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同义词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研究

2019-04-23侯学昌卢卫中

现代语文 2019年2期

侯学昌 卢卫中

摘  要:通过对比考察REDUCE、DECREASE和LESSEN三个具有“减少”意义的同义词在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的搭配行为和语义韵差异,探讨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组同义词的使用规律。研究表明:三个节点词各有其典型搭配特征和语义韵倾向;英语学习者对该组同义词的掌握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尤其对DECREASE的用法存在很大误解,在LESSEN的搭配行为上出现了明显偏差;同义词混用倾向和母语干扰是影响英语学习者掌握该组同义词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同义词;搭配行为;语义韵;英语本族语者;中国英语学习者

英语词汇中存在着丰富的同义词,对其准确辨析和恰当运用一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也是语言教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同义词辨析一般仅借助于相关词典的释义和例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为更加直观、全面地辨析同义词提供了可能性。语料库证据表明,每一个词项都有其独特的搭配行为[1],同义词也不例外,它们一般仅在概念意义上相同或接近,但在搭配词选择上并不能随意替换[2]。同时,语义韵是一种特殊的词语搭配现象,它揭示了词语结伴使用时相互间的语义选择趋向关系,即使是同义词也在语义韵特征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角度的研究可以使英语同义词辨析更为合理有效。本研究基于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简称BNC)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the Chinese Learners English Corpus,简称CLEC),从词汇搭配和语义韵两个视角,探究三个具有“减少”意义的同义词REDUCE、DECREASE和LESSEN在语义搭配和感情色彩上的区别,借以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运用该组同义词时是否存在误用和滥用现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為英语同义词辨析教学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

一、文献回顾

词语搭配是指词与词结伴使用这种语言现象。英国语言学家Firth首次将“collocation”作为一个语言学术语正式提出来并进行了探讨[3]。“词项结伴说”表明,词汇并非单独或孤立使用,而是同另一些词构成习惯性和典型性的结伴关系一起使用。这一论断为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点。卫乃兴也指出,典型的词语搭配是表达意义、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掌握典型的词语搭配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4]。在研究方法上,Jones和Sinclair在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研究中确立了一系列基本方法,其中包括跨距界定、搭配词与关键词(节点词)之间搭配力的测量以及显著性搭配的统计等[5],真正实现了在验证数据的基础上精确、客观地描述词语的搭配行为。

语料库驱动的搭配研究的重大发现之一是语义韵[6]。目前学界对于语义韵概念的界定已基本达成共识,Louw指出,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搭配词与节点词之间相互预见、相互限制,使得节点词的搭配行为显示出一种特殊的共现趋向:它们习惯性地吸引某一类具有相同或相似语义特点的搭配词,这些词反复地与节点词在文本中共现,节点词就被传染上相关的语义特点,使整个跨距内弥漫着一种特殊的语义氛围即语义韵[7]。Stubbs将其总结为:搭配词的共同语义特征构成了节点词的语义趋向,而节点词与具有某种语义趋向的搭配词习惯性共现时而呈现的语义氛围即是语义韵[8]。此外,Sinclair等认为,语义韵表明的是特定语用情境中说话者的态度[9]。因此,语义韵不仅揭示词项结伴行为的语义特征,而且揭示人们凭借搭配范式表达态度、评价事件等语用功能特征[10]。Stubbs将语义韵分为三类:积极语义韵(positive prosody)、中性语义韵(neutral prosody)和消极语义韵(negative prosody)[11]。其中,中性语义韵也叫错综语义韵(mixed prosody)。相关研究也不断展开,Sinclair在观察动词短语set in和动词happen的词汇——语法语境时注意到二者都趋于与消极搭配词共现[12][13]。此后,Thomas研究了keep与get[14],Stubbs研究了cause和commit[15][8]。后又扩展到对其他词类的研究,如卫乃兴对incident of和probability of语义韵的分析[4],Hunston对persistence和persistent语义韵的研究[16]。由此,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研究推进并开拓了语言探索的前沿领域,丰富了语言描述的方法和内容[17]。

近年来,关于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的实证研究呈多视角、纵深发展的态势,但仍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其中同义现象应继续得到足够的关注。目前,国内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搭配和语义韵冲突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对英语同义词的理解和掌握有所欠缺,而研究同义词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可以帮助学习者加深对同义词的掌握,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利用BNC语料库的同义词查找功能,发现三个具有“减少”意义的同义词REDUCE、DECREASE和LESSEN互为同义项,关联性较强。同时,多数词典对该组动词界定过于宽泛,区分并不清晰,未能指明该类动词相互之间的细微差异,因此学习者极有可能将其混用。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同义词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两方面出发,研究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组同义词的使用规律及其异同,以期为英语近义词辨析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探讨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在英语本族语中,由REDUCE、DECREASE和LESSEN构成的这组同义词在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方面有何特点?

