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及精神价值

2019-04-20胡友锋王茂水

决策与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战略决策解放战争大别山

胡友锋 王茂水

[摘 要]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标志着解放战争的历史性转折。通过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过程及其具体实施的梳理,不仅有利于了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世界军事史上伟大壮举的战略意义,也有利于弘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所展现出的勇于担当、一往无前、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灵活机动、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重温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对于促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刘邓大军;大别山;解放战争;战略决策

[中图分类号] E0-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4-0104-07

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别山处在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长江重镇武汉之间,北临淮河,南依长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7年6月,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主力第一、二、三、六4个纵队12万人千里跃进,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为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梳理这一决策的缘由及其过程,不仅有利于了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世界军事史上伟大壮举的战略意义,也有利于增进理解刘邓大军千里躍进大别山的精神实质,更好地发挥这一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背景

从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机选择来看,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方式挺进大别山,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为了减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军事压力。蒋介石在全面进攻失败后,改变策略,对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开始时,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我军正面的战略压力很大,并且让战争长期持续留在解放区对我军更为不利。一方面使得解放区的生产和人民生活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部队的供给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相比之下,国民党军却可以有一个不受破坏的后方来维持战争;另一方面,限于敌强我弱的形势,我军的战术不便展开。我军擅长采取运动战战术,寻机集中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集中歼敌。但是此时蒋介石极力避免孤军出动,往往采取兵团作战,滚筒式推进,这就使得我军很难找到突破口,要想快速取胜变得艰难。可以看出,“单靠内线作战,纵然取得军事上若干胜利,但短时间内无法彻底减轻压力,根本扭转战局,必须另辟蹊径,寻求新的突破口”[1]。

在当时,纵观全国战场,从兵力部署看,蒋介石的主力机动部队主要部署在山东和陕北,而在中原地区以防御为主,形成了两头重中间轻状如哑铃的战略局面。“在豫皖苏地区,只有国民党整编五十八师零两个旅及地方保安团队担任守备,蒋介石这样部署兵力,正便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中间突破”[2]。同时,我军在大别山区虽只有数支规模不大的游击队,但当地在土地革命时期是鄂豫皖苏区的一部分,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正诞生于此;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等在此更是建立了中原军区,大别山人民对共产党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群众基础自然也好。另从战略上看,“如果把南京视作国民党政府的心脏的话,那么大别山区就如同围护内脏的腹肤,责任极为重大却又脆弱的不堪一击。去其腹肤,必然使敌内脏裸露,有旦夕之危,一定会极大地震动国民党,迫使其回师救援”[1]。这样就从战略上减轻了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军事压力。

其次,是为了取得战略的主动权。当刘邓率12万大军于1947年6月30日夜,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挺进鲁西南后,蒋介石自负地认为刘邓大军是向南败退,遂立即从豫北、豫皖苏抽调主力部队准备分头夹击刘邓大军,而且其本人还在开封亲自坐镇指挥。党中央、毛主席果断决策,将计就计,电示刘邓:“要放手消灭敌人,歼敌越多,对山东粉碎重点攻势乃至尔后跃进大别山均极为有利”。按党中央、毛主席指示,刘邓顶住压力歼敌四个整编师,一举粉碎了国民党的两面夹击战术。随后,刘邓按既定战略挺进大别山。

当刘邓大军刚进入大别山区时,蒋介石又以23个旅的兵力跟踪而来,妄图乘我军立足未稳之际夺回这个战略要地。刘邓集中一、二、三纵队主力和六纵队一个旅,经过三次作战,有意识地把敌人的机动兵力全部调到大别山以北地区,保障了我军在大别山南部的鄂东、皖西地区的彻底展开。随后他们兵分两支,一支坚持大别山区内线作战,一支北渡淮河,迫使蒋介石从大别山分兵。刘邓大军兵分两处、内外配合,又一次取得歼敌1.1万余人,解放县城20余座的战斗成果。至此,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真正站稳了脚,扎下了根。

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实施中间突破的同时,由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一路向西强势挺进豫皖苏,由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则渡过黄河南进,向豫西、陕南、鄂北进击,三路大军,相互策应,使我军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队一半以上的兵力,让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后方一下子变成了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线,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反攻的主动权。

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决策过程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党中央的伟大决策,这一伟大决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毛主席对外线出击的战略设想。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为了争取和平,主动让出了长江以南的八块抗日根据地,确立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基本方针。这就意味着,长江以北的中原解放区就成为最靠近国民党统治区前沿的地区之一。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原解放区首当其冲,最先受到国民党军的进攻。中共中央为了缓解中原解放区作为国民党重点进攻区域的压力和严峻形势,重新调整了战略部署。毛主席在1946年6月22日发出的《全局破裂后太行和山东两区的战略计划》电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刘邓、陈粟大军挺进中原的战略构想:“太行区以豫东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相机占领开封”“山东区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相机占领徐州”“上述作战胜利后,如形势有利,可考虑以太行、山东两区主力渡淮河向大别山、安庆、浦口之线前进”“这一计划可保障五师不致被消灭或吃大亏”等等具体的战略部署。这是在对敌我形势充分分析后,跳出被动防御思维,采取积极主动、敌进我进的外线作战方案,以进攻对进攻,目的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降低解放区人力、物力遭受战争的破坏和损失,做好打持久战准备的同时,也保障了中原解放军顺利突围与少受损失。可见,在全面内战爆发初期,党中央、毛主席已有了外线出击的初步战略设想。

