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

2019-04-22李欣

卷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评价方式教学模式

李欣

摘 要:个性化学习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促进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就是要以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依据,将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实践活动中自由发展个性,对个性化的学习成果给予积极并且恰当的评价,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教学模式;评价方式

1 个性化学习的基本含义

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环境中以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心需求为核心,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促进自身个性发展,其本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

2 研究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的必要性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基本原则在两千余年后依然备受世人推崇,这充分证明个性化教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对个性化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弘扬,已然升华为一种更具革新意义和时代精神的衍生物——个性化学习。而网络社会的到来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要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和进度进行学习。个性化学习将使每一个学习者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获得成功的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孩子来说,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尤为重要,它是开启孩子创造力的钥匙,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蕴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巨大潜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小学数学的学习,只有具备个性化,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人才。

3 如何促进小学生进行数学个性化学习

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积累数学知识,数学学习的主题应当是基本的、重要的数学观念,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活动。对上述“主题”的学习应通过对具体数学知识的了解、应用、思考、表达等学习活动来完成。因此,为了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下功夫。

3.1 数学课堂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目标的确定

个性化学习目标的确立是学习者展开学习的起点,它与传统的教学目标在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或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领域设计的基础性目标和倡导性目标。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基础、心理需求自主设计的学习目标。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时间和速度来完成自己设计的课时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也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3.2 数学课堂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创建

1)学习内容应具有开放性。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环境中以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心需求为核心,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促进自身个性发展,其本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封闭的学习内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表现,只有使学习内容具备了开放性,学生才可能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和个性特长,主动而灵活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2)学习内容应具有选择性。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是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保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特长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学习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分为基础达标型、拓展延伸型、提高发展型等。让学生在能选择内容的背景下,充满个性地学习数学。

3)学习内容应具有情趣性。知识来源于实践,最终又付诸于实践。由于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的数学知识均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的联系,激活学生的间接经验,增长学生的间接知识,体验知识的情趣,看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

3.3 数学课程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1)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我们应该允许、鼓励和引导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灵活地动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学习。例如,在《搭配(二)》的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现自己的个性。

2)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从本质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去理解数学知识。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获得经验、分析与理解经验、反思获得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要彻底改变重教轻学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

3.4 构建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评价方式

1)评价标准多样性。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尊重学生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但考虑到国家课程标准的严肃性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人格平等性,我们应制定基础性标准与发展性参准,强调以学生自身为评价主体,同伴、家长、教师的评价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服务。

2)评价方式的展开。首先,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内差异评价”。我们可以从“学习准备”、“发言情况”、“合作状况”、“课作绩效”四个方面设计“学生课堂表现自我评价表”,对每一节课进行自我内差异评价,让学生能善于发现自己进步,获得成功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其次,采用“他人参照”标准,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十分注重他人评价的运用,以便增强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可以尝试进行学生互评,运用问卷进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教师除了平时的随机性评价外,期末可以作出书面评价,说明学生学习活动中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能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确定努力的方向。最后,根据“量化参照”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我们可以设计基础类、提高类、综合类试卷,让学生自己选择类别进行测试,三类试卷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学生觉得考得不满意,仍可选择其他类型试卷进行测试或延期测试,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个性化学习评价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评价出一个所谓的等级,而在于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反思自己,认同自己。

3.5 充分利用多媒体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多媒体技术经常被教师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还可以对学生产生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分数用涂色的图表示出来,然后通过转变图中涂色部分的位置,使其图中的涂色部分增加或者减少,学生通过观察对知识会产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也能进行发散思维,思考运算之后结果的变化,增加自主性思考。

4 结语

个性化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实现持续发展。营造个性化学习数学,课堂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中展开探究性学习,使个性化学习与新课程改革形势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孟霞.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方式研究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s1):11-13.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侯书星.浅谈小学數学个性化学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4(10):90-91.

猜你喜欢

个性化学习评价方式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