(2)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该组同义词的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上呈现出何种特点?是否与本族语者的使用习惯相符?

(3)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正确把握该组同义词使用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为基础,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线检索和AntConc3.2.2软件检索,提取出两个语料库中节点词的相关检索行,进而对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同义词使用规律和理解上存在的异同进行分析。

(三)研究步骤

本研究基于BNC和CLEC两个语料库,首先在BNC语料库“collocate”功能项下分别以REDUCE、DECREASE和LESSEN为节点词,将搭配词类设置为名词,在跨距为±4(节点词前后4个词)的范围内提取搭配词,利用相互信息值(MI)来测量搭配词与节点词之间的显著搭配程度,此处设置MI≥3,因为MI≥3时搭配词可视为显著搭配词[18],并按照频率排序。接下来,根据语境剔除不符合义项要求的部分,进而对检索行中节点词的显著搭配词进行分析,概括出节点词的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最后通过AntConc3.2.2软件按照类似的步骤在CLEC语料库中进行检索与分析。

三、检索结果与分析

(一)同义词的分布

笔者通过检索统计,对三个节点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三个节点词在两个语料库中使用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在BNC语料库中,REDUCE出现频率高达17440次,显著高于其余两个节点词,是DECREASE使用频率的7倍,LESSEN使用频率最低。同义词的频数分布也体现了语言系统的概率属性[19]。由此可见,英语本族语者更倾向使用REDUCE一词表达减少意义。

同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该组同义词的使用频率上出现了显著差异。如表2所示,在CLEC语料库中,DECREASE出现频率最高,REDUCE的频率与之接近,略低于DECREASE,而LESSEN出现频率远低于前两者。可见,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DECREASE一词来表达减少之意。同本族语者相同的是,二者都很少使用LESSEN表达减少之意。

(二)同义词的搭配行为特征

1.REDUCE在BNC和CLEC中的搭配词

节点词REDUCE在BNC和CLEC中的观察频数分别为17440次和195次。笔者根据两个库中节点词吸引的显著名词性搭配词(MI≥3.0),将提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借以探讨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REDUCE一词使用上的搭配异同。

险事故类:risk、accident等;6.比率类:mortality、morbidity、rate等;7.金钱资产类:wage、asset、subsidy等;8.环境破坏类:emission、pollution等;9.资源、能源类:resource、energy等;10.障碍类:traffic、barrier等;11.依赖类:dependence、reliance等;12.物质营养类:nitrate、vitamin等。需要指出的是,在众多名词搭配词中,表示数量类、比率类、金钱资产类和环境破坏类的搭配词总体使用比例高达51%,并且词汇丰富程度或多样性最高。通过语境确认,发现REDUCE更多用于商业贸易、地理统计学和环境破坏方面。

纵观本族语语料库中名词性搭配词的特点,可以看出节点词REDUCE的名词搭配词多为抽象名词,而且表示“环境破坏”“社会问题”等意义的词项呈现出明显的消极意义色彩;但表示“数量”“比率”等意义的搭配词不带有积极或消极的情感色彩,呈现中性语义特点。

表3  REDUCE在BNC和CLEC中的搭配词

BNC CLEC

REDUCE number, risk, costs, amount, emission, unempl- oyment, level, size, pollution, inflation, rates, pressure, deficit, dependence, expenditure, debt, noise, effort, workload, output, weight, chance, inequality, likelihood, asset, carbon, burden, waste, traffic, volume, unemployment, sulphur, tax, accident, wage, mortality, resource, nitrate, subsidy, barrier, stocks, workload mortality, pollution, burden, pain, crime, rate, number, amount, price, efficiency, waste, time, fresh water, cost, war, money, coverage, agony, commodities, expenditure, consumption, life, pressure, capacity, destruction, sale, salary,  evil, casulties, chance, disease, accident, grief, illness, possibility, trouble, problem, speed,  love, commitments, effects

在CLEC中,学习者在REDUCE搭配词的使用规律上同本族语者存在一定的共性,如以上列出的前9种搭配词类别均包括其中。同时也出現了异常搭配现象,主要体现在节点词常与速度时间类(time、speed)、疾病类(illness、disease)以及心理感受类(pressure、agony、grief)等三类搭配词共现。同时,CLEC中未出现本族语者所使用的障碍类、依赖类和物质营养类搭配词。此外,英语学习者对于数量类和金钱资产类搭配词的总体使用比例仅为9.6%,远低于本族语者的使用比例。

