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域教研组的英语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

2019-04-22李蔓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2期

【摘要】本文阐述深度学习内涵,基于柳州市鱼峰区英语教学现状,论述以区域教研组为载体开展英语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研究的途径,构建“五步五促”深度研修模式、深度课堂模式以及多维深度学习评价体系。

【关键词】区域教研组 英语深度学习 “五步五促”深度研修 深度课堂 多维深度学习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021-05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教育初始阶段起,建立一个以生为本,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英语课程体系,要引导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会学,促进终身学习发展。2016年,教育部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衔接学科课程标准,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应对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的能力,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途径中,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是基础,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课程标准的支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其制订的初衷都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课程本质认识不到位、对教材挖掘不深入、教学实践流于浅层学习等核心问题开始显现。针对此现象,深度学习逐渐成为英语学科教学的一个热点话题。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郭元祥指出,深度学习是一种与浅层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它本质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无论哪种学习方式,只要能引起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发生系统的变化,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就能称之为深度学习。我国著名外语教育专家张连仲教授指出:“英语深度学习是一种教育新理念,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思考学生学习的多个维度,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向‘英语学科素养转变。”

“深度学习”的概念与理念日益盛行,国内外有关深度学习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相关的实证研究亦不断涌现。为了紧跟教育改革步伐,优化课堂教学,使英语学习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发展,柳州市鱼峰区于2018年9月申报立项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区域教研组的英语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区域教研组是促进我城区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载体,本课题立足课堂,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轴心,以学科教研活动为平台,以开展深度研修、构建深度课堂、探索深度评价机制为抓手,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提高教学效能,帮助区域内各校英语教师达成共同愿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构建“五步五促”深度研修模式,立足实践操作,谋求区域教师协同发展

深度学习,成在教师。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是要挖掘课题内涵,关注参研教师成长。我们基于区域教研组的形式和平台,根据“五步五促”的深度研修模式,开展深度研修(如图1所示)。

(一)推式研修促学习

为了保证各组课题研修的质量,推出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的成功范例,让参研教师能从研修活动中获益,各组组长应至少在活动的半个月前就组织“推式研修”来促进教师学习和提升,具体为:“推执教者”“推学习材料”“推研课进度”。执教者或为骨干教师,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或为青年教师,促进其快速成长。学习材料可以由组长推荐,也可以是其他组员推荐后由组长精选,应紧密结合各组研究方向和主题,对参研教师具有指导作用,组长要求组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学习材料,指导教学设计,反思自身教学行为。执教老师提出问题和难点,组长在群里组织组员对教学片段进行教学改进研讨,群策群力帮助执教老师,同时督促执教老师按时完成教学设计,推动研课进度。

(二)观课笔记促思考

一节好课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组员走进执教老师原生态课堂,听课、评课,记录深度学习的课堂观察。观课者应从三个方面去思考:“值得欣赏”“商榷之处”“我来教学”。“值得欣赏”突出在听课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亮点,如紧扣研究课题、教学目标准确、活动设计效果好、评价积极有效等;“商榷之处”记录的是执教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失误、不妥的地方;“我来教学”是观课者结合自己提出的不妥、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再设计构想,或对某一个环节的内容进行再思考,或对某一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步骤的再调整,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学校为单位,填写《课题研修记录表》中第一次观课版块。

(三)分享对比促反思

要实现学生的课堂深度學习、提升教师的深度教学能力是评课的重要价值定位。不但执教老师要获得提升,所有组员也应获得共同提升,在课后开展的组内交流研讨中必须明确这一定位。每个组员都必须发言,提出个人见解。与以往“嘴上说说”的交流研讨不同,深度研修设置了分享环节,组员将“我来教学”中的设想、建议以课堂个案(片段)分析的方式呈现出来,演示具体的操作方法。最后,执教者和其他观课者对比评说,得出最佳方案。分享环节也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演示。观课者做到了有记录、有思考、有演示,执教者做到了对照反思,获得了更多的灵感。这样的交流研讨,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观课者都获益良多,达到深度研修的目的。

(四)再教设计促改进

多年以来,虽然我们的课题研修也要求所有组员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但是说了就过,虽对执教老师有一定的指导帮助,但过后的课堂教学是否真的得到改进、教学效果是否得到提升,却很少有人关注。为此,“五步五促”研修模式坚持在“分享对比”之后,进入“再教设计”环节,不局限于说说而已,而是真正在组员的共同研讨中有收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改进,重新设计教学。通过互动交流、分析对比的集体研磨,促进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对问题的深度思考以及对教学的深度设计。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

