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改善效果分析

2019-04-22史盼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优良率肌力下肢

史盼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洛阳 471003)

下肢创伤性骨折至骨科中常见疾病,临床多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患者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并发症较多,膝关节僵硬是术后常见并发症[1],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研究收集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对其采取不同护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9.5±6.5)岁,其中13例胫骨中段骨折,11例为胫腓骨骨折,15例为踝关节骨折,11例为髌骨骨折;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7.5±6.4)岁,其中13例胫骨中段骨折,10例为胫腓骨骨折,12例为踝关节骨折,15例为髌骨骨折;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均表现相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下肢创伤骨折;(2)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3)该研究已获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认知障碍者;(2)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帮助临床医生做好手术器械准备,对患者伤口进行密切观察,将治疗方法详细向患者介绍,并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详细向患者介绍术后膝关节僵硬发生原因,指导患者熟练掌握相关预防措施,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相关方法及重要性,提高患者康复知识认知度,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2)功能训练。在训练早期,护理人员在手术7~14 d后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促进患肢血运良好,缓解患者肌肉萎缩及局部肿胀症状;训练时可以及踝关节跖屈背伸训练及股四头肌舒缩训练为主,每天训练2次,每次训练时间可保持在30 min左右。中期训练主要在术后21~30 d左右进行,可在早期训练基础上加强训练力度,以下肢肌群力量、关节活动度,特别是骨折端周围关节活动训练为主,训练时应注意循序渐进,注意患者承受力度,以免出现运动过度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后期训练在术后30~60 d进行,以周围关节及下肢肌群恢复为主,训练力度可以高强度模式为主,如沙袋负重等,提高患者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情况。(3)辅助干预。由于术后患者关节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术后身体长时间承受巨大痛苦,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交流,详细掌握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心理疏导措施;对于治疗过程中患者存在的疑问,应及时、耐心的帮助患者解答;告知患者康复训练可达到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提高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肌力、伸屈度、并发症及优良率;术后关节恢复优良率评价标准:优:患者疼痛症状消失,运动能力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范围在141°~145°;良:患者局部偶尔出现疼痛感,自主运动能力恢复,关节活动度范围在121°~140°;可:患者局部存在轻度疼痛感,运动能力明显改善,对生活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关节活动度范围在90°~120°;差:局部出现持续疼痛,无法自主运动,关节活动度低于90°[2-3];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n(%)]比较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s)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优良率(84.00%)明显比对照组优良率(66.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优良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伸屈度、肌力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肌力和伸屈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伸屈度、肌力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伸屈度、肌力对比(±s)

组别肌力(k g)伸屈度(°)对照组(n=5 0)观察组(n=5 0)t值P值5.3 1±0.8 9 8.6 3±0.8 1 1 9.5 0 7 8 0.0 0 0 0 6 1.5 3±4.6 2 8 6.4 1±7.3 2 2 0.3 2 4 3 0.0 0 0 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各种新型骨科材料在临床推广,骨折预后效果明显提升,但术后仍可能出现并发症,关节活动功能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进行长时间康复训练,方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4]。膝关节僵硬是常见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主要因患者骨折后关节装置受到损伤,关节囊产生粘连,而在后期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关节装置造成进一步损伤,术后患者骨折部位需进行长时间固定,关节弯曲功能出现障碍,最终引起膝关节僵硬。研究表明[5],在骨科护理中,实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骨折患者术后必须进行康复功能训练。而许多患者因术后疼痛剧烈,心理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该研究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让患者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再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进行不同阶段的关节肢体训练,改善膝关节僵硬情况[6-8]。该次研究收集该院10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对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显示,实施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患者优良率明显比常规围术期护理优良率更高,患者肌力和伸屈度明显提升,且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膝关节僵硬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肌力下肢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