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助力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普及

2019-04-22刘姿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舞种芭蕾舞藏族

刘姿

中小学生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通之处,同时,共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有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教育实践已经证实,舞蹈教育的普及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具有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舞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体态,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集体观念,养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如今,制约我国中小学舞蹈教育普及的有以下三个主要因素:(1)舞蹈师资匮乏。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舞蹈专业技能,还要了解中小学生的特点,具有相应的教学经验。但我国现行舞蹈教育体系沿袭苏联模式,终极目的是培养专业的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的普及则严重滞后,因此无法培养足够的基层舞蹈教育人才。(2)中小学普及型舞蹈教材匮乏。各种专业舞蹈教材多,但针对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的教材非常少。因此,教师只能凭借个人经验简化专业舞蹈教材进行教学。这就造成了教材欠规范、训练不系统的普遍现象,不仅容易让学生失去舞蹈学习的兴趣,也容易造成学生身体的伤害。(3)舞蹈教育平台受限。在我国舞蹈教育体系中,承载教育功能的平台主要是各种专业艺术学校和大专院校,这些教育平台门槛较高,距离广大民众较远,不接地气。校外的舞蹈考级培训对舞蹈的普及发挥了很大推动作用,但是面对的仍然只是少数有舞蹈兴趣爱好的孩子。

以上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解决,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舞蹈基础教育的普及带来了新的契机。我尝试制作了一套微课,针对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包含各个舞种风格特征介绍和基本动作分解教学。在制作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原则。

一、课程选材力求广泛

中小学舞蹈教育是舞蹈的通识教育,向学生展现的不应仅限于某个舞种的知识,而是要展现瑰丽舞蹈世界的方方面面。因此我选择了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芭蕾舞、爱尔兰踢踏舞、现代舞、西班牙舞、印度舞和交谊舞等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这些舞种的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把握舞蹈的风格特点,提高对舞蹈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深入挖掘舞种文化

每一个舞种舞蹈风格的形成都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每一个舞种学习之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各舞种的分布地域、起源与发展、历史与文化。例如,藏族人民主要聚居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地域分布广阔、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舞蹈中含有丰富的各类动作元素,最具代表性的有优美抒情的弦子、热情奔放的踢踏和技艺高超的热巴等。由于高原严寒缺氧,藏族舞蹈的服饰大多比较厚重,而藏族女性由于受劳作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体态上呈现含胸、垂肩、前倾、胯部坐懈的特点。具体以藏族经典舞蹈作品《牛背摇篮》为例,这个舞蹈作品通过藏族“卓”“锅庄”等动作语汇,表现人与牛相依相偎的深厚情感。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了解该舞种的文化源流,可让学生对舞蹈特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以这种挖掘文化背景的方式介绍各门类舞蹈,还可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了解世界各地的灿烂文化,拓展他们的视野。

三、归纳舞蹈组合典型

微课的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要求制作者提炼教学内容,呈现舞蹈最典型的特征。以民族民间舞教学为例,组合教学应该选择每个舞种最具代表性、受众面最大的典型动作进行教学。微课《学跳傣族舞》,首先向学生展示各种形象的舞姿造型,如“低展翅”“合抱翅”“双合翅”“高展翅”等,了解傣族舞“三道弯”的基本体态特点。脚下步伐学习快起慢蹲的“起伏步”,最后将上肢舞姿造型与脚下步伐进行配合练习。选择傣族舞最典型的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伴奏音乐,进行舞蹈组合动作的学习。遵循组合教学要典型化的原则,对东北秧歌的“手巾花与踢步组合”、胶州秧歌的“推扇组合”、藏族踢踏的“库马拉组合”、蒙族的“肩部组合”、维族的“三步一抬”,我进行了加工提炼,并选用其最具代表性的伴奏音乐,编排一分钟左右的小舞蹈组合,制作成微课。

四、教学形式趣味多样

一个视频不但要准确传达知识,还要根据受众的情况采用诸如卡通人物等生动有趣的形式,提高课程的趣味性。除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视频制作的趣味化,新颖的教学法同样不容忽视。在微课《舞蹈创编》中,可以嘗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肢体动作模仿24个英语字母、大树、汉字等,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也可以进行分组教学,让他们每人想一个包含不同动词的舞蹈动作,如“抱”“踹”“甩”“立”“蹲”“转”等,然后将这些动作串联进一个八拍,并以接龙流水的形式呈现。这样的舞蹈创编过程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简单而有趣。也可以在学习每个舞种基本动作后,让学生改变动作的节奏、方向、空间、力度等,进行发展变化,然后合作创编小舞蹈。我鼓励学生将最后呈现的作品拍摄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长此以往的创造和积累,将为学生的终身舞蹈学习创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动作解析细致规范

学生一般没有舞蹈基础,对于舞蹈的线路、空间感认识不够,模仿能力也有限。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动作的解析都要力求详尽,分步骤、节奏,由慢到快地分析,还可以采用正反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动作演示。以微课《芭蕾舞》为例,要把握芭蕾舞的动作要领与舞蹈风格,可以先让学生对比欣赏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中国古典舞讲究“圆、曲、拧、倾”,与芭蕾舞“开、绷、直、立”的动作特点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教师要反复强调芭蕾舞是一种高贵优雅的宫廷舞蹈,所以其基本体态要求立腰拔背、抬头挺胸。整体把握风格特点后,再让学生进行芭蕾舞的手型、手位、脚位、舞姿的模仿,最后规范动作的位置与线路,进行组合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舞种芭蕾舞藏族
论舞种:中国传统舞蹈定位与分类的“钥匙”
打柴舞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中国古典舞中气息的运用
新中国舞蹈发展70年回眸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芭蕾舞女
跳芭蕾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