由此可见,REDUCE同数量类、比率类、金钱类和环境破坏类词汇的搭配是最典型、地道的用法。英语学习者对REDUCE的搭配词掌握较为准确,但部分搭配并未习得,且存在小部分异常搭配现象。从总体上看,对于节点词的语义韵特征,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掌握情况无明显差异。概言之,学习者对REDUCE的搭配行为和语义韵掌握情况同本族语者基本一致。

2.DECREASE在BNC和CLEC中的搭配词

节点词DECREASE在BNC和CLEC中的观察频数分别为2399次和213次。根据前文所述操作方法,笔者分别提取DECREASE在BNC和CLEC中的名词搭配词,借以对比本族语者与英语学习者对该词的搭配异同。

首先,从DECREASE的名词性搭配词可以看出,虽然DECREASE与REDUCE共享部分搭配词项,但两者之间仍存在较明显差异。根据表4,可将节点词DECREASE在BNC中的显著搭配词大致分为4个语义组:1.数量类:number、amount等;2.比率类:mortality、rate、ratio等;3.生物医药类:ulcer、tissue、insulin等;4.空间、物理单位类:height、depth、voltage等。不难看出,在众多名词搭配词中,表示生物医药类和空间、物理单位类的搭配词占较大比例。由此可见,本族语者将DECREASE多用于生物医药和物理等专业领域,且用法比较正式。

其次,在CLEC中,除数量类、比率类和生物医药类,还存在着下列搭配:1.资源、能源类:fresh water、resource等;2.金钱资产类:profit、income等;3.社会问题类:unemployment、violence等;4.环境破坏类:pollution、waste等,但本族语者并未将此类词项与DECREASE搭配使用。比较DECREASE在BNC和CLEC语料库中的显著搭配,可以发现,本族语者所使用的生物医药类搭配词包括疾病、人体器官组织、药品等,词汇多样性较高,更趋于使用语义具体确切的搭配词;而英语学习者使用的仅有“disease”和“illness”两个泛指疾病的搭配词,意义显然趋于笼统或模糊,用法较为狭隘,这与学习者的词汇量和生物医药专业知识欠缺不无关系。

综合考察DECREASE和REDUCE的搭配词,可以发现:在BNC中,REDUCE同金钱资产类、环境破坏类、资源能源类词项搭配,DECREASE同生物医药类词项搭配;而在CLEC中,学习者将REDUCE和DECREASE均与以上词项类别搭配混用。可见,学习者关于REDUCE的部分高频搭配词与DECREASE一词的高频搭配出现了重合,节点词混用现象严重。这可能是学习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同义词替代倾向,但却并未了解各词的典型搭配,结果产生了搭配冲突现象。

3.LESSEN在BNC和CLEC中的搭配词

节点词LESSEN在BNC和CLEC中的观察频数分别为486次和15次。笔者采用上述方法,分别提取节点词LESSEN在BNC和CLEC中的名词搭配词,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借以探讨本族语者和学习者在LESSEN一词使用上的差异。

从表5可以看出,BNC中节点词LESSEN的显著搭配主要有7类:1.影响类:impact、influence等;2.机遇、可能性类:chance、likelihood等;3.社会问题类:poverty、conflict等;4.负担类:burden、toil等;5.生物医药类:dementia、antigens等;6.心理感受类:fears、resentment等;7.空间、物理单位类:distance、friction等。其中,影响类和心理感受类搭配词的使用比例最高,且后者词汇多样性最高。

CLEC中LESSEN的搭配行为可分为5类:1.负担类:burden和pain;2.机会、可能性类:opportunity;3.比率类:rate;4.金钱类:tax、profit;5.资源能源类:fresh water。需要注意的是,仅前两类搭配属于典型搭配,如LESSEN burden、LESSEN opportunity等,这类搭配现象和本族语者相同,是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然而其余有关LESSEN的搭配行为则与本族語者完全不同。

