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的体外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

2019-04-22张琳婧梁羽茜张秋艳赵丕文王媛媛胡秀华

中医药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抑制率帕金森病染色

张琳婧,梁羽茜,张秋艳,赵丕文,王媛媛,胡秀华*

(1.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第二大神经系统疾病,仅次于痴呆,发病人群集中于中老年段。 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日益发展,人均期望寿命逐步增加,患病率预计会随之逐渐升高,这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生存质量及其社会功能,更会增加家庭、社会和经济的负担[1-2]。流行病调查发现,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患病率成倍增长,其中,65 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1%~2%、85岁以上为3%~5%[3],患病率60岁为0.25%、65岁为0.5%、70岁为1%、75岁为1.5%、80岁为2.5%、85岁为3.5%~4.0%[4]。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证”范畴,历代医家认为帕金森病中医病因病机复杂,但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肝脾肾及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风、火、痰、瘀、热。病程初期,风、火、痰、瘀、热互结,病久易导致虚实夹杂之证,病程后期则累及肝肾,导致肝肾不足,精血亏虚[5]。帕金森病分为不同证型,包括肝肾阴虚型、痰热动风型、气血两虚型及瘀血阻络型。中医治则以息风止颤为主,同时针对不同证型,辅以培补肝肾、清热化痰、益气养血及活血通络[6]。亚洲使用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先例, 范围涉及帕金森病、癫痫、中风等[7-9]。中药方剂牵正散由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组成, 具有祛风化痰, 通络止痉的作用。白附子祛风化痰、散寒止痛为君药,全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白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全蝎与白僵蚕共为臣药。现代研究表明,牵正散提取物可能通过减轻线粒体损伤、保护神经元从而显著抑制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震颤,改善其运动障碍[10]。本文以中医息风止痉为出发点,利用PSI诱导PC12细胞,建立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并在体外研究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形成的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的增殖情况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蛋白酶体抑制剂I(Proteasome inhibitor I,PSI),胎牛血清(Gibco美国),马血清(Invitrogen),1640培养基(Gibco),生理盐水,0.05%胰蛋白酶( Hy-clone公司),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噻唑蓝(MTT,Sigma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Sigma公司),牵正散购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s,PC12细胞)购自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细胞中心。

1.2 仪器

倒置显微镜(Olympus日本),细胞培养瓶(Corning公司),CO2培养箱(BINDER德国),酶标仪(Bio-Tek,美国),24孔板细胞培养板(Corning公司),96孔细胞培养板(Corning公司)。

1.3 药物制备

4 gPSI粉末溶解于4 mLDMSO中;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9 g,按常规中药煎煮方法煎煮至100 mL时,将牵正散水煎剂移入容量为150 mL的烧杯中,并用高压灭菌过的培养皿盖住烧杯口煎煮至10 mL,将烧杯转移至超净工作台,离心1 000 r/min、20 min,取上清液即为牵正散水煎剂,4℃密闭保存。取1 mL牵正散水煎剂与2 mL1640培养基混合加入细胞培养瓶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内静置培养24 h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基,确定无菌后,将牵正散水煎剂4℃保存,浓度为2 g/mL的储存液。

2 实验方法

2.1 MTT法测定牵正散水煎剂对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计数每孔2×104个/mL溶于1640培养基中,以每孔体积100 μL培养基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置于37℃、5%CO2培养箱内培养24 h后,于每孔加入不同浓度(终浓度分别为1.5,3,6,12,24 mg/mL)牵正散水煎剂的1640培养基,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每组设6个重复孔。继续培养48 h后,吸出孔中全部液体后,用PBS清洗96孔板1次。避光条件下,1 mL浓度为5 mg/mL MTT溶液与9 mL无血清1640培养基混匀后加入96孔板,每孔加10 μL。用锡纸严密包裹整个96孔板,在培养箱静置培养4 h,弃上清并每孔加入150 μLDMSO,于摇床震荡40 min,置于酶标仪570 nm处测量光吸收值(OD值)。按抑制率(%)=(1-实验组OD均值/对照组OD均值)×100%计算PC12细胞生长抑制率, 重复测定牵正散水煎剂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结果计算出牵正散水煎剂的IC0、IC25、IC50剂量。

