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视域下的元杂剧大团圆结局研究

2019-04-20刘赵莹王军涛

卷宗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刘赵莹 王军涛

摘 要:中国古典戏剧的特色之一便是大团圆结局,元杂剧更是如此。虽然大团圆结局因为种种缺点经常遭到人们的否定,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肯定大团圆结局所特有的优点。汤显祖的传奇之作《牡丹亭》,在很多方面都打破了大团圆结局原来的模式。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民族心理以及戏剧的结构等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交融;戏剧结构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代传奇杰作,该剧以柳梦梅中状元、皇帝主婚解决了剧中的矛盾,最终也是夫荣妻贵来收场,这样的结局未能逃脱大团圆结局的模式,但它的奇特之处在于“无包括之痕,而有团圆之趣”[1]。该剧的大团圆结局丝毫没有生搬硬套之感,而是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同时大团圆结局也更能够深化作品的反封建思想,肯定了杜丽娘、柳梦梅艰难曲折的斗争,也展示了“至情”的力量是无穷的,鼓舞人们为了自由和幸福而斗争,使得作品的意义得到升华。

1 传统文化的影响

1.1 儒家文化的影响

幺书仪在《谈元杂剧的大团圆结局》中说:“从元杂剧许多看来是生硬的大团圆结局中,可以看出它们在一个特殊的方面反映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伦理观念怎样左右着作家的创作和观众的欣赏心理。”[2]文学艺术必然是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种文化,而这三种文化中当属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中庸之道”,这也正是儒家在汉代成为独尊之术的原因。儒学主张和谐稳定的学说,儒家又以“中和”为美,所以在汉代以后,几乎历代统治者都尊崇儒学。“中庸之道”体现在美学领域就是“中和为美”,中和为美就是中正的、和谐的就是美的。一直以来,“中庸之道”的思想都深深地影响着世人,而且这种思想也体现在文人的创作之中。在戏剧的创作过程之中,我们很少会有像西方那样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悲剧,不会有那种坏人得不到惩罚或者即是坏人得到了惩罚,但是好人也不一定就会得到好报的结局。中国的戏剧一般都是强调悲与喜的相互渗透,讲究“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而且悲喜相互渗透也使得戏剧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这对“大团圆”结局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1.2 民族心理的影響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3]从王国维的评论中,我们能够看出来“乐天”是中国人精神,也是一种民族心理,所以戏剧的结局就是要大团圆。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喜欢和谐圆满,大团圆结局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从另一方面看,受民族心理的影响,大众喜欢观看大团圆结局的戏剧,所以戏剧的创造者投其所好,创作大量的大团圆结局的戏剧。而且,大团圆结局戏剧的上演可能也会为戏剧院招徕大量的顾客,这也使得商业家获得更大的利润。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下,书商们也会大量印刷大团圆结局的戏剧话本。从而使得大团圆结局的戏剧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中华民族在审美上崇尚圆满。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人的心里是很喜欢团圆的。”[4]对于未知的事物,中国人总喜欢把它想象为是圆的,因为圆象征着团圆、圆满。比如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圆的,中国的很多古老建筑的一些设计也充满了“圆”的元素。大圆满的结局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大团圆的结局逐渐的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

2 文化交融的影响

文学的创作必然与当代的政治、经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元代处于蒙古民族的统治下,蒙古族入主中原,故中原文化开始与蒙古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民族文化的交融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元杂剧的大团圆结局深受蒙文化的影响。蒙古族主要以游牧为主,草原是他们生存的基石,因此他们比较注重“天人和谐”的思想。他们认为保持草原与人们的和谐共处,就是尊重上天,这种思想也体现了蒙古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崇,也是他们追求圆满的体现。在蒙古族的文化中也是有着尚圆的思想的,比如他们住的蒙古包形状是圆的,他们崇拜圆圆的月亮和太阳,因为月亮和太阳带给人们温暖,也使得草原更加茂盛,他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因此蒙古族人民便认为圆形象征着吉祥与美满。

元杂剧的大团圆结局还受元朝统治者喜好的影响。元代统治者是蒙古族人,蒙古族人特别喜爱“团圆”的思想,因此戏剧的创作者以及演出者都要服从于统治者的喜好。蒙古族人入主中原,对于中原的文化了解程度并不高,他们把戏剧当做一种消遣时间的娱乐工具,因此只有大团圆结局才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另一点,国家内上演大团圆结局的戏剧,也能显示出统治者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3 戏剧结构的影响

中国戏曲是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演唱艺术。[5]叙事性文学讲究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故事情节的节奏性,所以戏剧结构完整性对于大团圆结局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元杂剧主要由折、楔子、题目正名组成。元杂剧主要以折为单位,通常是一本四折,四折一般都是开端、经过、高潮、结局。戏剧中的结局一般都是在高潮之后,戏剧中的主要矛盾得到解决。元杂剧一般都是先抑后扬,先讲述主人公遭遇的苦难以及阻挠,在大结局的时候一定是主人公由苦难转为幸福,由阻挠转为得到大家的祝福。这样的一个模式虽然时常遭到后人的诟病,但是《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却有其独到的地方。

《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虽然经历了很多阻挠,但是最终在冥间得到了合理的审判结果,从而也受到人间帝王的认可以及大众的认可。该剧的故事情节比较新颖,男女主人公在梦中生情,而后女主人公因梦而亡,但是她身上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反倒是面对阴间的判官也是理直气壮地争辩,而且在冥界判官查出杜丽娘的阳寿并未尽,说明杜柳二人本就有夫妻缘分。因此判官判杜丽娘还阳,最终与柳梦梅结为夫妻。可见该剧的大团圆结局是顺其自然的,得到冥判的认可,就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因为冥界掌管三界的生死,因此冥判在人们的心中是很有权威的;而且生死簿上面也记载了杜丽娘的阳寿未尽,所以杜丽娘还魂是必然的,合乎规则的。大团圆结局也合乎戏剧结构完整性的要求。

4 结语

关于元杂剧大团圆结局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很少从传统文化、文化交融以及戏剧结构的完整性等多重视域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而且关于大团圆结局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元杂剧全面深入的认识。元杂剧的大团圆结局并不是人们凭空捏造出来的模式,而是深受传统文化、蒙汉民族文化交融以及戏剧的结构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参考文献

[1](清)李渔.《闲情偶寄·格局第六·大收煞》[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2]幺书仪.谈元杂剧的大团圆结局,张月中主编.元曲通融.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5]孟庆如.评《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7期.

作者简介

刘赵莹(1995-),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西藏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王军涛(1973-),男,汉族,甘肃张掖人,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现工作于西藏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史诗学、民间文学和元明清文学等领域。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