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心理弹性模式的探讨与构建分析

2019-04-22董奎

卷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构建大学生

董奎

摘 要:大学生心理弹性是和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以及体育锻炼密切关系的心理品质具体表现。体育心理弹性和能力、心理弹性和创造力不仅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大学生体育心理弹性构建需要以人发展规律为前提,通过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作为依据,将体育心理弹性和理论思考结合到一起。因此,本文在分析体育心理弹性基本要素和特点、体育心理弹性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体育心理弹性模式的构建,力求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心理弹性模式;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知识更新速度以及信息传递越来越便捷,继而对大学生知识模式以及个人创新知识带来更高要求,同时还需要大学生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意识以及和人合作能力等,这就需要大学生有着比较强的心理弹性。体育教学主要功能为对学生健康心理能力进行大力培养。因此,需要对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更高要求。通过教育发展方面的研究以及讨论,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心理弹性作为开放体系,对学生心理进行整体发展和学生心理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其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构建心理弹性。

1 体育心理弹性的基本要素和特点分析

1.1 体育心理弹性基本要素

体育心理弹性的基本要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需要体系。将需求的潜力作为依据,其中包含个人身体素质、体育心理、个人信仰等理智的系统性的需求。第二,认知能力。将程序潜能作为依据,其中包含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以及综合性的能力,其主要核心为心理以及个人思维能力。第三,协作能力。将人们的心理相互依存性潜力作为依据,其中包含体育教学中角色的认同、同学之间的相互协助等。第四,主体性素质。将整个潜能基础作为依据,其中包括个人意识、生存意识、运动适应能力、责任意识、敏锐感等。

1.2 体育心理弹性的特点

体育心理弹性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相对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作为个人心理特征之一,体育心理弹性不是个人的行为、心理的表现,也不是一段时间内的行为心理体现。但体育心理弹性在大学期间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有自我伸展的能力。第二,综合性。体育心理弹性是一个人在个性、心理、学习过程、运动、生活当中的综合体现。第三,可评价性。体育心理弹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个人活动效果,具有一定的社会评价性。第四,基础性。体育心理弹性是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适应程度以及创造能力等行为的综合性心理的补充。

2 体育心理弹性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第一,体育心理弹性的教育过程是为了发现与解决学生所出现的心理上的障碍。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知识、技能上的传授,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成功的感觉。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就是情绪,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出了这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感情、意识等,是一种非常真实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第二,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弹性的主要方式。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进行,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考验。通过体育竞赛,学生使用大家都肯定的方法,挑战自身,超越自我,感受比赛结果,无论成功或失败,学生都可以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样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知道如何关心他人,建立良好的集体意识。

3 大学生体育心理弹性教育模式的构建

大脑作为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性基础,大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运动训练都影响着大脑的发展。目前的教育主要对象是人,主要发展目标也是人。人的发展也是大脑的发展,大脑的发展与后天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体育运动关系密切。智力也不是唯一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主要条件,反而经常被忽略的非智力因素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大学生的知识经验相对比较浅薄,但是他们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这不仅依赖于社会环境,还需要大学生自身的良好的心理弹性。在大学体育心理弹性教育的过程中,主体为学生,对学生的心态、性格、情感的培养,在发挥体育心理课的主要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入心理弹性教育,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要注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与多层次性。

3.1 体育心理咨询

体育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面谈、电话、电子邮件等。学生在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以及家庭中父母所带来的心理上的痛苦,这些比较深入的心理问题很难在日常的心理课上、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参加到体育运动当中,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成功与失败的感觉,從而使学生的心理负担下降,还可以利于体育心理咨询。在体育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为学生保密,和学生成为朋友,真正的替他们解决问题。

3.2 建立体育心理档案

在刚进入到大学校园时对学生进行一部分心理测试,例如,情绪稳定性测试、个人情感测试、个人意识测试等。根据测试得到的结果,对学生的基本状况以及个体差异做一个了解,类似建立学籍的形式为学生建立一个体育心理档案。通过测试的结果将情绪不稳定、性格相对偏激、心理抑郁、个人意识低下的学生单独选择出来,对他们给予特别的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3.3 成立心理协作小组

学生可以自发成立心理协作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阅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的方式交流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小组成员共同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向体育心理学老师进行求助。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帮助的方式进行成员间的疏导,成员间交流的话题不限制截点,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自由、开放进行交流,从而解决每个人身上的心理问题。

3.4 改变教学方式

把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要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合适的上课时间,增加上课时间进行心理健康相关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的认识。

4 结束语

总之,体育心理弹性教育的主要目标为发展学生健全个性心理弹性,在目前的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一定需要个性化心理弹性的教育。体育心理弹性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个人身心健康、未来事业的发展以及整个人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适应了目前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学生心理弹性的建设与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除此之外,在体育心理弹性教育的过程中,包括了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这超过了学校的体育教育,达到了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未来的体育心理弹性教育要做到像基本的健康教育或者基本的素质教育一样,改变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将体育心理教育普遍应用到教育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申亮,王欣,尹斯年,等.大学生体育心理弹性模式的探讨与构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8(06).

[2]潘海林.大学生体育心理弹性研究与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8(10).

[3]王晓.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7.

[4]王方.高校体育课教学比赛对大学生体育心理弹性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

猜你喜欢

构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