2.2 计算牵正散水煎剂的IC0、IC25及IC50剂量

实验重复3次,对牵正散水煎剂浓度和PC12的抑制率进行线性拟合,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结果计算出PC12细胞生长抑制率为0%时对应的牵正散水煎剂浓度(IC0)、PC12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5%时对应的牵正散水煎剂浓度(IC25)及PC12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0%时对应的牵正散水煎剂浓度(IC50)。

2.3 利用DAPI染色荧光观察结合伊红染色观察PSI诱导PC12形成的帕金森病模型

将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以2×104个/mL接种在24孔培养板中,分别用0.1%DMSO和PSI(浓度分别为1,2,4,6,8 μmol/L)处理PC12细胞48 h后,进行HE染色,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伊红染色15 min,双蒸水冲洗1次,DAPI染色15 min后,放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2.4 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PSI诱导PC12形成的帕金森病模型

将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以2×104个/mL接种24孔培养板,分别用0.1%DMSO和6 μmol/L PSI处理PC12细胞48 h后,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双蒸水冲洗1次,苏木精染液染色15 min,双蒸水冲洗1次,伊红染液染色15 min,双蒸水冲洗后于倒置显微镜镜下观察。此间在加PSI后24 h,48 h时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2.5 不同浓度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增殖的影响

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计数每孔2×104个/mL溶于1640培养基中,以每孔体积100 μL培养基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置于37℃、5%CO2培养箱内培养24 h后,PSI模型组加入浓度为6 μmol/L的PSI诱导细胞形成帕金森病模型;牵正散水煎剂组分别加入IC0(3.038 6 mg/mL),IC25(8.403 4 mg/mL)和IC50(13.768 2 mg/mL);PSI加牵正散水煎剂组先后加入IC0(3.038 6 mg/mL),IC25(8.403 4 mg/mL)和IC50(13.768 2 mg/mL)和浓度为6 μmol/L的PSI;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每个组设6个重复孔。培养箱继续培养48 h后,吸出孔中全部液体后,用PBS清洗1次96孔板。避光条件下,1 mL浓度为5 mg/mL MTT溶液与9 mL无血清1640培养基混匀后加入96孔板,每孔加10 μL。用锡纸严密包裹整个96孔板,在培养箱静置培养4 h,弃上清并每孔加入150 μLDMSO,于摇床震荡40 min,置于酶标仪570 nm处测量光吸收值(OD值)。按抑制率(%)=(1-实验组OD均值/对照组OD均值)×100%计算PC12细胞生长抑制率,测定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增殖的影响,重复3次,并根据结果计算出抑制率。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不同浓度牵正散水煎剂对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

用不同浓度的牵正散水煎剂(终浓度分别为1.5,3,6,12,24 mg/mL)分别处理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48 h后,MT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5 mg/mL和3 mg/mL牵正散水煎剂处理PC12细胞时,可促进PC12细胞增殖,分别促进增殖达到3%和8%;浓度为6 mg/mL、12 mg/mL和24 mg/mL牵正散水煎剂处理PC12细胞时,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61%,91%,在24 mg/mL时抑制率达到最高91%,12 mg/mL组和24 mg/mL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MTT测定牵正散对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3.2 计算牵正散水煎剂对PC12细胞的IC0、IC25及IC50剂量

实验重复3次,对牵正散水煎剂浓度和PC12的抑制率进行线性拟合,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结果计算出细胞生长抑制率为0%时对应的药物浓度(IC0)、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5%时对应的药物浓度(IC25)及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0%时对应的药物浓度(IC50),结果见表2。