(五)二次上课促提升

执教者整合了教师们的“再教设计”进行实践,做第二轮的课堂教学展示,观课者仍然以学校为单位,填写《课题研修记录表》中第二次观课的版块。将此过程中的得失、研讨过程、策略方法等记录下来,不仅优化课堂教学,也使教师获得提升,好课欣赏的同时也提炼出本组的教学策略和研究方法,将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以研促教。

二、构建深度课堂模式,立足双重视角,谋求师生教与学的共赢

深度课堂需要站在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视角下,从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方面进行深度构建。

深度教学是指由浅层的符号教学走向真正具有邏辑意义的教学。深度教学并非无限量地增加知识的难度和扩充知识的储备量,而是通过对学生在完整地进行知识信息处理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深度学习,真正实现一定意义上的理解学习、情境学习、意义学习、发展学习、交往性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学习。深度教学应做到“五个注重”: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注重学生的交往性学习、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并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在众多思想中做出分析和判断,迁移和运用新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

深度课堂的研究范畴涉及学生深度学习和教师深度教学两大要素。它既要求学生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解决问题的决策,也要求教师主动探索及创新英语深度教学的模式、方法及策略。

我课题组在美国学者Eric Jensen和LeAnn Nickelsen提出的深度学习教学模式——深度学习路线(Deeper Learning Cycle,简称DELC)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域实际,探索适合区域师生的深度学习课堂模式(环路)(如图2所示)。

在该环路中,六个步骤缺一不可。标准与目标,是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学情)进行预测评估,是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前提;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营造良好的环境,是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条件;帮助学生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是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基础;完成深度加工是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核心;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是对深度课堂的价值判断。通过对师生多种维度的评价,从而指导标准的调整与优化。环路上各部分环环相扣,相互依赖,构成完整有效的深度课堂。

(一)“设计标准与目标”——深度课堂的依据

我们首先要明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以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基准,设计标准与目标。可以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目标,实行差异化标准设置,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开拓思维,从而实现从浅层学习到高阶思维的学习转型。

(二)“预测评估”——深度课堂的前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服务。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先期知识、先期能力和学习环境的差异等。预评估有助于教师了解哪些概念或技能的教学需要多少时间,然后设计扩展学习或强化其基础背景知识。教师必须着眼学生所处的位置,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预评估才可能做到这一点。

(三)“营造环境”——深度课堂的条件

为了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有安全感、有成就感、乐于主动学习,教师必须使学生置身于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中,包括能够激发认知冲突的教材资源、学习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和文化背景、各种形式的情境创设等。任何学习都是人和环境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与环境互动起来,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

(四)“预备激活先期知识与获取新知识”——深度课堂的基础

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构架自己的知识体系。预备并激活先期知识的目的是激活大脑中的神经网络,做好准备以用于更强的联结。因此,获取新知识之前要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搜集背景知识并激活先期知识,用较多的时间教授新知识,最后联系新旧知识点以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新旧知识的联结还不能算是深度学习,它是深度加工的基础。

(五)“深度加工”——深度课堂的核心

学习新知识、联结旧知的过程不能算是深度学习,它仅仅是帮助学生记住些概念和原理。深度加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知识进行精细而有效的加工,如分析、综合、应用等,并且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学生能否进行“深度加工”,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具体做法包括两方面:第一,问题探究式——问题的分析。教师全面分析和深度挖掘教学内容,提取典型探究性问题,建构框架式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发现联系,分析原因。第二,任务驱动式——问题的综合与应用。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实践的过程就是思考和完成深度学习的过程。

(六)“学习评价”——深度课堂的价值判断

深度学习评价是以设计的标准和目标为依据,运用调查、测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深度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否是深度学习,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培养,除了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去评估和调控学习过程,深度学习评价更强调评价的自主性、真实性、过程性和反馈性,让学习者通过对真实任务的主动探究和不断反思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三、构建多维深度学习评价体系,立足课堂内外观察,谋求评价体系的创新与拓展

深度学习评价与一般学习评价相比,更强调评价的自主性、真实性、过程性和反馈性,主要是让学习者在对真实任务的主动探究与不断反思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高阶能力。由此可认为,深度学习评价是以深度学习目标为依据,运用调查、测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深度学习过程及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对深度学习目标进行反思和修订的活动。

我课题组在构建深度课堂中关注的是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两个视角,于是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大维度去探索深度学习评价,在课堂中使用促进学生英语深度学习的课堂观察表,将评教与评学相结合。同时,我们也看到,深度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师生在课外的互动以及形成的评价文化也是我们研究的范围。为此,我们初步建立了深度学习评价体系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