由此可见,本族语者LESSEN搭配词丰富,中国学习者虽沿用了LESSEN的部分典型搭配用法,但并未完全掌握节点词的搭配行为,并且出现错误和不地道的用法。例如,LESSEN的典型用法是同表示“影响”和“心理感受”意义的词汇搭配,但此类典型搭配行为在学习者英语中却未曾出现。此外,学习者还将LESSEN同金钱资产类和资源能源类词汇搭配,但本族语者语言运用中未出现此类搭配行为。因此,学习者在对LESSEN用法的掌握上有所欠缺,与本族语者在该词的搭配行为上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通过与其余两个节点词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本族语者用LESSEN同心理感受类词汇搭配,而学习者却用了REDUCE;本族语者用REDUCE和LESSEN同社会问题类词汇搭配,而学习者却用了REDUCE和DECREASE;本族语者用REDUCE和DECREASE同比率类词汇搭配,而学习者却用了三个节点词与其搭配。可见,学习者混淆了该组具有“减少”意义的同义词用法。

(三)同义词的语义韵特征

关于REDUCE、DECREASE和LESSEN这一组同义词的语义韵特征,笔者通过计算其显著搭配词比例来确定每个节点词所对应的积极、中性或消极语义韵比例,以此对三个同义词在搭配时的语义韵倾向作进一步分析,为同义词辨析提供一定的依据。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组同义词在语义韵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有的具有明显不同的语义韵;有的即使具有相同的语义韵,每种语义韵所占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由表6可见,在BNC中,REDUCE、DECREASE和LESSEN三个同义词在语义韵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数据表明,三个词的积极语义韵均占很小比例,REDUCE和LESSEN的语义韵倾向大体一致,中性语义韵和消极语义韵的比例相当。其中,REDUCE中性语义韵比例略高于消极语义韵;LESSEN则是消极语义韵比例略高于中性语义韵;而DECREASE则带有非常明显的中性语义韵特征。在CLEC中,REDUCE和LESSEN的语义韵倾向同本族语者大致相同。但DECREASE带有强烈的消极语义,其消极语义韵比例高达75.1%,显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DECREASE的用法存在很大误解。此外,学习者对REDUCE和LESSEN的掌握也有所欠缺。在BNC中,REDUCE的中性和消极语义韵比例差距很小,而在CLEC中中性语义韵比例增加。其原因为学习者过多使用mortality、rate等具有中性语义特点的搭配词,用法单一;而本族语者对具有中性语义特点的搭配词用法相对多样。

四、讨论与启示

(一)同义词的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

从前文论述可知,REDUCE和DECREASE搭配词用法丰富,中国英语学习者掌握了较多典型用法,但部分用法未掌握,且出现异常、不地道搭配现象。同时,学习者对这两个节点词的混用现象严重,对DECREASE用法存在很大误解。本文研究发现,REDUCE在BNC中多用于商业贸易、地理统计学和环境污染方面,而DECREASE则更多用于生物医药和物理等专业领域。

为证实此点,以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判断REDUCE与DECREASE的搭配行为,笔者在BNC的“compare”栏中分别将REDUCE和DECREASE设定为Word1与Word2,并将跨距设为±4进行搭配词检索,对典型性得分前10位的词汇进行了统计(详见表7)。

根据表7,相比较而言,REDUCE与环境污染类词汇的搭配更为典型,如emission、pollution、waste等;而DECREASE则常用在物理和生物领域,搭配词如indomethacin、activator、cells等,可见其用法较为专业,这也证实了前文的统计与分析结果。

总之,REDUCE的典型搭配词为环境污染类和商业贸易类,呈现错综语义韵特征,即中性和消極语义韵比例相当;DECREASE的典型搭配词为生物医药类和空间、物理单位类,带有明显的中性语义韵特征。

此外,笔者还对修饰该组节点词的副词进行了检索,发现本族语者使用了多种副词对节点词进行修饰,例如:quickly、immediately、gradually、greatly、progressively、dramatically、fundamentally、substantially等;而学习者仅用了quickly、greatly和gradually三种副词,且使用频率仅为1~2次。由此可见,学习者用副词修饰节点词的意识有所欠缺,词语搭配能力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至于为何出现学习者将节点词混用的现象,James指出,在缺乏合适的表达方式时,学习者倾向于使用一个意义接近的词来替代[20]。本研究也发现,学习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同义词替代倾向:学习者为表达“减少”意义时避免重复使用单个词汇,片面追求词汇用法的多样性,且对三个节点词的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掌握不准确、不全面,结果产生了搭配冲突现象。同时,Corder认为,许多学习者特有的语言与母语干扰有关,同时受到语内迁移影响[21]。确实如此,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往往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特别是对同义词进行辨析时,由于受母语干扰,学习者表现出按照汉语意思逐词翻译的倾向。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学习者未对同义词的用法加以甄别,对同义词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知识掌握有所欠缺,由此导致异常搭配现象,从而在外语输出过程中产生不地道的表达。

