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的策略

2019-04-23樊林霞

江西教育C 2019年3期
关键词:习惯课文同学

樊林霞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升级。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有效掌握语文相关知识,还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倾听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进行探究。

倾听是学生要具备的个人基本素质之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让学生客观了解世界,有效进行学习,还是学生与其他人进行良好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倾听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不断培养、锻炼所形成的。基于倾听习惯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倾听能力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从而为未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在课堂上通过灌输的方式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没有基于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而进行针对性教学,致使学生的倾听能力和习惯得不到有效培养。基于此,要想转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首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把养成倾听习惯纳入教学重点工作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习惯。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对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有帮助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教学课文,教师则在旁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在学生倾听的过程中设置教学任务,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例如在进行《精彩的马戏》教学时,这篇文章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会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为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为学生布置倾听任务:“文中一共有多少种动物?都进行了什么表演?”学生通过认真倾听之后會找到正确答案。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并养成倾听习惯。

二、教师需以身作则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和父母,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有较强的模仿兴趣,常常会模仿教师的动作、语气等,教师的一举一动在无形之中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想有效培养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规范自身、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自身需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倾听能力,懂得倾听,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自身需要有倾听的态度,通过自身魅力来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当有学生站起来发言时,教师需用欣赏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发言。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否正确,教师都不能打断学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倾听自己的发言。教师需提升自身的倾听综合能力,结合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来为学生传授一些倾听技能,并在教导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进行示范,并展开实践练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倾听习惯。

三、循序渐进,指导倾听

正确的教导方式不是对学生进行全盘授之,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机诱导。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较强,且容易被其他事物分心,依旧存在“不听”的现象;就算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大部分学生还存有“不会听”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听,培养其自身的倾听习惯。

例如在进行《荷叶圆圆》教学时,教师可先找出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教师要布置要求:“同学们要仔细倾听,看一看这位同学哪一句读得最好,哪一句读得不是很理想,听完之后请你做老师来为他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可让读课文的同学更加用心地去读课文,而其他学生则会开始仔细倾听这位同学的朗读。等到学生朗读完,教师可以找其他“小老师”来进行点评。之后,教师可为学生朗读一遍课文,教师可继续说道:“同学们要仔细听哦,好好感悟,一会教师要随机找同学回答问题。”学生仔细倾听,接着教师随机找同学回答问题。可以多找几名同学进行补充,最后总结出正确答案。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引导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出学生扎实的倾听能力。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对未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影响。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倾听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升自身的倾听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而让学生彻底掌握倾听技巧,便于开展更有效的学习。(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猜你喜欢

习惯课文同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上课好习惯
背课文的小偷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