(一)基于深度课堂的评价

深度课堂的评价范畴涉及学生深度学习和教师深度教学两大要素。从学生的层面指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与批判、联系与构建、迁移与应用等;从教师的层面指向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及方式等。它既要求学生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解决问题的决策,又要求教师主动探索及创新英语深度教学的模式、方法及策略。这种研究会让教师更深刻地认识深度教学的意义,把握学科教学的内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科素养。为此我们设计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评价量表(见表1)。

(二)促进听课者发展的评价

在深度研修中我們提到过观课者应从三个方面去思考所听的这节课:“值得欣赏”“商榷之处”“我来教学”。“值得欣赏”突出在听课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亮点,如紧扣研究课题、教学目标准确、活动设计效果好、评价积极有效等;“商榷之处”记录的是执教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失误、不妥的地方;“我来教学”是观课者结合自己提出的不妥、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再设计构想,或对某一个环节的内容进行再思考,或对某一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步骤进行再调整,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需要体现听课者的观课、评价和再创造、再设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听课者必须思考和亲身实践,谋求自身发展。对此,我们设计了“课题研修记录表”,记录听课者的具体思路和发展轨迹(见表2)。

[推执教者 推学习材料

(文章名) 第一次研修 第二次研修 时间 时间 地点 地点 学校 学校 记录者 记录者 参与人员 参与人员 研讨主题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 观课记录 值得欣赏 总结提炼

(策略方法) 商榷之处 我来教学 ]

(三)跨越家校环境的多角度、多元化评价文化

学生英语学习的时间与环境跨度包括校内和校外,因此评价文化的建立,需要从家校环境多个角度去考量。

1.评教与评学相结合

“评教”,建立在如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提质扩容的评价体系。“评学”,建立在如何促使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自学、会学、好学、乐学,发挥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以“评学”为重点,坚持“评教”与“评学”有机结合,以此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转换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2.评价方式多元化,多方位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明确不同年级段评价的标准,制订符合本年级的评价维度;把握不同课型评价的侧重点,制订符合本课型的评价维度;评价时机适宜,有目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坚持持续性评价,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学校环境的评价中,本着评教与评学相结合、多元化评价的原则,我们设计了“学生课堂发言评价表”“生生互评评价表”“学生自我评价表”等,以此构成学校环境下的评价体系。

3.课堂评价和家庭评价相结合

家长也是学习评价的主体,既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又是教育结果的重要责任者。家长可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对孩子的家庭英语学习活动进行指导与评价,具体的做法是:我教父母说英语,每日一句英语进家庭。孩子利用课中所学,在恰当的家庭生活情境中,将这一句英语“传授”给父母,并与父母交流,完成交流卡(见表3)。

4.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深度学习的能力不是每名学生自然形成的,它要求学生持续不断练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持续性的过程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持续性反馈,开发学习者的自我评价能力。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见表4),适时记录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与轨迹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内容有:自己最满意的作业、检测卷以及英语实践作品、荣誉证书等,家长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在实施本课题研究时,我们构建了深度研修模式、深度课堂模式和深度评价体系,并在研究这些模式和体系的过程中,开发和提炼出了一些方法策略。这些研究成果改变了过去固有的教研和教学形式。“五步五促”调动起整个团队的力量,使课题研修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深度学习环路揭示了深度课堂的形态,让优化课堂教学不再是空喊口号;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两大维度的评价研究更全面地对深度学习进行反馈和反思,更坚定了参研教师的新教学观、学习观。本课题的研究深挖内涵,使研究成果真实地为一线教学工作服务,打造了一支日趋成熟的学习型、科研型英语教师团队。各组在总课题组的带领下发挥所长,将研究项目落到实处,积极推进了培养和发展我区域内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工作,最终达成研究目标。

【参考文献】

[1]Jensen E,Nickelse L.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温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祁,王凤芹.DELC视域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深度学习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7(5)

[3]范文静.基于深度学习视角的英语教学模式反思[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4]冯丽丽.深度学习视角下深度教学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8

[5]张浩,吴秀娟,王静.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7)

[6]戴歆紫,王祖浩.国外深度学习的分析视角及评价方法[J].外国教育研究,2017(10)

[7]张小华.深度教研,攀越深度学习“金字塔”的宝典秘籍——基于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下的深度教研模式实践[J/OL].中国培训,(2017-06-22)[2019-11-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905.G4.20170622.0649.068.html.10.14149/j.cnki.ct.20170622.034

[8]刘哲雨,景爽,胡梦琪.基于深度学习核心要素的评课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2)

[9]侯伶.语用型课堂深度构建的策略浅释[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

[10]樊雅琴,王炳皓,王伟,唐烨伟.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5(6)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B类重点课题“基于区域教研组的英语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9B2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蔓(1975— ),女,广东罗定人,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柳州市鱼峰区教研室副主任,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手,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学教研先进个人。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