二是战争形势的变化凸显了挺进大别山的可能性与必要性。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后,国民党依靠优势兵力对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进攻,共产党方面采用边打边撤的运动战思维,保存了实力。经过8个月的作战,国民党方面战斗减员约71万人,可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由1946年6月的117个旅,下降至85个旅,对国民党军也是巨大的消耗。于是,蒋介石调整了部署,纠集70万主力部队,向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正是由于国民党集中兵力进攻陕北及山东解放区,导致其后方兵力空虚,党中央准确判断出当时的战场形势,决定刘邓大军要尽快转入外线作战。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胜利突破黄河天险,8月26日胜利渡过淮河,1947年8月27日,刘伯承、邓小平按照党中央命令,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区,圆满完成党中央的战略部署。

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精神价值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完成了我军外线出击的战略意图,从根本上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格局。这既是一次伟大的军事壮举,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既是刘邓大军的英勇善战,也是中央军委、毛主席高超军事智慧的体现。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弘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革命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弘扬刘邓大军勇于担当、勇往直前的精神。

勇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勇于担当既意味着甘于奉献和不怕牺牲,也意味着共产党人要有为了党的事业不顾个人利害得失的高尚精神,在共产党人心中,越是艰难时刻越要有担当。1946年6月,国民党军围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發,在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国民党集中兵力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战争形势十分危急,出现“陕北告急,山东告急”的情形。毛主席给刘邓的电报指出: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如果不能协助陕北调动胡(宗南)军,打开局面,陕北将难以支持。党中央从战略实际出发,把这一战略任务交给了刘邓大军。但是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一次冒着巨大风险和压力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困难是可以想象的。但为了全局的利益, 刘邓大军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意图,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在强渡黄河前夕, 邓小平指示部队:“我们要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方针, 责无旁贷地打出去, 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 对全局愈有利。”[3]刘邓大军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奋力挺进大别山,以牺牲自我的无畏精神,以变求胜的胆识,在困境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实现了解放战争的战略转折。

在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这是一次承载着中国历史与未来、艰巨与卓越的新的战略选择。在新的环境下,面临着这些前所未有的新的变化和众多的风险考验,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伟大事业,必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尤其需要共产党人有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凤凰涅槃的决心所铸就的敢于担当的精神,弘扬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豪迈勇气把改革进行到底。

第二,弘扬刘邓大军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一种不畏艰苦、奋发向上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积累下来并始终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新的考验,战胜出现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的制胜法宝。这不仅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靠着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精神的鼓舞,刘邓大军胜利地到达大别山。挺进大别山难, 坚持大别山斗争,在大别山站稳脚跟就更难。刘邓大军孤军挺进大别山, 深入敌人腹地, 无友邻配合, 无后方物资接济”[4]。面对重重困难, 邓小平号召部队要不怕吃苦, 胸怀全局,部队没有棉衣,他们就命令全军自己动手缝制,刘邓身上穿的也是自己动手缝制的土布棉衣。没有鞋子穿,他们就自己动手打草鞋。没有药品,医务人员就用盐水为伤员消毒。在最困难的时候,有的部队 20 多天吃不到油和盐, 有的部队甚至断粮,不得不以野菜充饥。刘邓大军在艰巨的战斗中,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胜利。

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重温红色文化,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及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显得尤为重要。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经受艰巨考验、巩固执政地位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也要求共产党人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前,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世纪性难题,也是我们党面临的新的更大的考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同样需要艰苦奋斗。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弘扬刘邓大军灵活机动、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在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实事求是。刘邓大军重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从1947年11月27日开始,国民党调集14个整编师33个旅、共计30万的兵力对大别山展开全面围攻,想置刘邓大军于死地。刘邓大军从敌我力量悬殊的实际出发,尽量缩小行动目标,决定将野战军司令部分成前方指挥部和后方指挥部,前方指挥部留在大别山指挥反“围剿”斗争,后方指挥部随第一纵队转移到淮西地区,在外线歼灭敌人,协调全局。

12月中旬,刘伯承所率部队在淮西地区,创建了豫皖苏根据地,桐柏、江汉根据地,使之与大别山根据地连成一片。前指在邓小平的率领下,坚持大别山内线作战,以英勇顽强的精神,始终坚持战斗在大别山区。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战斗,至12月底,歼敌2万余人,取得了内线坚持的重大胜利。这些胜利不仅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在中原的防御体系,粉碎了国民党围攻大别山的阴谋,而且使中原3块新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为最后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历史上看,我们党的每一步胜利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在总结大别山根据地斗争取得胜利的策略而言,“这要看当时当地的敌情而定”[5] 125。

当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这个根本的思想路线。要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要立足于我国仍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重大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6] 10偏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就做不到实事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既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又要依据现实,防止空谈冒进,全面、踏实、稳妥地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深化,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郭明进.浅析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意图[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2]段铁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J].中州古今,1997,(6).

[3]杨国宇,等.二十八年间——从师政委到总书记(续篇)[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4]赵士红.弘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革命精神[J].学习论坛,2004,(7).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汪智力]

猜你喜欢

战略决策解放战争大别山
走进红色大别山
飘扬在大别山下的红领巾
渤海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特点分析
《活着:企业战略决策精髓》
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剿匪斗争
企业“走出去”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
解放战争究竟打了几年