表2 牵正散水煎剂对PC12细胞的IC0、IC25、IC50剂量浓度

3.3 PSI诱导PC12细胞形成体外帕金森病模型

不同浓度PSI处理PC12细胞48 h后,DAPI和伊红共同染色后,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正常对照组,部分细胞呈悬浮状态,散在或聚团生长,细胞大小及形态均匀一致,呈圆形,细胞膜完整,细胞核为椭圆形,核膜完整,边界清楚,结构正常,未见细胞核附近有其他染色物质出现;PSI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PSI浓度增大,同一视野下,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边界模糊,形态改变,核膜不完整,细胞核附近出现红色嗜伊红物质。在PSI浓度1 μmol/L和2 μmol/L时,细胞数量有少量减少,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形态有轻微改变,但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在PSI浓度4 μmol/L时,细胞形态学改变明显,胞浆内开始出现嗜酸性表达;PSI浓度6 μmol/L时,细胞形态改变异常,由圆形变成纤维状,体积增大,并在细胞浆内明显可见被伊红染色的嗜酸性包含体,类似帕金森病的标志性病理改变Lewy小体,如图1中箭头所示;PSI浓度8 μmol/L时,细胞数量减少,悬浮细胞及细胞周围碎片增多,且形态改变及嗜酸性小体表达不太明显,结果见图1。

注:A-C:嗜酸性小体图1 DAPI结合伊红染色观察不同浓度PSI处理PC12细胞后嗜酸性小体形成的情况(×400)

3.4 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PSI诱导PC12形成的帕金森病模型

用浓度为6 μmol/L的PSI分别处理PC12细胞24 h和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如图2所示,细胞培养24 h及48 h后,空白对照组均无明显形态学及数量改变,细胞膜完整,胞浆内无杂质; PSI模型组在24 h后即出现堆叠与聚集趋势,细胞体积增大,少数细胞的细胞膜不完整,胞浆内开始出现杂质,48 h后细胞堆叠与聚集趋势愈发明显,较空白对照组细胞体积大,细胞膜不完整,形态破碎,胞浆内有大量杂质,细胞周围有凋亡碎片形成,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进一步HE染色验证,PSI作用PC12细胞48 h后进行HE染色,结果如图3所示,空白对照组PC12细胞胞核嗜碱性染色,胞浆嗜酸性染色,细胞膜完整,细胞核呈圆形及类圆形,细胞浆内无杂质出现;PSI模型组细胞,细胞体、细胞核体积明显增大,胞浆内空泡增多同时出现嗜酸性类Lewy小体,此小体嗜伊红、边界清楚。进一步证明PSI为6 μmol/L时,所得的体外帕金森病模型最为典型。

注:A:空白对照组24 h;B:空白对照组48 h;C:PSI6 μmol/L 24 h;D:PSI6 μmol/L 48 h图2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PSI 6 μmol/L诱导PC12细胞变成帕金森病模型的形态改变(×400)

注:A-D:胞浆内出现的嗜酸性包含体图3 HE染色PSI处理PC12细胞48 h后嗜酸性小体形成的情况(×400)

3.5 不同浓度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增殖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牵正散水煎剂(浓度分别为3.038 6 mg/mL、8.403 4 mg/mL、13.768 2 mg/mL)分别作用在含有6 μmol/L PSI的PC12细胞中,48 h后,进行MTT检测,实验重复3次,对不同浓度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增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SI模型组抑制率高达38.23%,牵正散水煎剂组在浓度为3.038 6 mg/mL、8.403 4 mg/mL、13.768 2 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12.04%、17.32%和42.43%。PSI+牵正散水煎剂组在浓度时分别为3.038 6 mg/mL、8.403 4 mg/mL、13.768 2 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24.53%、27.13%和41.76%。与PSI模型组比,PSI+牵正散水煎剂组中除浓度为13.768 2 mg/mL的牵正散水煎剂外,其他浓度的3.038 6 mg/mL和8.403 4 mg/mL的牵正散水煎剂,对PSI导致的PC12细胞增殖的抑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PSI+3.038 6 mg/mL和PSI+8.403 4 mg/mL牵正散水煎剂组可以明显改变PSI所致的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由抑制率38.23%,改变为24.53%和27.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38 6 mg/mL浓度的牵正散水煎剂对PSI模型组效果最好。说明牵正散水煎剂可以明显改善由PSI诱导的PC12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细胞增殖状况。

