立的态势。

王湾三期文化的较大墓葬,如汝州煤山墓葬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汝州市煤山龙山文化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11年第6期。,墓室有二层台,较为阔大讲究,但随葬品不多,仍是重贵轻富的传统。而龙山文化的临朐西朱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朐县文物保管所:《临朐县西朱封龙山文化重椁墓的清理》,《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224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临朐朱封龙山文化墓葬》,《考古》1990年第7期。、泗水尹家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泗水尹家城》,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等大墓,则一椁一棺甚至二椁一棺,随葬大量精美玉器、精致陶器等,显然是富贵并重的状态。陶寺文化大墓也富贵并重,原因与其上层文化的东方来源有关。

经新砦期的过渡,中原进入二里头—二里岗时代,或者晚期夏—早商时期。郑洛地区出现偃师二里头和郑州商城等超大型聚落,中原其他区域城址锐减,即如垣曲商城、黄陂盘龙城等,也不过是早商在边疆地区的据点或基地而已。二里头—二里岗文化的影响则遍布中国大部地区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东至海岱,北至西辽河,南达江湘,西至青海。海岱的岳石文化,或者东夷文化,则一蹶不振,不断退缩。另外,中原和海岱模式长期互相交融,区别远不如以前清楚,比如二里岗文化的较大墓葬,其富贵并重的情形就和之前的海岱龙山文化墓葬近似。

三、背景动因

夷夏长期东西对峙,互有高低,最终中原占取绝对上风,其背景动因耐人寻味。

中原和海岱都在黄河流域,都属于东亚季风区,水热条件近似。表面看来,从地理环境角度并不能找出夏胜夷衰的背景,其实不然:其一,中原距海稍远,水热条件不如海岱优渥,但山东沿海区域有受海平面涨落直接影响之虞。这决定了中原地区文化发展虽不如海岱迅速,但更加稳定,不至于大起大落。其二,中原和海岱都和周围文化发生交流,但中原居于“地中”,能够兴盛时辐射全局,低潮时海纳百川,奠定其包罗万象、宽容广博的文化特质。海岱偏于东隅,无论辐射还是吸纳都受局限。其三,中原和海岱都受周围文化,尤其北方地區文化的冲击,但一西一东,程度大有不同。中原以北是晋陕高原,再外围是蒙古高原、河西新疆和中亚,这些广大地区基本都是较为干旱的草原绿洲环境,当气候干冷植被带南移时,无论从事狩猎采集还是畜牧,南下的可能性都很大。尤其公元前2千纪初期气候干冷时,进入青铜时代的草原文化的东南向扩张,给甘青内蒙等地的齐家文化、朱开沟文化等带来显著的畜牧业和青铜技术林沄:《早期北方系青铜器的几个年代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1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291~295页;Louisa G. Fitsgerald-Huber:Qijia and Erlitou: The Question of Contacts with Distant Cultures, Early China 20,pp.17~67,1995; 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也间接刺激了中原文化格局的大调整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考古》2004年第1期;王绍武:《2200~2000BC的气候突变与古文明的衰落》,《自然科学进展》第15卷第9期,2005年;韩建业:《略论中国的“青铜时代革命”》,《西域研究》2012年第3期。和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我曾提出齐家文化晚期已经东向分布至关中地区,齐家文化给二里头文化带来花边罐、青铜技术等新因素,促成了二里头青铜文明的诞生。韩建业:《中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196~200页;韩建业:《论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1期。。海岱以北则为渤海和河北平原,再外围是西辽河流域和东北平原,这些地区都比较湿润,以狩猎采集和农业经济为主,气候干湿冷暖变化幅度不大,人群南下的原动力不强。源自西方的畜牧业和青铜技术等也只是通过中原间接影响到海岱。这就决定了中原不但更方便吸收西方文明的馈赠,而且在多元文化碰撞过程中锻炼了其坚韧不拔的性格。

要之,中原和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学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文化态势东西对峙,发展节奏此起彼伏,文明进程彼此呼应,成为早期中国文明的重心所在,共同带动了早期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原文化中庸稳重,坚韧不拔,海纳百川,还能得西风之先,这大概是其最终能强势胜出的深层原因。

(责任编辑:陈炜祺)

Abstract:Notwithstanding bilateral infiltration,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formulated respectively in the Central Plain and the Haidai region since the Neolithic period remained distinctive. The eastern culture competed with that in the west; decline of the former dovetailed with the rise of the latter; civilizing processes in the two regions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They thus together constituted the heart of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bringing forth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at civilization.

Keywords:Central Plain;Haidai Region;Cultural Development;Civilizing Process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文化发展
“一席话”的来历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一带一路”对中原地区发展的影响
卢舍那佛像研究
科技创新与人文繁荣如何“双赢”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
唐宋交通发展对文化交流影响几何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文化发展与传承问题
基于循环经济框架的多层农业营销发展模式探讨
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瘟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