此外,英语学习者的搭配词用法相对较少且用词简单,原因或许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本文选取的是CLEC的语料,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受到题材的限制,节点词的搭配范围或许因此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学习者受到应试心理影响,为避免出错失分,便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简单搭配,这导致了学习者语料库中普遍存在简单的搭配特征。

(三)教学启示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组同义词的使用模式存在一定偏差,搭配词的选择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常用词的搭配形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给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英语教学应注重对词汇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知识的传授。词的主要用法形式和典型组合是区别同义词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的重要依据[22]。在多数情况下,动词同义词后搭配的名词成为区分该组同义词的显著标志。建议教师将教学重心从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转移到搭配教学上来,因为传统教材中的词汇大多以单词列表的形式呈现,难以区分词汇差异。但若将搭配知识融入词汇教学,在近义词辨析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每个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韵倾向,则有助于弥补教科书对词汇信息呈现的不足,从而深化学习者对同义词用法的掌握。此外,学习者也不应孤立地记忆单词本身,而应联系其典型搭配词,以求更准确、地道地掌握词汇。简而言之,学习单词的典型搭配及语义韵特征能够有效提高词汇输出质量,提高表达地道性。

其次,应重视基于语料库证据的近义词教学。语料库技术已成为语言研究的新型工具,为词典编纂、语言教学等应用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同义词间的细微差异也需要依靠观察大量语料证据来加以甄别。鉴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因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知识掌握欠缺造成同义词误用这一事实,有必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语料库证据来区分近义词在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方面的差异[23]。由于词块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近似本族语者的词汇搭配能力,建议教师积极运用语料库检索本族语者常用的惯例性词块搭配,引导学生进行词块记忆和整体提取,从而逐步习得词汇。此外,基于语料库的同义词辨析比依靠经验和直觉的传统辨析方法更加全面、准确,所得出的结论也更具说服力。随着语料库和检索工具的不断发展,基于语料库的词语辨析将成为传统词语辨析的有益补充。

本文基于英国国家语料库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从搭配行为和语义韵特征两个方面对REDUCE、DECREASE和LESSEN三個具有“减少”意义的同义词进行辨析。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三个节点词各有特性,即均有自身的典型搭配特征和语义韵倾向;学习者对该组同义词的掌握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尤其对DECREASE的用法存在很大误解,在LESSEN的搭配行为上出现了明显偏差;同义词混用倾向和母语干扰是影响英语学习者掌握该组同义词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具有“减少”意义的一组英语同义词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旨在为英语学习者准确使用该组英语同义词以及类似同义词用法提供新的方法与依据,并期待为英语教学与教材、词典编纂提供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Partington,A.Patterns and Meanings-Using Corpora for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and Teaching[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8.

[2]Conzett, J. Integrating collocation into a reading and writing course [A]J.Coady & T.Huckins (eds.).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Firth, J. Papers in Linguist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4]卫乃兴. 词语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5]Jones S.& Sinclair J. English lexical collocations: a study i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J].Cahiers de lex icologie,1974,(2).

[6]孙海燕.基于语料库的学生英语形容词搭配语义特征探究[J].现代外语,2004,(4).

[7]Louw,B.Irony in the text or insincerity in the writer?The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semantic prosodies[A]M.Baker, G. Francis & E.Tognini-Bonelli (eds.). Text and Technology: 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C]. 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3.

[8]Stubbs,M.Two quantitative methods of studying phraseology in Englis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2002,(2).

[9]Sinclair J. The search for units of meaning[J].Textus,1996,(1).

[10]卫乃兴.基于语料库学生英语中的语义韵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6,(5).

[11]Stubbs,M.Text and Corpus Analysis:Computer-Assisted Studie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6.

[12]Sinclair,J.Looking Up [M].London:Collins,1987.

[13]Sinclair,J.Corpus, 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4]Thomas,J.Using Corpora for Language Researc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5]Stubbs,M.Collocations and semantic profiles: on the cause of the trouble with quantitative studies[J].Functions of Language,1995,(1).

[16]Hunston,S.Semantic prosody revisite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2007,(2).

[17]卫乃兴.词语学要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18]Hunston, S. 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9]Halliday,M.A.K.Corpus studies and probabilisitc Grammar[A] K.Aijmer&B.Alternberg (eds.).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Studies in Honour of Jan Svartvik[C].London:Longman,1991.

[20]James,C. 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 Exploring Error Analysi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1]Corder,S.P.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22]Tognini-Bonelli,E. Corpus Linguistics at Work[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1.

[23]陆军.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英语近义词搭配行为与语义韵研究[J].现代外语,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