表3 MTT测定牵正散水煎剂对PSI对PC12细胞模型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PSI模型组比较,#P<0.05

4 讨论

帕金森病的病机特点主要是本虚标实,在标实即风、火、痰、瘀、热互结的基础上,导致本虚肝肾亏虚。《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筋,属木。肝阴不足日久,则阴虚阳亢化风,出现头摇、肢颤;同时“阴虚而内风生”,导致阴液不能濡养筋脉出现肢体抽搐;另一方面气机升降失调,肝气郁结化火,肝阳扰动化热生风也可导致四肢颤震不已。由此可见“风气内动”是本病的病机核心,由风致颤。因此中医治则多以息风止痉为主,加以辨证论治[11]。而牵正散的功效是祛风化痰止痉,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癫痫、抗惊厥功能[12-14]。其中熊成成等[12]的研究表明,白附子具有抗惊厥、镇静、抗炎、镇痛作用。李晶峰等[13]的研究发现,白僵蚕具有抗凝、抗惊厥、抗血栓、抑菌、抗癌等药效。史磊等[14]发现全蝎中含有蝎毒、核苷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癫痫、抗哮喘、抗血栓、抗凝、镇痛等药理作用。因此本实验基于以上理论基础,研究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PC12细胞的体外帕金森病模型影响。

近年来,外源性神经毒素诱导形成PD细胞模型的研究方法,在PD发病机制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15]。PC12细胞株具有神经细胞特性,且可稳定传代,其主要分泌物为儿茶酚胺类物质。目前,PC12细胞模型已成为抗PD药物的体外基础研究的理想细胞模型[16]。此模型利用MPTP建立,是探索PD发生机制、生化异常、线粒体异常及筛选神经保护药物的良好模型[17],而用蛋白酶抑制剂(PSI)作用于PC12细胞建立的PD模型,实验中模拟的包涵体在形态和结构等方面,最接近PD患者的嗜酸性小体,成功再现了PD的重要特征[18]。本实验中DAPI染色结果显示,PSI浓度为4 μmol/L开始出现嗜酸性小体,PSI浓度为6 μmol/L最典型;从而将6 μmol/L应用于HE染色中,在HE染色结果中发现同样嗜酸性类Lewy小体,提示PSI诱导PC12细胞模拟帕金森病模型造模成功;使用PSI6 μmol/L造模成功后,我们将之前筛选的牵正散水煎剂的IC0、IC25、IC50应用于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结果显示PSI+IC0(PSI+3.038 6 mg/mL)与PSI+IC25(PSI+8.403 4 mg/mL)组与空白对照组和PSI模型组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合适浓度的牵正散水煎剂可降低PSI对PC12细胞的抑制率,即对PSI诱导的PC12帕金森病模型具有保护作用。PSI的诱导使PC12细胞结构及形态出现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首先提示,PSI适合做诱导剂用来造模,同时提示PC12细胞适合用来造模,最终指向PSI诱导的PC12体外帕金森病模型适合做体外抗PD模型。同时,MTT结果也揭示牵正散水煎剂对该体外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并且牵正散配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治则,同时有现在药理学研究佐证,为其科学性提供理论及现实支撑。

综上所述,本实验确定了PSI浓度6 μmol/L时诱导形成的PC12细胞模型具有帕金森病的特点,并可以应用到实验研究中。同时,不同浓度牵正散水煎剂对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具有不同的保护作用,其中3.038 6 mg/mL浓度的牵正散水煎剂对改善体外细胞帕金森病模型效果最好,本实验为牵正散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为临床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抑制率帕金森病染色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双酶水解鱼鳞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研究
血栓弹力图评估PCI后氯吡格雷不敏感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蔬菜使用不同处理方式对农药残留影响的研究
若干Mycielski图的邻点扩展和可区别全染色
食品快检中酶抑制率的测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